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3日讯 近日,2021年7月“中国好人榜”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明市民李晓鹏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据悉,这是今年新区第二位“中国好人”,也是今年青岛第三位“中国好人”。
李晓鹏是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十五年来勇当焊接技术先行者,一直冲在焊接工作的最前沿。他不但考取35项国际焊接资质,还参加了20余个国内外项目的工艺管线焊接工作,在625镍基复合管、钛合金、超低温钢等特殊材质焊接方面很有造诣。
2015年亚马尔项目施工涉及大量超低温材料,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满足低温极寒需求,管线焊接首次采用了满足冲击温度零下50℃的超低温钢焊丝,由于对其性能不熟悉,整个项目的管线焊接合格率骤降到85%。业主对管线焊接技能提出质疑,一度让项目上400多名焊工全部重新取证。为打破僵局,李晓鹏经过上百次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超低温焊丝的有效操作手法。使外方业主转变了对焊接的疑虑,成功避免全部焊工重新取证的巨大成本,成功解决了超低温焊丝在海油工程建造业首次使用中的焊接难题。
2018年腊月二十四,李晓鹏主动请缨,放弃了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领14名同事奔赴万里之外的中东国家——卡塔尔进行海上施工。这是一座30多年的老平台,而且还是生产中的高压气田,平台散发着一股天然气的味道,每天上班他们都要背着重达10多斤的逃生氧气瓶放到现场。开始焊接前两道口,拍片的结果令他出乎意料,焊道上出现了大面积气孔缺陷,不解决这个问题很难在工期内完成工作。
李晓鹏和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傅仔细琢磨,反复试验对比,经过30多组试验,最终排查出了问题原因,解决了这项难题。室外50多度的酷热潮湿天气加上密不透风的作业环境,他和同事们热得实在受不了了,就抓一把冰块放在手里降温,最终他们超前完成了7个接入点的管线顺利接入,确保了平台顺利恢复生产。
过硬的技术,让李晓鹏成为公司多项新材料、新工艺、先进焊接技术的“先行者”。工作之余,他喜欢鼓捣点“新东西”,他研制的“移动式埋弧焊管焊机”破解了埋弧焊大管径焊接难题,完成了“焊接防变形调制装置”和“管件打磨辅助装置”等多项技术革新,累计为各项目节省成本3000多万元。
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同事。多年来,他累计带徒7名,成功为公司培养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冠军1名,亚军1名,培养技师3名,高级工4名。
十五年来,他考取了35项国际焊接资质,参加了30余个国内外项目的工艺管线焊接工作。2013年,李晓鹏参加乌克兰国际焊接技能大赛,成为中国海油首个在国外获得冠军的电焊工。
据了解,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健全培育机制、丰富宣传载体、完善礼遇制度,道德典型选树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像李晓鹏一样的道德榜样,“好人共生”效应持续放大。今年以来,青岛市获评“中国好人”称号的3人中,有2人来自新区;全国道德模范公示青岛市2人入选,其中1人为新区市民。(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责任编辑: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