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农民 多肉销全球


王刚德和刘艳艳,莱西市沽河街道西庄村西一对“80后”年轻农民夫妻,10多年前,因为喜欢多肉植物,在工厂打工的夫妻俩放弃上班族的生活,回到村里承包了土地,盖起了大棚,养起了多肉植物。经过多年的创新培育,夫妻俩不仅建成了一个“多肉花园”,而且还自主创新,嫁接出上百个多肉新品种。如今,夫妻俩依托网络直播平台,单日最多带货销售量达到好几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网红”,自己种植的多肉植物不仅成不“网红”销到了全国,还深受欧美国家消费者的喜爱,一年下来夫妻俩能轻松赚到30多万元。今年,夫妻俩又在莱西市沽河街道吕家庄村开创了第二个多肉繁育基地,他们将带领当地农民一起把“小”多肉做成“大”产业。



夫妻种出“多肉花园”

大晚霞、唐印锦、红宝石、黑萝莉、绮罗妖桩、桃美人、血燕、安娜玫瑰、梅花柏迪......走进温室大棚,满眼都是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今年37岁的刘艳艳说起多肉来如数家珍。10多年前,刘艳艳和丈夫王刚德同在一家企业上班,虽然收入不多,但一家人的小日子过的很幸福舒适。最后,夫妻俩的一个共同爱好,让他们决定辞工回乡务农。
 “我们俩结婚时都喜欢养多肉植物,后来就想干脆不上班了,回村里种几亩地,发展多肉产业。”刘艳艳介绍,11年前,因为他和丈夫都非常喜欢多肉植物,但那个时候在内地还不多见,结婚后在家里养成一些,后来又通过自学嫁接技术,利用日本引进的一些品种进行嫁接,培育出了自己的新品种。
11年前,刘艳艳夫妻俩正式辞掉工作,回到了莱西市沽河街道西庄村。在家门口承包了几亩地,用打工攒下的积累盖起了两个冬暖大棚,开始发展起多肉植物培育。由于喜欢多肉,早已经对多肉生活习性很熟悉的夫妻俩,种植起来得心应手,很快便“入坑”了。短短两年时间,两个大棚里已经培育了成千上万多株多肉植物。
这对“80后”夫妻种出“多肉花园”的消息,在当地很快传开,成了远近闻名的夫妻“花仙子”,浪漫“花仙子”的爱情故事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城里的许多花店老板纷纷前来和他们合作。多年来,由于多肉市场时好时坏,夫妻俩却一直坚守培育多肉植物,他们的多肉品种大多是从日本及海外引进的珍贵品种,许多品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见到,价格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为了培育新品种,丈夫刚德花上万元钱从日本引进好品种,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培育出了不少适合青岛本地海洋性气候生长的多肉品种。”刘艳艳说。

“网红”农民日赚万元

随着直播带货成为常态,王刚德和妻子刘艳艳作为农民“网红”代表,让青岛的多肉品种走向更多的家庭。刘艳艳说,网上直播带货,主要还是看内容好不好,产品是不是让大家喜欢,另一个就是和粉丝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的沟通,形成融洽的关系。拿多肉这个产品来说,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通过嫁接等技术,她和丈夫一起培育出“青岛牌”多肉种类至少有上百个,种植的多肉库存有几十万株,而他们这些多肉销售出去后,都一直和用户之间有联系,多肉用户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他们夫妇俩寻问。
“直播带货,打开了销售的大通道,原来销售的区域小而有限,现在有了直播,村里的多肉满世界跑。最远销到了欧美国家。”刘艳艳兴奋地说,每天上午9点,他和丈夫一起准时开播,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最多会聚集上万名“肉粉”,而每年的春秋两季的单日销售过万已经成为常态。
 “大家看到的这个品种是黑萝莉,到了春秋天,阳光一照色彩会更好看.......”平时,多肉温式大棚就是直播间,刘艳艳拿着手机,在上千平米的大棚里介绍自己的多肉品种。短短两个小时,数千名“肉粉”中就有200多人下单购买。王刚德介绍,多肉因个体差异性大,方便运输等优势,成为花卉产业中最适合网络直播带货的产品。尤其是这两年,通过直播发展壮大的多肉商家不在少数。大量多肉基地和大棚花农纷纷加入,电商零售成为多肉行业的新趋势。而西庄村多肉培育基地,是莱西最大的一个培育基地,一年除了夏天比较淡外,春秋两季都是销售旺季。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向顾客推荐多肉植物,一年下来,夫妻俩靠多肉直播销售至少能赚到30多万元。



夫妻俩成了多肉“专家”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没有专门学过多肉种植和培育。因为平时喜欢天天研究,一天天对多肉植物有了感情,才能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创造出了多肉的经济价值。”刘艳艳说,起初大规模培育多肉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花长得不好,或者说根系不好,或者说品相不太好,他们夫妻俩就开始请教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包括一些资深的爱好者。然后逐渐通过配土、光照、浇水、施肥,慢慢的掌握了多肉的各种生活习性。
 “一年中有两个入手多肉的好季节,最好的是秋季,其次就是春季了,一般这个时候入手的多肉,不容易出现黑腐的现象,养护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养出状态来......”
“在养护方面,橙梦露喜欢干燥、凉爽、光照充足的环境,养在家中一定要注意通风,在光照方面一年中除了夏季要适当遮阳,避免暴晒外,其它三季可全日照养护,冬季保持在5℃以上,夏季温度保持在35℃以下的环境中生长即可......”
 “大部分多肉很耐干旱,浇水和其它多肉一样,要做到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平时保持盆土宁干勿湿的状态,别让土壤中存水,特别是冬季,保持盆土偏干燥,还可以提高它的抗寒能力......”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刘艳艳经常和“肉粉”们讲述多肉养护的一些常识,成千上万的用户,也因为多肉和刘艳艳夫妻俩成了朋友。
10多年的种植多肉过程中,刘艳艳和丈夫已经成了多肉培育的“专家”。今年,刘艳艳和丈夫王刚德又在附近的吕家庄村承包了两个大棚,在这里建立起了第二个多肉培育基地,接下来,他们将划引入更多新品种,把多肉产业做精做大,带着大伙一起奔向多肉培育的小康之路。

对话:因为喜欢所以浪漫

记 者:种植多肉这么多年,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刘艳艳:开始确实是因为喜欢多肉,俺俩(夫妻俩)都是“肉粉”,所以追求一致,这个事情做起来就很快乐。要说收获最大的,就是快乐和浪漫吧,其次才是赚钱。
记 者:你们夫妻俩都喜欢多肉植物,现在通过直播分享给了更多人,是一种什么心情?
刘艳艳:夫妻俩都喜欢的事情,最终做成了小产业。每次直播时,都要向大家介绍多肉的常识,这个时候很开心,不仅能赚钱,而且还可以和全国这么多朋友一起分享多肉带来的浪漫快乐时刻。
记 者:你喜欢多肉是因为妻子吗?
王刚德:这里面有很大成分吧。我开始也比较喜欢,但她比我更喜欢,所以随着我们种植的多肉越来越多,感悟也就越来越好,最终因为情节做成了产业,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浪漫和幸福。
记 者:将来有什么打算?
王刚德:还是要种多肉。不仅自己种,而且要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种出最大的多肉基地,通过网络销售到更多的地方,将来也会培育出更多的青岛牌多肉品种,让全世界都知道青岛莱西这个地方的生产多肉植物。(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