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县域健共体、增加乡医收入……青岛让村民家门口看病方便又省钱

“喂!120,我工友突然摔倒了,话都说不清楚了……”不久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卫生院急救站接到120指挥中心的任务后立即出诊,问诊检查后初步考虑为“急性脑卒中”,随即将患者送到卫生院急诊科。在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健共体总院急诊科下派专家指导下,医护齐心协力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设备和技术落后,只能治疗头疼脑热”,这是许多人对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固有印象。然而,像静脉溶栓这样紧急的抢救措施如今却能在乡镇卫生院开展,源于近年来青岛不断“升级”县域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为村民筑牢“健康墙”,让他们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更省心、更省钱。

村民的“小确幸”,

在家门口治大病的感觉真好

“我做了十几年透析了,以往每周三天都得坐公交车去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每次来回至少得三个小时,可算折腾够了。” 泊里居民封志胜告诉记者,今年1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卫生院血液透析室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的专家还长期驻扎。“我从家骑电动三轮车到这里只需要十分钟,在家门口治疗的感觉真好。”

得益于健共体的成立,如今,像血液透析、静脉溶栓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治疗项目也可以在乡镇医疗机构开展。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与包括泊里中心卫生院在内的9家基层医疗单位组成健共体,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设立药品耗材、财务医保、医疗质量、信息数据等六大统管部门,建立人员流动、专科联动等八项机制,实现了医疗服务同质化,真正在基层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像这样的健共体青岛还有许多。截至2020年,青岛市已建成18个县域健共体,126家镇街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00余家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其中,围绕医学影像、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方面建成了60个集中服务中心。2020年,健共体完成影像远程诊断3000余次,医疗远程诊断1.2万余人次,健共体外住院人次占比比2018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部分区市健共体内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达到65%左右。

不仅如此,今年4月,青岛正式启动新门诊保障试点工作,分别从崂山区、城阳区和西海岸新区筛选两个基层卫生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扩大村镇药品、诊疗、报销范围,从根源解决居民买药难、医保额度不够等问题。新门诊保障制度报销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费用逐档递增,比如居民徐先生平时用药较多,试点后直接进入二档,使用基本药物可以报销70%,职工董先生进入二档以后报销80%,报销比例都比原来提高了10%;原来社区门诊不报销的彩超、X射线数字化摄影(CR)等诊疗项目试点后也纳入了报销范围。

乡医的心踏实了,

在岗乡医社会保障完善了

如何让村卫生室在健康乡村建设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答案是留住乡医、培养乡医。如果基层没有人才,老百姓还是会选择去大医院看病。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探索市(县级)管镇用、市(县级)镇村一体化等基层人才管理模式,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善农村医疗环境,完善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被列入了今年的市办实事。

“加上基本药物补助、公卫项目补助等,每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今年市里又给符合条件的乡医入了养老保险,各项保障越来越完善,我们心里更踏实也更有干劲了。”胶州市铺集镇逄家沟村卫生室的张启聚高兴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现在的乡医在职称上也有了明确的晋升空间,有毕业证或者乡村医生证就可以考助理医师或助理医生,还有机会考取执业医师或者主治医师资格证。

2018年全市村卫生室基本药物补助全面提高,由原来的6000元/人/年提高至12000元/人/年,增长1倍,人均收入增加近万元。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为20489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乡村医生发放资金补助 5.1亿元,解决了老年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如今,乡医的工作环境也今非昔比。为从根本上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打造温馨就医环境,青岛市按照“外观标识统一、内部布局合理、环境温馨雅洁”的要求,每年都会对老旧、落后基层医生卫生机构进行改扩建并合理布局;同时通过医疗设备升级和信息化建设,配备智能随访箱、健康查体车等智能化服务终端,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了患者看病就医。

政府的“大棋盘”,

让基层托起一个“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

基层是慢病防治的主战场。然而 “三高”病人的管理率不足三成、治疗率仅维持在三成左右。2018年,青岛市在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在城阳区试点开展“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将辖区内慢病患者纳入“三高共管”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通畅的上下转诊为“三高”人群提供集饮食、运动、用药、教育、检测等规范化管理和全程保健。

2019年,城阳区“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被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医改重要成效。记者获悉,截至2020年底,青岛共有82351名“三高人士”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高血压治疗率42.81%,糖尿病治疗率31.02%,高血脂治疗率53.44%,整体治疗率相比2019年平均提高7.3%。

顺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待,需要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效。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将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据悉,今年起,我市新建或由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社区医院标准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医院。年内,社区医院将覆盖 80%以上的区市。年内不低于 15%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70%达到基本标准,50%达到省提升标准。

我市将深入推进紧密型健共体建设,以“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联动的健共体管理体制,优化县域健共体内部运行机制,推进健共体内实行居民医保基金按区域人头总额付费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打包预付政策,探索推动健共体内远程诊疗和集中服务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二级医院、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陈方超)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