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人力喷洒农药,如今田地里无人机等智能农机成“主力”;居民楼下,智能电子车棚让“绿色出行”方便更省钱……
科技进步让“老式生活方式”彻底告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孕育自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支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科技融入日常生活
当前正是玉米的喷药期,在即墨段泊岚镇的万亩农田里,三四十台无人机正往返穿梭低空作业。“人工背着喷雾器,头顶着烈日,穿梭于农田,还要忍受刺鼻的药味,如今,这一幕在当地已成为回忆。”青岛浩硕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刘文新说。
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仅仅是机器代替人,刘文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忙一天,最多能喷洒农田20亩,而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作业800亩,效率是人工作业的40倍;成本上,人工喷洒每亩20元,而使用无人机每亩只有10元。
1999年之前,青岛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很低,当时刘文新从事农机维修工作。那一年,他贷款买进两台小麦收割机,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台收割机的价格是8万元,要知道,当时即墨的一套楼房也只有6万多元。”刘文新说,不少亲友为他捏了一把汗。但很快,刘文新就用事实打消了人们的顾虑,当年,两台收割机就“赚”回来一台。尝到甜头的刘文新手脚放得更开,不断购进新设备。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36户,拥有农机315台(套),包括播种机、收割机以及飞防无人机,其中仅无人机就有近百台。
来到智能电子车棚,停下电动车,简单的扫码操作,充电桩就开始给车辆充电,这是发生在城阳西后楼社区的一幕。“8毛钱可以充7个小时,而且把电动车放这儿放心。”一位正在使用充电桩的居民说。西后楼是青岛市首个安装“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社区,通过自助终端设备,居民可以在机器上实现29项事项办理。
这是科技进步给青岛人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实际变化。
甲壳质纤维项目应用于内衣、袜子生产,具有良好的杀菌除臭作用;农产品全过程溯源系统项目,可以从种植、施肥、运输、销售等全链条环节进行查询追溯;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缓解了交通拥堵等问题……在衣食住行方面,科技改变青岛老百姓生活的事例还有很多。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科技事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1952年全市仅有科技人员3000余人。自1958年成立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建立了9个专业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初期,根据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青岛相继调整和建立了一批地方科研机构。1978年5月,青岛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大会,拉开了我市科技创新事业改革开放的帷幕。
从1978年至1988年,青岛承接的科研项目累计达12955项。“七五”期间,青岛还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课题27项,承担“星火计划”15项,取得科技成果4824项,是1966年至1978年十三年总和的5.8倍。
“十三五”时期,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在此期间,市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建成国内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下线并成功试跑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打造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2019年,青岛全社会研发人员达8.7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研发人员为3.3万人;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市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294.6亿元,是2000年的22.2倍。2020年,全市新经济增加值达到4041.13亿元,占GDP比重为32.6%,占比接近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居全省首位。
教育谋篇优质均衡
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
以基础教育为例,2019年前,青岛普高、职高的录取率各占一半。近年来,普高扩招、普高改扩建、开办综合高中、教育集团化发展、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保障高中阶段师资……一套“组合拳”给青岛学生拓宽升学道路,上普高没那么难了。继2019年全市普高录取率达64%以后,2020年全市普高录取率达到68%。
站在历史新起点,青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四五”时期,青岛教育将围绕“新、变、稳、活、高、优、特、强”八个字谋篇布局,深耕细作、求实求效、扩优提质、务本务根,力争到2025年,全市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基本建成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和教育支撑创新发展的新高地。(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