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胶澳总督府:一栋让人“仰望”的地标建筑

青岛日报2020年9月9日11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五部分·城市景观

56

胶澳总督府:

一栋让人“仰望”的地标建筑

在很多青岛老城的航拍图中,青岛人都能第一眼认出胶澳总督府的位置,“凹”字形的建筑屋顶覆盖着红筒瓦,周围绿树掩映,面向青岛湾和小青岛,晨光初起、抑或晚霞夕照,动人的光晕中,这座落成于1906年的建筑,始终都透射着令人惊叹的美感和光辉。

位于沂水路11号的胶澳总督府。

胶澳总督府位于沂水路11号。1898年出版的《胶澳发展备忘录》收录了青岛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的总体规划图和相关概要,计划中的城市以观海山为中心,政府大楼设在山的南面。德占青岛初期,财力、物力都要用在刀刃上,直到1903年,军事要塞、港口、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接近完成,才开始对城区进行建设。胶澳总督府1904年5月开工,1906年4月竣工,正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一系列城市功能设施之一,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师为德国人弗里德里希·马尔克,由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东西长80米,南北长约40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造价85万马克。

胶澳总督府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如今我们面对这栋栉风沐雨百年的建筑,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震撼和宏伟。有人说,这是一栋让人“仰望”的建筑,的确,要想看清它的全貌,站在它面前往往会不自觉地抬起头。

这是一栋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第一眼,最抢眼的就是石头元素,剁斧花岗岩深凹缝设计,凸显出整栋建筑的凝重感。蘑菇石砌筑了建筑基座,高达两层的花岗石矩形壁柱和变形的爱奥尼克柱头,柱间以石砌拱檐相连,拱上部为石砌的墙面,墙上开了一排小窄窗。建筑立面采用颇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韵的横三纵五对称处理,屋顶则采用孟莎式屋顶,古典主义色彩浓郁。据悉,建筑使用的花岗岩采自浮山,钢材则由德国运来。

沿着宽大的39级石阶拾级而上,到达位于二层的拱券形门廊,这里是整栋建筑的主入口,两侧还有行车坡道直通。当年,站在这里的人们,可以直接望向广阔的青岛湾。建筑巧妙凸显办公区域的区分,建筑的二至三层为主办公楼,以位于建筑中部的大楼梯联通,使用的是大窗。半地下室、四层及各楼层为独立辅助办公楼层,只能从两侧次段的楼梯与其他楼层相连,窗户也偏小。相比于外部,大楼内的装饰则非常简约,与其政府机关的肃穆相称。建筑落成后,胶澳总督特鲁泊和麦维德在这里办公,第一次日占时期成为守备军司令部大楼。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所著《老楼故事》载,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12月10日在楼前举行了回归典礼。1929年南京政府接管青岛,这里成为青岛特别市的市政府驻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又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青岛各界群众10万人在这里集会、游行,庆祝青岛解放,这也是为何青岛人一直把胶澳总督府喊为“老市府”。上世纪80年代,按照老楼的设计和建筑选材,市政府在总督府大楼北侧仿建了一座新楼,从空中俯瞰,两座对称的“凹”字形建筑构成一个建筑群,成为青岛的又一城市地标。

对于总督府,青岛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关于它楼上钟表的一段故事。1925年,总督府的楼顶增加了一座德国产的自鸣钟,后来年久失修,大量零部件缺损,临时换上了青岛手表厂生产的罗马数字钟表。2017年,在青岛项目方和德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老钟表在德国完成修复,重新回到了岗位。这座老钟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过往,也正在见证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崭新风貌。(马晓婷)

57

德国总督官邸旧址:

融合东西方的建筑艺术巨制

建筑,串联着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青岛老城龙山路的苍翠掩映间,有一座可触摸、可感知,沉淀着沧桑浮沉的建筑——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它和它的故事攀缘在青岛历史的梁架之间,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其设计之精妙、装饰之豪华、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国单体建筑首列。

德国总督官邸旧址一角。

龙山路26号,可谓曲径通幽,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无不为这座欧洲古堡式建筑所惊叹。梁思成先生曾评价它“是融合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巨制”。它出自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洛维茨之手,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总高度约三十米,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代表作。“石基、红瓦、黄墙”为基调的德式建筑,勾画出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而其所承载的近现代以来青岛城市的历史风云,更是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历史上有四位胶澳总督,第三任胶澳总督奥斯卡·冯·特鲁泊在职十年,自1901年上任之初,特鲁泊就筹划着建造适宜的总督公务住房。此前,他一直住在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今汇泉湾)畔的临时官邸,即“瑞典木屋”。《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为总督由德国运来青岛一个居住用房 ,这是一个可拆解的木板房。”对于这一住处,特鲁泊并不满意,不久即开始了新的总督官邸的筹备,就建筑选址、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勘测、研究与论证,最后选定信号山东南麓的一片高台地建造新的总督官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德国总督官邸旧址所在。

俯视德国总督官邸旧址。

1905年7月,德国总督楼旧址正式开工建设,由19世纪最具实力的德国私营建筑商F.H施密特公司负责施工建造,1907年秋,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落成启用。建筑师拉查洛维茨多处采纳了中国元素,将东西方文化对话与融合精神注入建筑。即便时间已经越过百年,今天我们走进这座建筑,依然可以从细节之处回望当年建筑的精妙与典雅。建筑的主体共有四层,包括一层、二层、三层和阁楼层,含大小房间66个,其中用于居住、办公、接待、餐饮、娱乐及休闲的主要房间19个(不含一层房间),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钥匙柜中,就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房门钥匙,让人惊叹不已。中央大厅跨越两层楼,高敞明亮,华丽大方,功能齐备,站在其中可以全然感受到建筑的宫殿气派,这里还有楼内最大的一座壁炉,不难想象,冬日坐在这里读书、听音乐、聊天,多么惬意!宴会厅兼音乐厅,设有乐池和雅座,顶部华丽的水晶灯装饰总重量达1吨多,灯架采用紫铜打造而成,体现了欧洲古典艺术与现代工业的完美结合。蕴含田园情调的温室花房设计更显精妙,风格上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式暖房,钢架玻璃穹顶体现了20世纪初的世界最高工艺水准。

特鲁泊卸任回国后,第四位胶澳总督阿尔弗雷德.麦尔.瓦尔戴克在此居住。后经几多沧桑,1934年,被正式命名为“迎宾馆”,这是它更为青岛人所熟悉的一个名字。青岛解放后,迎宾馆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和贵宾的主要场所。1996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栉风沐雨,荣辱共沾,如今的德国总督官邸旧址,是人们了解城市和建筑艺术的窗口,也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坐标,重焕华彩的德国总督官邸旧址,早已融于这座城市宏阔的文化背景中。(马晓婷)

58

胶海关:

德意志帝国和阿理文的青岛时间

1914年6月的一天,胶海关的首任税务司阿理文即将结束他的青岛时间,辞职归国。他最后一次登上亲手设计的税务司公馆的露台,眺望汇泉湾。就在两个月前,胶海关位于大港(今新疆路16号)、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的新办公楼正式落成,而在三个月之后,日德战争爆发,德意志帝国的青岛时间也宣告终结,这大约是阿理文不曾想到的。

还有一件事情也在阿理文的意料之外,这位建立并掌管“总理租借地内一切中国事务”的胶海关十六年的德国人,从此再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而在他死去的墓碑上,用德文记录了曾为中国海关工作46年的履历,还有四个醒目的汉字“尽瘁中华”……

1898年到1914年是阿理文的青岛时间。就在德国派兵强占青岛的第二年夏天,德国人阿理文受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指派,自湖北宜昌关调来青岛筹办设关事宜。

在被确定为自由港模式的租借地里设立一个“总理一切”的中国海关,这是史无前例的。青岛学者刘逸忱曾对阿理文在青岛的作为进行了一番系统的梳理,在他看来,在完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这个德国人创建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海关模式,热忱并有效地促进了这片新兴领地的商贸发展。

前期的筹备和调查工作极为纷繁,阿理文很快会同东海关道台共同勘定了关界,拜会了胶澳总督罗绅达。这段时间他最重要的工作还有草拟《青岛设关征税办法》。1899年7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租界地海关—胶海关正式对外办公,阿理文出任首任税务司。

两年之后,由阿理文亲手设计,位于今天兰山路、中山路口的胶海关办公楼、宿舍及验货仓库投入使用。胶海关的设立激活了周边乃至整个自由港的贸易活动,连接栈桥码头、胶海关和火车站的兰山路也很快变身洋行街,呈现一片商贾云集的热闹景象。伴随阿理文所倡导和推动的胶澳租借地从自由港到保税区的关税制度改革,到1907年,青岛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快超过了早开埠37年的烟台,成为北方仅次于天津和大连的第三大贸易港。

历史上的胶海关办公地点,也伴随城市发展几经辗转,成为青岛这座港口城市从小渔村到重要通商口岸华丽蜕变的见证。

而当时间来到阿理文在青岛的最后一年1914年(1914年5月的一天,胶海关首任税务司阿理文即将结束他的青岛时间,辞职归国。),青岛当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胶海关的办公楼终于闪亮登场——它选址在大港沿路东端的一块面积0.8公顷的地块,从空中俯瞰,恰似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东西两侧则是大港码头的主出入口,可有效监管进出大港免税区的货物,同时毗邻胶济铁路和大港火车站,方便通关运输。

胶海关的砖木结构建筑,有高耸的斜屋顶,横向的两处山墙为典型的德国青年风格派风尚。作为德占时期完成的最后一批公共建筑,黄粉墙,红瓦顶,则契合了老城区的整体风貌特色。这座1914年德式建筑几经修缮,在2006年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归入青岛德国建筑群的国宝。它在1950年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并在2016年辟建为海关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去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们,会在一层的大厅里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世纪初的胶海关场景,借助声光电的沉浸式展示,窗外是一派繁忙喧嚣的货运场景……

胶海关的建筑有着德国青年风格派风尚。

在这座博物馆里,还有一件与整座大楼同样堪称国宝的藏品,那就是大楼的原始图纸,这件绘制于1912至1913年的胶海关大楼设计蓝图,囊括了胶海关周边道路规划图、胶海关大楼及配楼立面图、结构图、楼层平面图等十余张珍贵建筑图纸,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国宝级胶海关旧址建设的“原始素材”,同时也是研究地方海关史、建筑史和港口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当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的青岛时间成为历史,建筑仍在当下提醒我们这座城市曾经拥有的记忆。1899年,阿理文在他居住的税务司公馆楼前石碑上诗以咏志:“陟彼高岗,至于南海。筑室于兹,宜其遐福……”表达他想要久居于此、飨山海之福的美好愿望。每日,从这里向西,他会乘坐马车去到胶海关上班。历史的流转中总是充满了城市与个体命运的激变,如今,汇泉湾畔老楼仍在,它与胶海关旧址遥相呼应,是为曾经存在的时间所做的永恒的空间注脚。(李 魏 本版摄影 王 雷)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