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海浒苔绿潮为何大规模爆发?专家:养殖筏架冲散入海+马尾藻竞争缺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30日讯 近期,黄海浒苔绿潮灾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研判黄海绿潮情势,助力科学防控,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了黄海浒苔绿潮防控专家研讨会,就黄海浒苔绿潮情势分析、绿潮防控对策建议等展开了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是黄海绿潮发生的外部因素,浅滩特定种源、养殖筏架附着放大、海区高营养盐扩增、水动力输运四个方面的作用是黄海大规模绿潮发生的必要条件,漂浮生态型浒苔是主要致灾生物,微观繁殖体是绿潮形成的种子库。与会专家强调,科学防控是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的关键。虽然黄海绿潮的发生发展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但科学防控可显著降低绿潮规模、减少可能的影响和损失。“提前打捞、靠前防控”的防控策略应当长期坚持。

图为吉林一号宽幅01星6月11日拍摄的黄海海域浒苔。

与往年黄海绿潮发生情况相比,今年黄海绿潮分布面积大、范围广、生物量高、持续时间长。对此,与会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受极端天气对筏架回收的影响。今年春季极端天气较多,尤其是5、6月份,受狂风、龙卷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养殖户回收、堆积在岸边的养殖筏架被大量地冲散到海中,筏架上附着浒苔大量入海,形成漂浮种源,这些种源在富营养化严重的苏北海域易于快速生长。此外,这种情况的出现还受缺乏马尾藻竞争的影响。2021年7月,黄海海域现场调查中几乎未发现马尾藻的分布,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黄海的浒苔绿潮因缺少竞争性限制而大规模暴发。

会议指出,近海是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影响,生态灾害发生的机制十分复杂,黄海绿潮灾害的防控是个系统工程。与会专家建议,推动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陆海综合防控机制;组织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科技攻关团队开展协同攻关,着力突破黄海浒苔绿潮早期监测预警、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瓶颈,防范可能发生的次生生态灾害,为黄海浒苔绿潮防控提供系统化的科技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同时,与会专家呼吁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为浒苔绿潮防控提供科技支撑,为美丽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