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小时没合眼、没吃饭”——青岛城市学院热血青年雨中奔赴郑州志愿救灾

近日,河南暴雨肆虐,洪水泛滥,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青岛城市学院外语系学子冯小奎在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正在利用假期复习专升本考试。看到郑州灾情,他坐不住了,想方设法联系到潍坊市奎文区民间组织的救援队,要求参与到一线支援救灾队伍中。当天中午十二点收到出发的消息后,冯小奎带了几个口罩就出发了。

一夜未眠,驱车7个多小时,长达632公里

冯小奎所在的救援队第一站是郑州铭仁医院。为了平安地到达,冯小奎一夜没睡,陪司机聊天,时刻盯着路况。驱车7个多小时,长达632公里,终于到了郑州铭仁医院。到达医院后,冯小奎才得知,当时整个医院已经有两千人断水断粮一整天了。

他和救援队的其他成员开始不停歇地搬运矿泉水、方便面、面粉和洗衣液等物资,给当地人分发生活用品,帮助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联系当地群众。冯小奎说:“没到现场永远无法感受这场灾难带给大家的痛苦,我们只有多干快干,能帮多少是多少。”

42个小时没合过眼,没吃过饭

在采访过程中,冯小奎的信息回复时断时续,从医院离开后,他们开始奔赴重灾区中牟县,在那里冯小奎看到了许多的民间救援组织。冯小奎说,自己和救援队队员42小时没合过眼,没吃过饭,就想着能多帮些忙就多帮些忙,多运送一点物资也许能够多救一个人。到了中牟县后,他听到那里的大坝决堤了。当时下着大雨,而决堤的地方,距离冯小奎的救援队不到一千米。冯小奎告诉记者:“没想过害怕的事情,一刻也没有。”让他记忆深刻的是,有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一边哭一边帮忙搬运物资,“看到她哭,我自己也哭了,我没有其他的能力,我只能拼命干活。”

父亲至今不知道自己参与救援,希望以后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冯小奎看起来十分瘦弱,按照他的话说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平时爸爸妈妈很疼爱自己。冯小奎在上了去往郑州的高速后,才给妈妈发了一条自己去郑州参与救援的信息。冯小奎的母亲怕他父亲担心,所以至今冯小奎的父亲还不知道他参加了救援队前往郑州的事。

到了中牟县后,后面的救援任务越来越危险,救援队员们知道了冯小奎是他们这里唯一的大学生后,他被“轰”了回来,并告诉他回去要好好学习。“很难受,不能一起奋斗,真的做不了很多,我希望我以后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他说。

灾后一定再去那里,喝碗胡辣汤

冯小奎再次接收采访时,他已经回到了青岛继续学习。他反复告诉记者,比起那些在一线救援的官兵们,自己做得实在微不足道,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自己特别想感谢在郑州金水区遇到的一位大妈,那位大妈看见他们一直没有吃饭,心疼地要请他们喝胡辣汤,但是时间紧急,他们拒绝了。“灾后我一定要再去那里,去喝碗胡辣汤,去把那里当做一个旅游的目的地。”

学校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耳濡目染启迪智慧人生

特别令冯小奎感动的是,系部老师在得知自己奔赴郑州的情况后,一遍又一遍地给他打电话,时刻关注他的情况。冯小奎是青岛城市学院2019级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青岛城市学院就有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的教育传统。外语系主任刘世法说:“从学生入学,我们便开始对学生不断地进行爱国爱校爱系和尊师教育,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并强调思政进课堂,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疫情期间,青岛城市学院学子就曾用原创诗歌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用手写卡片为一线人员送祝福;每年都如期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四年;每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教育已成为青岛城市学院学子最为期待的活动……冯小奎对记者说:“青岛城市学院给了自己最多的爱国情怀熏陶,很感谢系部老师以及院里领导对我的支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灾情,关注到一线,为灾区救援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李北北)

实习编辑:李正玉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