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青岛乘“峰”而上,再成“宣示地”!

在7月15日晚举行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致辞中强调——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显现,将创造更多市场机会;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将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舞台;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将打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将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希望广大跨国公司进一步坚定信心,深耕中国市场,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带来的机遇,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峰会释放出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青岛又一次成为了宣示地,又一次站在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重任在肩,唯有砥砺前行;机遇在前,自当乘势而上。

7月16日晚,随着一项项议程的渐次结束,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完美收官。

本届峰会继续以“跨国公司与中国”为主题,举行了开幕式、主题沙龙、闭门会议、平行论坛、重点项目签约、合作路演、城市交流、配套展洽会等12大类28场活动。峰会提供的合作平台恰逢其时,来自全球政、商、学各界代表充分利用峰会平台对话交流,深入探讨、分享经验、研究对策。

峰会在山东、在青岛举办,但着眼全国开放大局,服务全国各省市,在汇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高层的同时,面向全国企业开放,来自境内外的跨国公司参会,开展务实合作交流,为中外跨国公司交流合作,为地方政府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搭建起机制化交流平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无法拒绝的。再加上中国成功战胜疫情的冲击,率先实现经济恢复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跨国公司的首选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不会“独善其身”,世界需要中国,跨国公司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需要跨国公司。通过峰会,中国表达了满满的诚意,展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中国机会。

本次峰会与会各方达成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中,共有16市签约重点外资项目96个,投资总额118.5亿美元。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前沿、先行者、试验田,青岛历来得到跨国公司的垂青。两年间,两次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举行,让“青岛形象”更加清晰,“青岛声音”更加嘹亮,“青岛机遇”更加凸显。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走进青岛、了解青岛、牵手青岛,做青岛的城市合伙人,相互成全,成就更好的彼此。

上述签约的重点项目中,青岛签约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29.4亿美元,包括世界500强项目8个、行业领军项目4个。跨国公司再一次用真金白银为青岛投了最有说服力的一票。

闭幕不落幕,散会不散场。如何担起应有责任,不负重托?如何放大峰会后续效应,转化为城市前行的磅礴之力?青岛需要思考,更需要力行。

01

一场全球最优秀公司的“盛大派对”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变得如此之低。

正是如此,面对面的交流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在疫情的重重阻隔之下。

7月15日、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太平洋西岸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

这是一场全球最优秀公司——跨国公司的“派对”。来自全球39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17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领导人,15个国家驻华使节,有关国际组织和商协会、专家学者代表等1万余名各界宾朋相聚线上线下,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他们冲破疫情的阻隔、顶住经济全球化的逆流、穿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迷雾,走到一起,坦诚相见,真诚交流,这本身就足以给彼此以温暖、以慰藉、以信心、以力量。

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拥有洞察力才能看清未来。要有足够的魄力,及时布局才能把握当下。更要有足够强的韧性,应对得了危机,才能活下来、取得逆势增长。

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得益于背后的长期思维和实战经验的积累。作为公司中的佼佼者,跨国公司久经国际市场的洗礼,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在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举行的财富百年企业论坛上,百年公司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rvindKrishna通过视频分享了IBM在快速发展和迭代的科技行业中保持基业长青的秘密。

“根据达尔文的生存法则,生存下来的物种也许不是最强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必须要做到改变,应该顺应客户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不能拘泥于过去。”ArvindKrishna说,应该从历史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所以关键词就是“适应”。必须要去有价值的地方,学会观察周围的情况,而不仅仅只是往回看,这就是IBM基业长期的秘诀。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载体。无论是走进中国的外国企业,还是走向海外的中国公司,都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与推动者。

全球化浪潮曾经风头无两,但是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声音一直存在,疫情中全球供应链的运行短暂受限更是使这一思潮声量大增。世界是否已经迎来一个新的变局,对跨国公司来说,如何在变局中开拓新局,如何应对全球化新样态,以适应世界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是本届峰会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议题。

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发展,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危局和难题,对企业和它的领导者来说,最宝贵的是如何化解危机,破解难题。一家有168年历史的企业,从当初收购它的母公司分拆出来,再次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在纽交所重新上市。这一戏剧性的发展,就发生在疫情防控期间。

峰会期间,这家百年企业的掌舵人——奥的斯电梯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udyMarks分享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她如何带领公司迎接外部和内部的巨大挑战,以变制变。

“秘诀就在于我们的员工无比热情,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我们的服务落地到各个社区的能力。”JudyMarks说。

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世界,经受过战争的摧残、病毒的肆虐、经济周期律的魔咒,但又何妨?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罢,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一次,也不会是例外。只要我们摒弃成见,求同存异,相向而行,一定可以早日迎来这一天。

通过峰会,聚在一起,面对面深入交流,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02

中国眼中的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

在中国眼里,跨国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

回顾历史,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跨国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爆发以来,跨国公司积极应对疫情挑战,与中国经济共同经受风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跨国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极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为跨国公司“量身打造”主题峰会,正是中国政府重视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重要体现,初衷就是要打造中国与跨国公司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跨国公司开展互利合作的高度重视。

本届峰会开幕式上,商务部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新格局孕育新机遇》研究报告认为,跨国公司作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实现良好发展的同时,对推动中国加入国际贸易循环、参与全球投资合作、促进国际技术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等方面发挥了、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中国优势进一步凸显,营造出开放、稳定、高效的合作空间,将为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依托规模庞大、成长性强的内需市场,中国持续向世界释放需求红利,为跨国公司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中国机遇受到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与垂青。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成为国际生产网络中非常重要一员。通过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家政府合作,中国有机会在领导全球的再全球化中发挥作用,而这将有利于全球贸易发展以及减贫。”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一伊维拉表示。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与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领导人普遍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中国将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扩大内需,促进区域协调,推动绿色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些将为跨国公司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发出的信号是明确的,开放经济,改善营商环境,消除贸易壁垒,以及其他支持性的政策措施对于确保跨国公司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双循环模式提供支持和贡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说。

中国机遇,与世界共享。

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今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接下来将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探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准入,加快建设好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打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健全外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峰会,中国政府再一次作出了中国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庄严宣示,再一次向世界、向跨国公司张开了臂膀,并拿出了一系列给力的、极富诚意的举措。

03

闭幕不落幕,山东收获满满,青岛发出诚挚邀约

本届峰会以超高的规格、超强的吸引力展示了超级魅力。

这是一个为跨国企业和中国“量身定制”的大平台,既有普适性,又具个性化,每一座城市、每一家跨国企业、每一位跨国企业领导人、每一个跨国组织机构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满足所需,或是获取有效信息,或是发出自己的声音,或是找到新的合作机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各得所需意味着收获满满、硕果累累。

一批跨国公司满怀诚意,用真金白银的投资表达了对中国、对山东、对青岛的发展信心。

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上,山东16市共签约重点外资项目96个投资总额118.5亿美元。从投资领域看,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现代海洋等领域。

其中,仅青岛一地就收获了12个项目,包括8个世界500强项目,行业领军项目4个,合计投资总额29.4亿美元。

作为一家有着170年历史的农产品贸易与加工集团,荷兰路易达孚在本届峰会上开启了进军山东的新征程,携手青岛,落地食品科技产业中心项目。

荷兰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青岛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区位优势独特,是一座开放、现代、活力、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化都市。通过近几年与山东各级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深度交流,我们感受到了山东省、青岛市优秀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办事效率。我们有信心双方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动在山东的投资发展。”

借助峰会平台,山东16市集中展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成果,凸显了山东产业优势和发展机遇,赢得了跨国公司的热切关注,一系列投资意向、合作意向纷至沓来。

展洽会期间共举办119 场路演及推广活动,目前路演活动已完成102场,品牌海外推广行动已举办5场,近300家企业参加推广,达成意向合作60余项, 其中石油装备品牌海外推广活动俄罗斯专场,实现意向交易额约2950万美元。

更多的跨国企业直接表达了在山东、青岛投资兴业的愿景。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指出,碳中和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良好契机,欧盟对山东以及青岛有非常浓厚的合作兴趣,商会希望今年可以在山东设立办事处,加强双方人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跨国公司恳谈会上,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添洋一直言,山东是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选地。

峰会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但其为城市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无限的。

乘着首届峰会的东风,近年来,青岛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成效显著。16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跨国公司与新发展格局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青岛是全球跨国公司的投资热土,如今1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兴业。

随着第二届峰会的成功召开,青岛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影响力将持续提升,合作空间将不断扩容。这是崭新的“青岛机遇”。

当前,青岛正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发挥青岛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开放平台优势,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大势面前,抓住“青岛机遇”至关重要。

峰会闭幕之际,赵豪志向世界发出青岛的诚意邀约——希望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成为青岛的城市“合伙人”!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经成为全球跨国公司领导人想来、愿来、有收获、有启发的一场不见不散的“约会”,成为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能级合作平台。

闭幕不落幕。跨国公司与中国、与山东、与青岛正续写新的精彩故事。

作者 | 沈默 长亭  摄影 | 傅学军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