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潍坊张家埠的变迁

如今的张家埠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高低不平、尘土飞扬的村内街巷变身通衢大道,荒草丛生的臭水沟成为绿叶成片的荷塘,村舍齐整、院落清洁。夏日时节,走进潍坊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张家埠村,亮丽如画的农村新貌映入眼帘。近年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张家埠村从一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成为一处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时代新农村。

“多亏了各级部门多年来持续包村帮扶,让我们张家埠村彻底变了模样。”张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张增亮深有感触。。

告别贫困奔小康

张家埠村曾经是一个“三不管”地带,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涣散。2011年起,我市开始包村帮扶张家埠村。10年来,两年一批的帮扶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接力帮扶,让张家埠村逐渐改变了模样。

张家埠村曾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全村570多口人,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100多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扶持下,张家埠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特别是2019年市卫健委结对帮扶张家埠村以来,专门成立帮扶小组,建立帮扶台账,对贫困群众开展结对帮扶,帮助最后一批生活困难群众走出了贫困。

“现在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张家埠村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8000元。”张增亮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除了做好主粮种植外,还陆续发展起了大姜、草莓、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并且形成了一些种植大户,像大姜种植一亩地年纯收入都有1万元以上,有力地提高了村民收入。

“现在很多村民不但有地种,还有活儿干,有半数多的村民选择了进城务工,亦工亦农,老百姓的日子今非昔比了。”告别贫困奔小康,张增亮感慨不已。

碧水荷塘绕村舍

一道水渠,荷叶田田。张家埠村西的一片荷塘里散布着朵朵白莲,紧邻荷塘东侧,便是一排排整洁的村舍。7月6日,记者在张家埠村看到这处新农村美丽景观。

“这片荷塘有四五亩地,以前就是一处旱沟,杂草从生,污水横流,去年我们经过整修建成了藕池,不但改善了村居环境,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市卫健委驻村第一书记马爱军告诉记者。

走在张家埠村内的大道上,村舍规划齐整,外墙粉刷一新,街巷整洁干净。马爱军介绍说,近年来市卫健委先后筹资为村内建成了两条主街道,完成了“户户通”,村内街巷全部实现了硬化,新建、整修了5座出村桥,把村西沟渠改造成了藕池,同时对约3万平方米的村舍全部进行了粉刷。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内已经旧貌换新颜。

“以前村子里房前屋后经常见到‘三大堆’,如今草垛、柴堆早不见了踪影,村庄保洁纳入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对于村里的新面貌,退休教师魏治全告诉记者。

健康大院乐农家

夏日时节,每到晚上,张家埠村委大院的广场上,百姓扭起奔放的秧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消暑的同时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村民富了,村子美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多了不少花样。

如今,张家埠村的村委大院还有另一个名字:健康大院。

“健康大院设有专门的艾灸室,村民白天可以来这里免费做艾灸,村里确定了几位艾灸志愿者,可以为村民提供艾灸服务。有一些不方便来的群众,志愿者还可以上门帮助做艾灸,到了晚上,男女老少的村民都可以来大院里健身消夏。最近一段时间,消暑健身活动经常持续到晚上9点多。”张增亮告诉记者。

据悉,健康大院由市卫健委投资历时9个月建成,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大院建成了艾灸室以及健身广场等设施,为村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马爱军告诉记者,大院建成后不但成为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村里还将定期组织医疗专家来此为村民进行体检和免费义诊活动,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门口。

新村变化欣喜可鉴,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日新月异的张家埠村近年来相继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乡风文明村等殊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张家埠村正展现出村庄美村民富的新气象。(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