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再多不舍,终要挥手说再见!
8月11日晚上19:56,青岛航空QW9779从流亭机场起飞飞往沈阳,这是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起飞的最后一架载客飞机。此前的19:52,从上海虹桥飞来的山东航空SC4674航班抵达流亭机场。至此,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顺利完成了民航运输使命。8月12日凌晨,随着过夜飞机从流亭调机到胶东,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的跑道灯、机坪高杆灯、航站楼灯、塔台灯、“青岛”大字灯将依次关闭,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正式关灯停运。
如果从1982年8月中国民航青岛站复航算起,流亭机场已经陪伴了青岛人39年。39年、1400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流在这里迎来送往,上演了太多关于离别和相逢的故事。
流亭机场。傅学军 摄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从青岛流亭机场出发了。是啊!多少梦想从这里出发,他又拥抱过多少游子的归来。留张照片,伴我成长的青岛记忆……”8月7日中午,青岛籍演员黄渤发微博晒出了自己在流亭机场候机时的照片。
这条微博勾起了不少老青岛人的青春记忆,引来了无数网友对流亭机场的怀念与不舍。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博随后跟帖:“流亭机场要退休,但是它承载的故事和回忆永不退休。”
机场是一座城市与外界连接的重要枢纽节点,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有着十足的吸引与集聚力。39年来,流亭机场风雨兼程与青岛共生共荣,实现了规模由小到大、航班由少到多、航线由国内到国际等诸多历史性的跨越,见证了一座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2008年的流亭机场。资料图
奥帆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一个个重磅活动在青岛举行,五湖四海的友人通过流亭机场去往青岛乃至山东的各个角落。通过这扇“窗口”,世界看到了青岛。
这里也曾见证了很多平凡英雄的启程和凯旋。他们当中,有地震、洪水时紧急集结的武警、消防官兵,有疫情发生时逆行出征的医务工作者,有飞往大山深处的扶贫工作者、志愿者等等……每次出发,都会给无数人带去希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8月12日,流亭机场将转场至胶东机场,可释放出33平方公里宝贵空间。转场之后的流亭机场将不再保留飞行功能,空域的放开将使城阳的城市形态高起来、发展空间大起来、产业发展强起来。
城阳区初步谋划,依托机场的候机楼、停机坪、跑道等,搭建未来城市展示场景、体验场景和“四新经济”试验场,高标准建设“未来之城”,打造青岛发展新地标。
再道一声:再见!流亭,明天一定会更好!
01
回首——
一座机场与一座城“比翼齐飞”
几乎每座城市都拥有逐梦蓝天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如愿。青岛是幸运的。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以沧口机场为雏形的青岛机场就开始运营,但几经波折后停航。1958年,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站组建,由于客、货源严重不足、航空煤油紧缺等原因几经停航复航。1982年8月5日,一架机号为450的苏制安-24型飞机徐徐降落到流亭机场跑道上,中国民航青岛站正式复航,掀开了青岛民用航空运输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青岛民用航空运输事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重新崛起。
1982年,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时使用的候机室。资料图
复航初期,青岛机场航线只有4条,年旅客吞吐量5000余人次,货邮吞吐量几乎为零。紧跟城市的发展步伐,青岛机场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规模由小到大、航班由少到多、航线由国内到国际等诸多历史性的跨越。
1992时的民航青岛站大门全景。资料图
随着城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加速,1992年,国务院批复民航青岛站对外国飞机开放,流亭国际机场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1994年9月7日,青岛至日本大阪航线成功首航,这是青岛乃至山东首条国际航线,为青岛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大门。
90年代的青岛机场候机楼。资料图
如今,青岛流亭机场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开放口岸和国家面向日韩的重要门户。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17)中,青岛流亭机场定位为干线机场,培育区域枢纽功能。
到2019年末,青岛机场拥有航线数203条,其中国内航线166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7条,通航城市126座。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556万人,航空货邮吞吐量25.6万吨,客、货吞吐量分别居全国千万级机场排名第16位和14位。
2014年的流亭机场。资料图
国际(地区)航线连通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输旅客418.7万人次,位列全国第8位。其中,日韩市场形成了日均往返63架次的密集航班波,韩国旅客吞吐量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日本位列第7位。洲际及远程航线12条,客运有法兰克福、旧金山、墨尔本、温哥华、莫斯科、悉尼、伦敦、洛杉矶、迪拜、巴黎,货运有列日、芝加哥。
……
越是回首,越不忍别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城市要腾飞,追求更高的梦想,需要更有力的翅膀。
02
告别——
是为了成全更好的彼此
为什么要关闭流亭机场,转场胶东机场?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亭机场太小了,与这座国际大都市蒸蒸日上的开放发展大势不匹配了。
某种程度上,机场量级已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还是从青岛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审视,4E级的流亭机场还是有些小了。
流亭机场。傅学军 摄
流亭机场规划设计的年旅客吞吐量上限是1200万人次;2010年,青岛机场客流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达到1110万人次,跻身国内千万级机场行列,由此奠定山东省龙头机场地位,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向日韩的重要国际门户机场。
2013年挖潜扩容后,旅客承载上限提高到1800—2000万人次。2016年,青岛机场的发展能级再次跃升: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飞”进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这一年,青岛至法兰克福、旧金山、墨尔本、温哥华等四条洲际航线相继开通,填补了山东省内至欧洲、美洲等地直航航线的空白,国际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万人次。
流亭机场。傅学军 摄
历经3期扩建和数次挖潜扩容,流亭机场的潜力已经捉襟见肘,设施设备超负荷运营多年。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开放发展步伐加速,流亭机场航线网络不断通达,机场上方的空域资源也越来越紧张,青岛城区扩展与机场空域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青岛机场的枢纽优势没有得到最大化的释放,客流吞吐量排名与城市地位不相匹配。
流亭机场。傅学军 摄
既满足现实需要,又着眼未来发展,机场搬迁成为一个“必选项”。
考虑到流亭机场空域条件不佳、航线拓展困难、本场扩建受限等因素,青岛市委市政府启动新机场规划研究,积极争取将青岛新机场建设列入了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场定位由普通干线机场提升为面向日韩的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
流亭机场。傅学军 摄
2013年,新机场选址获中国民航局批复,胶东机场呼之欲出;
2014年,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立项;
201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2016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018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进入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东、西两跑道实现贯通;
2019年,大面积施工结束,进入收边收口阶段;
2020年,航站楼通过竣工验收,工程全面完成竣工验收。
满足胶东机场平行跑道独立运行需求的空域结构调整以及飞行程序设计方案获批,事关胶东机场转场的主要节点事项得到强力推进。
流亭机场 傅学军/摄
进入2021年,胶东机场转场筹备进入“快车道”——
1月份,完成试飞任务;
3月,顺利通过民航建设工程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审查;
6月,使用许可证获批,具备开航运营许可条件;
7月12日,转场时间正式对外公布,将于8月12日“一夜转场”。
03
展望——
胶东接棒,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
青岛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处于关键的战略“十字”中心位置:向东是日韩,向西是“一带一路”、沿黄走廊,向南是长三角,向北是京津冀、东三省,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赋予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任。
7月19日对外公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以枢纽机场为骨干的现代化机场群;支持青岛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以青岛机场为引领,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首个民航最高等级4F级机场,也是山东首个多跑道机场。无论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还是打造以枢纽机场为骨干的现代化机场群,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都肩负重任。这座新机场的通航,将对青岛的城市格局、开放发展、能级提升等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与4E级的流亭机场相比,4F级的胶东机场航站楼和飞行区规模扩大了4倍多,在功能和“硬件”设施上实现了迭代升级:
流亭机场仅有1条3400米长的跑道,胶东机场有2条3600米长的独立运行平行远距跑道,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民航运输最大机型;
流亭机场机位70个,胶东机场机位总数184个,近机位76组,为目前国内同体量机场最多。
从吞吐量来看,规划到2025年,胶东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随着胶东机场正式投运,二期工程同步启动。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在胶东这片热土上,青岛将开启逐梦蓝天的全新旅程。
作者 | 周建亮 摄影 | 傅学军
责任编辑: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