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 只占浦东新区1/50土地的这里缘何贡献1/4的工业经济规模?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日讯 地方政府如何安商稳商?如何解决园区管理痛点?如何打造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智慧园区? 为学习上海在开发区产业定位、规划设计、载体建设等方面的运行经验,思考如何推进青岛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今日,青岛市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来到金桥开发区,在实地考察座谈中开阔眼界、汲取能量。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金桥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中国唯一的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开发区,白色家电、纺织、食品是其龙头产业,曾经“世界名牌金桥造”享誉全球。2005年前后,金桥走上了转型之路,开始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性服务业。2013年,这里变身成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优化制造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经济。

金桥管委会副主任顾晓峰介绍,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发展双核心的自贸试验片区,30年间,金桥总是抓住制造业发展的每一次机遇,适时地转型。虽然汽车曾是金桥的支柱产业,但金桥在产业规划上思考的是“不要一家独大”,从出口加工,到传统制造业,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轮驱动,再到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金桥建立了一个高端产业体系,以占浦东新区1/50的土地贡献了浦东新区1/4、上海1/15的工业经济规模,成为上海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建设的主战场、主支撑、主引擎。

据悉,近年来,金桥传统的支柱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为方向的“未来车”产业、以工业互联网+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造”、以移动互联网+AR/VR为代表的“大视讯”、以AI+5G为实体经济赋能的“新通信”为四大主导产业的新格局。

产业定位明确,又该如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安商、稳商、留商?座谈中,相关工作人员谈到,面对“缺乏园区发展特色、缺乏优质营商环境、缺乏有效的智能化工具”这些管理痛点,金桥管委会针对金桥产业园区1.6万家企业员工的需求,从交通配套、人才公寓、人才政策、停车问题为切入口,架构了“智慧园区点点通”,开发了智荟金桥App,对标国内一流开发区,促进招商引资落地。政府管理更加智能化,园区配套也更加便捷化。

金桥开发区管委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园区经济的分析监测预警,让决策者对园区企业经济发展一目了然;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园区监管机制,为园区管理者开展的推动分级分类监管、防控风险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线上服务企业和员工,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座谈交流中,这些对园区实际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经实践验证成功的解答和解决路径,也让专业实训干部很受启发。

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殷连刚说,在产业更新迭代上,透过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明显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提速发力,当前青岛正处于一个重要“窗口期”,唯有勇于拥抱变革,找准赛道,才能脱颖而出。同时,金桥开发区的智慧化管理,顶层设计“想透”,技术赋能“理清”,市场化手段“做实”的运作模式,也为青岛产业园区下一步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很好借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通讯员 何伟 李良)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