汇聚众多“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校,青岛蓝谷再添海洋科技“创新底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6日讯 崂山北麓,鳌山湾畔,依山向海的青岛蓝谷,是海洋科创平台、创新人才的聚集地,是我国经略海洋、走向深海的桥头堡。

作为海洋科技“国之重器”集聚区,近日,青岛蓝谷再添“国字号”力量。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今年5月底开始整体搬迁,如今已基本落户青岛蓝谷东部基地。海地所东部基地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为目标,共建有9栋单体建筑,为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研究、实验测试、海洋地质信息化和数据处理等科研发展提供了一流的硬件保障,也为肩负着海洋强国建设使命的青岛蓝谷增添了新的“科技底气”。

“回望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在山东的第一个考察站就选择了青岛蓝谷。”青岛蓝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三年来,青岛蓝谷牢记总书记关于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的殷殷嘱托,以建设“世界蓝谷”为目标,不断夯实海洋科技创新源头引领地位,加速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为推动海洋强国战略、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科创平台林立成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一大批全国全球“顶尖”技术成果落地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发展海洋科研,突破关键技术,极为重要的着力点是能够打造和聚集海洋科创平台,而这正是青岛蓝谷的巨大优势。目前,青岛蓝谷先后引进、建设了全国唯一、世界第七个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国唯一、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等27个“国字号”科研机构,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在这里设立校区或研究(生)院,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70余个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这里落户。众多“国字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创平台集中林立,加速着海洋科技创新,一大批海洋领域“国之重器”纷纷在蓝谷诞生、汇聚并频创佳绩。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海底发现、蓝色生命、健康海洋、海洋高端智能装备等重大科研任务稳步推进,全球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两洋一海”定点观测系统迈入实时化时代;在管华诗院士团队努力下,“蓝色药库”开发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最大滑翔下潜观测深度达到10619米,再破世界纪录;设计了世界第一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并实现开工建造;世界最大自主航行的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和国内首艘无人驾驶自主航行系统实验船“智腾”号成功下水;10MW级垂直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国内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先行示范;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项目——易华录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园区试运营;“黑珍珠”波浪滑翔器、华兴水下机器人等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据统计,青岛蓝谷海洋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奖4项。

海洋科考是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青岛蓝谷拥有庞大的海洋科考船队,成为海上移动科创平台。目前,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运行的深远海科考船队达32艘,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综合性海洋科考船、设备、岸基共享体系。近日,随着海地所搬迁至青岛蓝谷,其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项目也迎来新的建设节点,船舶调度中心、生活周转库两座主体建筑完成封顶,二次结构正在加快施工。不久的将来,随着海地所大洋钻探船以及北部码头的完工,世界第三艘万米大洋钻探船将从这里启航,进一步加码青岛经略海洋的力量,提高深海资源勘查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力。

累计引才8000余人,构建海洋人才创业汇聚地

根植海洋高新特色,依托海洋领域众多科研平台、科考船队,青岛蓝谷迅速扩展“朋友圈”,吸引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众多高层次人才在此创新创业,呈现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海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集中聚集的良好态势。

天津大学“海燕”团队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便是代表之一。据介绍,该团队已有超过10年的水下滑翔机研发基础,来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后,作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可以免费搭乘科考船进行海上实验,并通过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搭建的学术平台与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技术从而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团队研发出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10619米,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开启了水下滑翔机万米观测应用的新时代。

当然,海洋人才汇聚青岛蓝谷,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落地转化,既源于科创平台支撑,也离不开青岛蓝谷 “店小二”服务精神。以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8年,孙秀军教授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引进人才来到青岛蓝谷,开启了波浪滑翔器研发创业之旅。为加快企业研发、成果落地,青岛蓝谷为公司提供了1500平方米研发及中试场地,全力支持其获得了国家重点专项资助经费600万元,并推动其与众多“国字号”科研机构对接合作,链接涉海资源及客户。如今,被称为国内波浪滑翔器研发“第一人”的孙秀军不仅实现了波浪滑翔器的产品落地,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其“黑珍珠”系列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类海洋观测任务,年产值以3至4倍的速度快速增长。

像孙秀军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日前获得“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的杨旭东,提及入驻青岛蓝谷两年以来获得的优质服务,赞不绝口。在环保抑尘剂研发领域,杨旭东成立的青岛睿鸿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抑尘剂青岛标准,为扬尘治理提供了“海洋方案”……记者采访杨旭东时,蓝谷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作为睿鸿鑫企业“一对一”服务专员,正全方位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材料审批、资金等问题。杨旭东说,青岛蓝谷建立起的一对一帮辅企业专员制度,提供找资金、找场地、找市场、找合作伙伴、找政策“五个找”服务,解决了发展过程中诸多难题,促进了企业顺利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得益于雄厚的海洋“家底”以及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青岛蓝谷已引进各类人才8000余人,其中,新引进或培育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包括院士80余人,省泰山系列工程人选80余人。与此同时,2021年上半年已新增注册企业800余家,其中,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超过去年总量64%。

聚力“双招双引”,发展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技术及装备三大主导产业

当前,青岛蓝谷正在由创新资源集聚期向产业发展期过渡,以平台思维促进海洋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技术及装备三大产业,同时成立了众创服务、高端服务、金融服务等三大支撑产业的配套服务。

推动海洋产业发展,青岛蓝谷把突破“双招双引”作为经略海洋攻势的最关键任务,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青岛蓝谷新签约项目90余个,其中,涉海类项目13个。新增市场主体800余家,同比增长47.3%,实现项目数量和质量两个“大幅提升”。

据介绍,依托引进的华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园、深远海200万千瓦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等涉海高端项目,青岛蓝谷正以华录山东总部基地等项目为龙头,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大数据与信息产业集群;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蓝色药库、威刚生物、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集群;以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项目为龙头,打造海洋技术装备产业集群。

“为加快三大产业发展,青岛蓝谷成立蓝谷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集聚15家中介服务机构,为入驻蓝谷的企业提供涉及法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蓝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围绕“有技术”和“要技术”两个群体完善服务体系,他们还通过发起成立青岛海洋科技创新创业联盟等方式,征集梳理300余项可转化成果,多管齐下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效率。据统计,2020年青岛蓝谷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近9.5亿元,同比增长6倍,其中本地转移占比52.4%。2021年1-7月,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36.88%,本地转化占比66.32%。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将殷殷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青岛蓝谷正向着总书记擘画的前进方向,加快书写奋发向上的蓝色诗篇。(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