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年人用最饱满的声音坚定地向党道出了青春的誓言。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展现“青春向党”的奋进力量,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在全省开展“红动齐鲁·强国有我”主题宣传报道。该主题宣传选取我省各行各业2021年新党员、青年党员优秀代表,讲述他们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故事,展现年轻一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许党许国、锤炼本领、岗位建功的良好风貌,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本报自今日起,集中推出一批青岛市各行各业青年党员的典型代表,展示他们的青春风采、青春故事。
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倩:
“我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人物档案】
王倩,女,1986年9月生,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任合作社理事长11年来,潜心研究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带领合作社成员和周边种植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观光旅游农业,及时为社员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使社员每亩种植收入达8万余元,为推动城阳区现代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正文】
7月24日上午,记者见到王倩的时候,她正在位于城阳夏庄的乡缦(青岛)田园综合体里忙活。“上午这几十个孩子,各个年龄段都有,你们做路线设计和农业知识科普讲解的时候注意下年龄分组。下午预约的研学团人数过百,咱得做好充分准备……”王倩一边检查田园综合体的各个活动区,一边跟团队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各种细节。
“庄稼人都闲不住。”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王倩的皮肤晒得黝黑,“以前我们只做大棚农业生产销售,还能有个淡旺季。现在我们拓宽了产业范畴,多业态经营,一年到头都闲不下来。就拿这个田园综合体来说,现在试运营阶段只接受团体预约,几乎每个周末都‘爆满’。”说起这些,王倩兴奋得语速都快了起来。
从护理专业大学毕业,到决定“女承父业”扎根农村,再到如今的“草莓公主”,12年创业路上的艰辛与不易,34岁的王倩心里很清楚。“自己也是憋着一股劲儿。”回忆起往日种种,王倩沉默了一会儿。“父亲临终前将刚成立的曹村草莓合作社托付给我,我就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不仅是为了达成父亲的心愿,更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美丽乡村天地广阔。”
从创业第一天开始,王倩几乎每天都是早上5点多起床,蹲在草莓种植大棚里,边看、边种、边研究。垄地、搭架子、浇水、施肥、观察草莓生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多问、多学、多总结。“那会儿连睡觉做梦都在搭架子、做记录。”王倩笑着说。光靠种植经验不够,王倩还找到高校、科研院所农学专家,跟他们合作,共同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成功研发出的“超早熟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让草莓提前到了每年10月至11月上市,破解了我国草莓断档的行业难题。每逢果蔬成熟,王倩张罗着举办草莓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篝火晚会、纳凉晚会等采摘、亲子活动,把农业种植和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提升农业附加值。
踏实肯吃苦、有想法又负责的王倩,得到了越来越多社员的信任和认可。大家也逐渐达成了共识,在合作社生产管理上,严格遵守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五统一”。也正是这种齐心协力,“曹村草莓”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打响品牌知名度之后,王倩钻研起了销售端。“其实,我们早在2018、2019年就开始铺路做社区市场,但那时候农产品社区直销的市场认可度还不高。去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种社区电商模式一下子被打开了。”王倩说,也正是依托之前的铺路架网和一直以来对农产品高品质的坚持,他们的社区电商订单业务一下子迎来“爆发期”,“去年,在远程物流受限的情况下,我们合作社社员收入不减反增,也是依托这项业务的拓展。”王倩说。
一边忙活社区电商的事儿,王倩又开始了新计划。“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办公、上课,疫情后肯定会出现‘爆发式’外出需求,实景感知、现场体验的研学游肯定受欢迎。”有了思路后,王倩立马着手筹备。去年9月,占地160多亩的乡缦(青岛)田园综合体开工。“我们的田园综合体,不仅设有休闲农业、科普研学、田园自然教育、创意农业展示体验中心、农耕文化体验等板块,同时还开辟有农业示范田,我们聘请种植能手来种植,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农科院的专家们做技术指导和新品种试验,打造我们农业板块的‘样板’。”王倩告诉记者。
在王倩的设想版图里,扎根土地生发出来的创业之树,早已不是农产品生产销售这么简单的“一枝独秀”。“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希望打造一个涉及多业态、涵盖全产业链的平台型企业。”王倩对未来的发展思路清晰笃定。
有了这样的发展思路,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合作社不仅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为合作社社员们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指导,更是作为一种业务形态,实现了技术输出。“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团队邀请我们的社员提供专业的农作物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还会有现代农业产业园邀请我们做顾问,为他们制订产业园发展规划。”思路一变天地宽,王倩带领曹村草莓合作社2020年实现营收7000多万元,每位社员平均一亩地收入达到八万多元。
随着业务板块的拓展、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运营,王倩的创业“合伙人”除了传统业务板块的合作社老社员,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们加入。“十年前我创业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解,为何大学毕业后又当起农民。现在,我们项目运营板块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王倩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有责任带领合作社的社员们增收致富,也希望自己的创业故事,能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共同助力青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