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蝶变崂山
1132.7米的崂顶,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的最高点,见证了50.2万崂山人的奋斗之歌,蜿蜒优美的87.3公里黄金海岸线,是崂山人追求幸福生活久久为功的最好佐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记录好、反映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7月29日,“全面小康,蝶变崂山”崂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展在青岛国际创新园A座一层精彩亮相。开展以来,不断有个人和团体前来参观,被崂山区的奋进之路所震撼和感动。
五大主题呈现奋进之路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这里有诗仙李白的绝世飘逸之风;“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生”,这里有一代名相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气度;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这就是崂山。记者获悉,本次展览是“奋斗百年路 同心奔小康”青岛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巡展之一,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崂山区委宣传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国际创新园承办。
本次展览以“五位一体”为核心架构,着重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规划了五个主题展示单元,分别是“欣欣向荣 民康物阜”“党建统领 擎旗奋进”“文化强区 精神引领”“共建共享 人民至上”“绿色梦想 展翅飞扬”,通过现场近百幅照片和说明以及多件实物展示,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崂山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之路。在“荣誉崂山”板块中,参观者可以看到自崂山建区以来获得的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反映了崂山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取得的不菲成绩。
华丽变身为山海品质新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崂山县脱胎换骨,撤县立区,崂山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90年,崂山区成为青岛市第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过千元的区(市)。1991年9月,崂山区率先在青岛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笔笔成绩斐然,为未来新的崂山区成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994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青岛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设立新的崂山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探索,崂山区盎然勃发,展现出了崂山情怀、崂山担当、崂山作为和崂山速度,华丽变身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田园城市、山海品质新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崂山区步履不停,因地制宜,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五大功能区,以奔跑的姿态推动崂山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实现新突破,刷新着这座开放创新宜业怡居山海品质新城的建设速度。
时不我待,不负韶华。今天的崂山区携山海气质傲然前行,以创新、创造、创业、创智之势,书写着新时代芳华。
奋斗正青春,创新在崂山。风云际会,山海共情,这里是实现梦想之地,这里是奋斗理想之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一个个“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在青岛这座城市的成长历程之中,崂山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崂山区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推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区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面对诸多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崂山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谱写了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壮丽诗篇。
此外,崂山区在实现“创富”的同时,切实为居民“造福”,民生事业在统筹推进中优化提升,形成业有所依、病有良医、学有优教、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综合民生保障体系;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不断加快文化强区建设,使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美誉度明显提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保持定力,久久为功,高水平推进美丽崂山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收到明显成效。如今,幸福崂山、品质崂山、创新崂山、健康崂山、时尚崂山、文明崂山、花海崂山……一个个“金字招牌”,是崂山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证明。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崂山区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新经济蓬勃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从2020年数据来看,崂山区新经济增加值,以及现代服务业、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三个产业集群、七个领军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崂山区聚焦重点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集聚新动能。开启“战略北进”,谋划产业布局,坚持高点定位、四区联动发展的新境界,以创新提级战略、景城融合战略、陆海统筹为抓手,构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径。紧盯“四新四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并为产业落地开花做好城市功能配套,着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其中,金家岭金融区作为京沪两大金融中心的承接点和中继站,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五年的发展,金融机构总数突破800家。截至2021年5月,崂山区新增金融类企业429户,占全区新增企业总量的15.9%。青岛中央创新区建设提质增效,连续举办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年会、中国工程院海洋科技发展高端论坛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论坛,加快打造成为国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持续壮大微电子、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亿元。(张译心)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