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源 代代相传 | 不负人民篇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成功密码。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拼搏。央视网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文章《精神之源 代代相传》,与您一同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前进力量。

7月1日,天安门城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篇出现86次“人民”,贯穿坚定的人民立场,蕴含深沉的为民情怀。

5天后,7月6日晚,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峰会现场播放暖场大片《携手,为人民》。

为人民,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百年辉煌历程的重要“执政密码”。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执政为民始终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衣无冬夏,仅破麻袋一片,遮其下体。夏则赤腘蓬头,各以破袋一只复其首,若富翁之戴风帽然……有终日不得一饱者,亦有兼日而食者,饥饿难忍,则潜至巷尾常于垃圾堆中,拾取人家所弃之腐鱼臭肉……”1920年9月,陈潭秋在《汉口苦力状况》一文中悲悯地写道。次年,他作为武汉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

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

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从在狱中写下《清贫》的方志敏到以“潜绩”默默奉献人民的谷文昌,从“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焦裕禄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从“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再到“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黄文秀……他们都在用自己实打实的行动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而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彰显了对人民的挚爱。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定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7月1日,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总书记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将用3个五年规划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3个五年规划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是踏上新征程的“启航”规划。

2020年8月,“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一个“首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10余天时间,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网上意见征求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而具体,充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

2021年3月11日,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规划纲要通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7个涉及民生福祉,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

一幅未来5年和15年我国发展的宏伟图景呈现在眼前。

无论是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还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