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日本短剧告诉我们:群活只能承载浅层人际关系;独活才能体验美好事物

我们身边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 工作繁忙的年轻人在延后结婚,从以前主流的20-24岁,推迟到25-29岁;

现代人可能拥有多段婚姻或关系,有的人会经历空窗期,而有的人干脆就独身。

但无论如何,人们都可能会单独地过上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

如何把独自一人的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

一部日本短剧《独活女子的推荐》给了我们参考答案。

看完前6集,我得出一个结论—— 每一个人,无论单身还是有伴侣,都要掌握 “独活的能力” 。

01.

独活,是独自体验美好事物

女主五月女,今年42岁,单身,是出版社的一名社员。

大多数看剧的观众都会羡慕:她的生活过得太美好了吧!

弹幕里称赞很多的是她高级的衣品; 但比这更让人羡慕的是她每周一次的 “独活” 。

独活,即一个人参加活动。

她会一个人去动物园、天文馆、吃烧烤,做一些一般人只会三五成群时才会做的事情。

一个人的独活跟一群人的群活,有什么不一样?

例如去吃烧烤,一般大家会认为吃烧烤要热闹点才好,有氛围,也能随时干杯。

但五月女认为: 在美食面前,客套的社交互动反而是阻碍。

因为人们在一起,点的菜往往是互相迁就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自己想吃的菜式。

也很可能明明点了自己喜欢的菜,自己没吃多少就被别人分完了。

一个人吃烧烤,不仅能够点自己想吃的,还能给每片肉充分的尊重—— 她用心关注火候和肉变色的时机,每次都能吃到烤得刚刚好的肉。

在等待的过程中,不用跟朋友或同事聊天,反而可以向服务员请教烧烤的专业知识。

因此,每个 “独活日” 她都能从中学到新的知识:例如应该先烤酱汁少的肉,这样烤网才不会烧焦串味……

除了能不能吃上完美的烤肉,独活和群活的背后,是逻辑的差异。

朋友们一起聚餐,食物是其次,就算去了很好的餐厅,也可能品尝不出美味;

情侣一起去动物园,动物也不是主角,逛完了一圈,或许没有一只动物留在他们脑中。

群活,说到底是承载浅层人际关系的容器。

很多人会觉得聚会很累,是因为:吃的玩的都不是考虑自己,而是团体。

每个人都需要某种程度的自我压抑,才能让群活顺利进行。

而独活则是为 “体验事件” 而生的: 如果五月女不想吃烤肉,她就可以不去吃。

如果她坐在烤炉前,便可以全身沉浸在烤肉这种美好的体验中。

看到这里,我开始思考是否我们缺乏 “独自体验美好事物” 的能力。

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很少人敢一个人吃烤肉。

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事,好像有点 “浪费” 。

就好像平时自己节衣缩食,只有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有理由豪爽起来。

似乎某些体验、某些场所设备,是专门为了集体生活而生的。

五月女曾花大力气找到了接受仅一人用餐的法餐厅(主流的餐厅都不接受一位)。

在上菜的过程中,她会很好奇地询问服务员法餐礼仪和故事。

在她用餐之后,服务员感激地说:

太多人来吃法餐是为了漫不经心地聊天,他们不太在乎面前的食材,因而太少人真正体验到法餐原本的样子。

而五月女看到了这些。

五月女的认真,让服务员感到被尊重;而大厨也因为自己作品被伯乐赏识而感动。

天伦之乐,伴侣之爱,朋友之情……人与人共处的体验无疑是美好的。

但我们同样可以给自己一次机会,将这些事情重新独自体验一次。

只是这次,只有自己,更加专注,更加细心; 

就像你会第二次、第三次去看经典电影一样,发现那些不易被发现的动人细节。

02.

独活的魅力,在于主动设计人生

独活是一种能力,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大多数人选择一个人生活时,往往很容易陷入被动生存/生活的状态:

其一,封闭自我。

每天宅家里叫外卖,刷手机玩游戏,从来看不见中午12点前的太阳……

其二,生活方式套路化。

渴望网上渲染的诗与远方,例如裸辞单人骑行川藏线,到巴黎的广场上喂鸽子……

或者照搬视频软件推荐的雷同的 “美好生活” :

“一生必去的十个旅游景点”;

“不打卡这些地方就不算来过XX”……

人们不再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周末,而是选择某一种过周末的模板。

相比之下,五月女的独活让人惊艳,因为她既不被动生存,也甚少追求他人兜售的 “现成美好生活方式” 。

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活方式。

例如说旅游,很多人会花钱离开自己的居住城市,而她反而花大钱留在这里。

在某一周的独活日,她花掉了可以出省游的钱,租了一次“东京豪车一夜游”的服务。

因为她想要换一个角度去体验这座熟悉的城市。

从未怎么穿过礼服的她,在挂满礼服的大房子里面挑选自己钟意的一件。

夜幕降临,她踩着豪车司机铺设的红毯,在路人的好奇眼光护送下,缓缓走进加长版的豪车。

车里早已放好好香槟、气球和生日蛋糕。

司机有求必应,一切就像是在电影里面才能看到的场景。

路还是熟悉的道路,但个人体验却在这一刻完全改变,真实和虚幻的边界,熟悉和陌生的区别变得模糊了。

在环绕东京的一个晚上,她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以前,她是为了通勤而乘车,路上关注的都是时间和站点。

但这次,她在宽敞的车内,喝着香槟,享受着高级音响的音乐。

用一种毫无目的感的视角,重新发现了繁忙的东京。

她开始觉得这个城市没有她想的那么熟悉。

也因此感到欣喜,并像是第一次来东京的旅客那样在东京电视塔前拍了一张纪念照。

把熟悉的生活场景活成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是独活的魅力。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其实有很强的共鸣:

我就曾经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随机地坐上我遇到的第一班公交或是地铁,把那个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重新走一遍。

我看到了从来不曾留意过的角落,见识了一直只是听名字的学校校区,也第一次坐上了这个城市引以为豪的观光路线。

这是一种纯粹精神上的极致满足和愉悦。

这让我重新定义这座城市,也开始思考我与这个所有的一切的联系。

要做到这样的独活,其实是需要有一种主观设计的能力:

洞察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这种体验负责。

03.

独活,即为自己而活

独活最难的是什么?

我想是:学会为自己而活。

“为自己而活” 还不简单吗? 其实不然。

就像是把孩子送去读大学之后,母亲会很不适应,甚至会觉得自己被抽走了一大块。

其实就是因为在一个家庭框架里面,母亲下班做饭,晚上检查作业,周末带补习班,都是基于明确的目的——为了孩子成长。

这是她的社会角色使然。

当孩子离开去成为自己的时候,她才会发现,自己早已忘记了如何成为自己,连如何让自己开心也不清楚。

社会活动中,人们或许被分配角色,或者不得不戴上某顶角色帽子,其实是挺累人。

剧中有一次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某一家旅馆的装修很吸引人,五月女和她的上司分别预定了。

区别就是,五月女是单独去的,而上司是为了组织闺蜜活动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合适场地。

五月女无拘无束地享受美好的酒店设施和服务; 而上司要有一幅组织者的模样:

在一群人里,要小心自己的行为举止,哪些可以展示哪些不可以; 要会察言观色,照顾闺蜜的情绪。

即使完美地组织了一次活动,她也懊悔,明明酒店的活动那么惬意,自己却无法认真享受过。

她想要像五月女那样洒脱,但她知道不能,就像命运一样。

但为什么不能呢? 人们会忘记,原来可以为自己而活。

也应该首先为自己而活。 但完成在思想上的 “拨乱反正” 其实并不容易。

一个人去天文馆和海洋馆的时候,或许她会在意情侣们的凝视;

一个人去豪华的酒店,单纯是为了休息的时候,她也需要克服 “这样做会不会太浪费钱”、“这没什么必要” 等自我审视。

他们只是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已,他们有能力满足自己,并且没有妨碍任何人。

但他们究竟为何在乎这些意见呢?

当大胆地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往往发现, 那个“不能”的指令背后,其实已经空无一物。

整部剧中五月女让我最感动的是,她会勇敢地问自己: 我配不配得到这些东西? 并勇敢地给予一个肯定的回答。

没有什么是不应该得到的。

从五月女身上我们看到: 一个人要活得有滋有味,核心是:允许自己的渴望成真。

04.

即使有伴侣有家庭,也要独活

《独活女子的推荐》是讲女性要独活吗?

是让人们都不要处对象、结婚组建家庭吗?并非如此。

独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无论一个人是男是女,是已婚、同居还是单身,都需要且值得留一部分时间, 只给自己,只为自己。

不要只围绕着爱的人转,因为那样只会有太多的抱怨;

不要全身心投入家庭,因为那样只会有太多的不甘;

不要完全献身于工作,因为那样只会有太多的后悔。

当生活中的 “我应该”、“我被要求” 的声音变少了,“我想要”、“我能够” 的体验变多了,这种生活方式,才开始真正属于自己。

或许像剧中五月女那样,每周有六天是为了工作、家人、朋友,留下一天是只为自己。

偶尔也为自己而活,才不会辜负自己。 

你也值得这样的一天。(作者|黎响  来源 | 武志红  图片来源 | 电视剧《独活女子的推荐》)

你觉得自己有独活的能力吗?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