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467位到第139位,为什么是碧桂园?

从第467位到第139位,为什么是碧桂园?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8月2日,《财富》杂志发布202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碧桂园连续第五年入选榜单,排名进一步上升至139位,展现了企业的强大实力与持续的成长性。

自2017年首次入榜以来,碧桂园表现稳健,销售、营收、盈利等各项指标均大幅提升,并保持行业领先。

碧桂园是如何从昔日偏居广东一隅的乡镇企业,到如今的世界500强龙头房企,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也许我们能从近年来碧桂园的发展路径中找到答案。

五年积跬步 行稳致千里

“行稳致远”一直是碧桂园的秉承的经营策略。“十四五”规划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主基调,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更加考验企业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凭借敏锐的前瞻预判,碧桂园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就以“行稳致远”战略统领发展的方方面面,并连续第三年将“全竞提升”作为年度主题,进一步通过自我检视、全面提升竞争力。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强调,“安全和质量要放在第一位,所有项目的进度都要科学谋划,每位区域总都要聚焦区域、聚焦项目,真正做到口碑至上、长期主义。”2020年以来,碧桂园持续实施强基行动,把安全管理的标准落实到位,以实现聚焦深耕、强基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5月14日,碧桂园召开集团管理会议,为20个标杆工程、321名来自甲乙方的优秀工程师颁奖。高规格奖励活动的背后,是碧桂园正在以系统性的努力,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程师文化。

除此之外,在住房不炒的大背景下,回归稳健的财务策略是行业共识,而碧桂园各项财务表现则堪称稳健典范。作为房地产板块中的蓝筹公司,碧桂园自上市以来,始终坚守稳健安全的财务纪录,将经营风险牢牢锁在笼子里。

2020年,碧桂园保持了行业领先的回款水平,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5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运营资金充足,有足够的底气从容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

碧桂园在运营和财务上的优异稳定的表现也得到了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青睐。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穆迪仍将碧桂园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Baa3,标普也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调升至“正面”。

至此,碧桂园已获穆迪和惠誉两家的投资级评级,显示了全球顶尖评级机构对碧桂园稳健的财务状况、可持续增长的前景以及资本市场信用的认可。

在“行稳致远”的战略引领,稳健的财务状况加持下,碧桂园的精准布局,土地储备的优势也显现出来。目前碧桂园项目已进驻中国内地所有省份,达到市场全覆盖,布局广泛性居行业之首。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业务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1350个县市级/区/县/镇。整体来看,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兼具广度和深度,广泛布局可以分散风险,深度聚焦则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

以山东为例,在集团发展目标的指引之下,碧桂园不但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的核心城区开疆拓土,而且怀揣着“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初心,深耕平度、莱西、五莲、商河、郯城等县城。十年间,山东碧桂园凭借对宏观政策的把握,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不断加码并实现齐鲁版图的迅速扩张,160余个高质项目覆盖16地市超半数区县,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山东的产品模式,一跃成长为山东的头部企业。

碧桂园围绕“行稳致远”实施的一系列企业管治和变革措施,不仅赢得了市场机构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其实现《财富》榜单五年五连跳的重要内驱力。


城镇化深耕 战场占先机

“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能,百分之七八十都在城镇化的过程之中”。

这句话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为包括碧桂园在内的中国房地产公司造就了成长的沃土。受益于中国城镇化进程而跃升为中国顶尖房企的碧桂园,深深明白时代加诸于自身的烙印,并积极奔赴下一个时代机遇。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而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碧桂园看到的就是4个百分点背后的机会。

碧桂园不仅看到了,它也是这样实践的。

2006年以来,碧桂园开始实施全国拓展战略,布局版图从一二线延伸至三四五六线,不断持续深耕,截至2020年底已将业务开拓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1350个县/镇区。累计有超过450万家庭1000多万人选择了碧桂园,在全国近10万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庞大市场中,碧桂园总体市占率约5%,在公司已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平均市占率约8%,千万业主的选择意味着消费者对碧桂园产品力、服务力及市场价值的认可。

2020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在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全口径销售额排行榜中,2020年碧桂园的全口径销售为7888.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新城镇化的继续推进,碧桂园在这场几乎所有房企都要投身的战场上占尽先机,也是碧桂园能连续五年上榜《财富》的引擎动力。




多元汇江海  科技助腾飞

除了在房地产主业上的稳步向前,碧桂园也积极在科技领域发力,致力于成为一家高科技综合性企业,为社会进步和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碧桂园旗下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项目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与住宅产业化的研发、制造与整合应用,并建立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全系统解决方案。

2021年初,住建部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博智林已有两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工程。其中,碧桂园的凤桐花园是目前国内唯一批量引入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项目,博智林打造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也同步投用。数据显示,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目前已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获专利授权1320项。截至今年7月,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4个省份近7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百万平米。


除了建筑机器人业务,子公司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的机器人餐厅也取得了快速的成长。截至2020年末,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开业数量已达80家,583台各类型单机设备已投入运营。2020年,碧桂园递交专利申请883项,已获授权411项。未来千玺机器人餐厅将围绕中餐、快餐、火锅、粉面、煲仔饭五大成熟业态,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开更多的门店。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今年3月年报发布会上也曾透露,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在明年(2022年)全面实现盈利,“相信机器人对主营业务的支持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教授认为:“碧桂园集团在短短近三年时间里,针对BIM、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开展全面的研发,目前已经交付了大批量的机器人,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除了布局机器人,现代化农业也是碧桂园高科技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2018年6月,碧桂园成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碧桂园农业布局农业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目前已形成现代种业、智能农机平台及装备制造、海外大农业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据了解,碧桂园农业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利用高新技术应用到农机无人驾驶、智慧农业和智慧农场管理上,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将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真正做到健康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在碧桂园的这些项目中,农业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力活,而是真正有吸引力的高科技行业,是人才和技术需要深度沉淀的行业。未来,积累的无人农场经验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破解几千年的农业难题。

目前,碧桂园农业已经在武汉布局中国(武汉)种谷项目,目的是打造一个集生物育种、现代种业孵化、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种业平台。去年,碧桂园农业已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完成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今年又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开展一年多季作物的“无人化”生产验证。未来碧桂园农业将会以此“无人化农场”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向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应用,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来丰富农业机械的功能,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碧桂园在科技产业的多元化布局,犹如无数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浩瀚的江河大海,也让碧桂园在《财富》榜单上走的更远,站的更稳。

有碧桂园高层的科学精细化经营策略,国家政策红利的充分解读,以及自身多元化产业的布局,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碧桂园连续五年在《财富》榜单实现五连跳的背后秘诀,未来碧桂园还会在行业内交出怎样亮眼的成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