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2020年9月10日T03版
(点击版面查看全部内容)
从19岁毕业进入河西郭小学执教,姜玉花已经在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埋头苦干了28年,担任班主任23年,一直担任着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她每天早来晚走,几十年来如一日,总是在学生们来之前先进入教室。担心孩子们会有突发情况,她几乎从未请过假,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学成绩一直在镇上领先。
从迈入师范大门的那天起,姜玉花就为自已定下了一个目标——回到家乡,教好家乡的孩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近十几年来,作为长期在偏远乡村工作的教师,工作成绩优秀的她有多次考录进城机会,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老人可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同事同学都劝她“过城里人生活”。她却一次又一次放弃机会,因为不想背叛自己的理想离开自己家乡的子弟。她始终相信:孩子们看到自己就看到希望。
因为知道生活的艰难,姜玉花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善待学生。她竭尽所能让学生爱上知识,多学本领,开拓视野,让他们像自己一样走出大山,了解外面的世界。工作在艾山,生活在胶州,姜玉花带着孩子,每天奔波七十公里,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来暑往,从没因自己的不便,耽误哪怕一节课。
一次开学初期,姜玉花扭伤了脚踝,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看看刚开学还没上套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她咬咬牙坚持下来。班里一名同学因家庭贫苦,随时有辍学的可能,姜玉花联系学校领导,拖着受伤的脚,多方奔走,终于为她申请下了助学扶贫款。班级管理很快进入正轨,濒临失学的也留在了校园,她却一年半才敢正常走路,现在走路还有疼痛的感觉。
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关爱孩子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注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特别关心孩子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28年,她一直坚守这份职责,也一直践行着这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