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养娃方面,你有过这样的焦虑吗?
怕孩子不好好吃饭,宝宝很大了还不敢断奶;
担心孩子去幼儿园哭闹,迟迟不敢让孩子入园;
怕孩子学习不好,每天都让孩子延长学习时间;
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初中好高中,从小就让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很多家长一谈到养娃,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好累。
事实上,当家长陷入这种焦虑之中时,只要孩子的行为稍微有一点像你担心的那样,就会情绪波动,甚至暴跳如雷。
这样的感受怎么能不累?
那种情形就好像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原本是一个又一个的大坑,而父母们都是先知先觉,提前在大坑上帮孩子铺上了一条木板,护着孩子小心通过。
每当孩子经过了那些所谓的关键时期,父母们便会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做法太正确了,并且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小伙伴们。
这种做法看似很正确,但真实的情况却是,一代焦虑的家长养出了一代焦虑的孩子。
未来,这代孩子也一定会为他们孩子的成长心生焦虑。
02.
那天,我跟当了一辈子教师的母亲聊起养育孩子的话题。
母亲说:“过去家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家长们除了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别干坏事,几乎都是让孩子自由成长,也没有过那么多担心。
孩子们长大后,基本上都能够自食其力、知道努力、懂得孝顺,就是所谓的三观正确吧。
真不明白,现在的家长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焦虑啊!
其实,就算没有家长引导,孩子也不一定会掉到坑里的。
不要低估了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他们是会绕着坑走的。”
我问母亲,在我的成长之路上,您就从来没有过焦虑吗?
母亲说,当然有过,但只是转瞬即逝,她没有过分地陷入其中。
随后她讲起了我7岁时候的一件事,那件事我也清楚地记得。
那一年秋天,母亲给姥姥买了一些药品,但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回老家,于是就打发我给姥姥送去。
姥姥家距离我家有几十公里,需要到车站坐长途汽车去,大概要一两小时的车程。
母亲说,看到我小小的身影踏上路途,她就开始后悔了。
她担心我不认识字,坐错了长途车;又担心我下车后不认识路,再被陌生人拐走了……
她匆忙赶到长途车站,想把我追回来,但却没有找到我。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母亲根本没办法联系到我。
放在今天,让一个7岁的孩子独自去那么远的地方,很多家长肯定担心死了。
然而焦虑了一会儿后,母亲很快就释然了。
她说因为自己多次带我去过姥姥家,况且我已经上二年级了,遇到困难应该能知道向别人求助。
果然,母亲担心的问题我都遇到了,而且顺利地解决了。
虽然我认识的字不多,但上车前我分别问了司机、售票员和一位乘客,确定是我要坐的车才上去的。
下了车,我也是凭着以前的记忆往姥姥家走。
在一个岔路口,我不确定走哪条路,于是就走进路边我曾去过的那家商店问路,结果很顺利地找到了姥姥家。
在姥姥家吃完了午饭,我又平安顺利地返回了家中。
母亲说,这件事以后,她就觉得我长大了,很多事都放心让我去做了。
于我而言,这件事也是我建立强大自信的开始。
03.
其实,很多事情,并非孩子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成人的担心太多。
只要我们觉得孩子的能力达到了,他就一定就能行。
如果在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前,我们就把所有坏的可能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接受的就不是积极探索的正能量,而是胆小、害怕等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不要再经常对孩子说“你这么不认真,怎么能学习好”“你这么不会说话,怎么能受别人欢迎”“你脾气这么大,又不听解释,到了外边可怎么混”这样的话。
看到你发着脾气或者愁眉苦脸的样子,孩子也会变得小心翼翼、裹足不前的。
他们也会自我认知,然后根据你的态度和语言,做一些调整。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明明有很强的实力,完成一件事情绰绰有余,但他不是不敢冲上去,就是临场发挥不好,那就是因为心理不够强大,没有充分的自信。
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让孩子的心理变得强大、自信起来?
我很认同这样一条育儿经验:养孩子,假定他好,八成他就会好。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对孩子的成长来讲,这句话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
而对父母而言,心态变了,也能减轻自己的焦虑。
比如,断奶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巨大的改变,有几天吃不好饭是正常现象;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走进集体生活,环境改变了,哭闹几天也在情理之中;
在十几年的学习中,孩子的成绩一定会起起伏伏,没必要为偶尔的不理想焦虑不已;
孩子可能在一次升学中失利,但经历过挫折之后,也许更能激发他努力赶上的决心……
在一次家庭教育论坛上,一位心理专家举了个很好的例子:
小升初的暑假,一对双胞胎兄妹恰好分别跟父母度过。
妈妈给女儿报了各种学习班,并且告诉孩子说:上了初中以后学习任务会很重,不抓紧学习就会落后,考不上高中这辈子就跨不进大学的校门了。
听了妈妈的讲述,女孩只好闭门学习,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特别恐惧,甚至有了厌学的情绪。
然而,跟着爸爸出差的儿子却是另一番样子。
爸爸工作时,儿子就在一旁做作业;工作之余,爸爸就跟儿子在田野里玩耍。
爸爸告诉儿子,上了初中你会学到很多的知识,你可以充分地去了解你喜欢的昆虫和动物,也能听到很多的历史故事,还能参加很多社团活动……这让儿子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渴望。
开学后,两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完全不同,并且差距越拉越大。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夸大有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困难,并且把这些提前灌输给孩子,试想如果前方更多的是可怕的体验,孩子还会去努力、去奋斗吗?
家长要多把事情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他们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幸福,然后才能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的、被信任的,而且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的东西,那他一定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被信任、被爱都是弥足珍贵的。
这些心理内核,会让孩子慢慢成为被期待的模样。(作者|阿慧)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在育儿中,你会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会解小心结。(互动邮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