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法宝。面对疫情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助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筑牢战疫的“智慧防线”。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疫情防控的反应速度和精准度。从去年年初至今,在国家引导和社会需求的催化下,众多科技力量纷纷登场。实践已经证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能帮助有关部门有效提升疫情预警能力,提高疫情防控精度。比如,健康码、行程码、物流码等陆续得到推广,已成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标配”。一些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发挥数字化专业优势,在大规模物资调配方面大有作为。很多地方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智慧“云平台”,在疫情监测等多个环节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多维度疫情共享,增强信息韧性,实现信息链条完善、信息精准对接、风险死角回避等,掌握了防疫工作主动权。
让数字技术在更多场景发挥作用,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钟南山院士表示,信息通信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支撑,在态势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学的分析等方面显示了巨大能量。最近德尔塔变异毒株来袭,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在这一轮抗疫中,无论是防疫一线的消毒机器人,还是乡镇社区中宣传喊话的无人机等,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上海一家企业研发出-18℃冷链货物消毒机,可以实现免掏箱、非接触,更安全地给冷链集装箱内货物消毒,减少感染风险。青岛海关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了移动P2+实验室,具有快速部署、灵活调动等特点,现场采集的样本可实现“国境门口”检测,大幅缩短样本流转时间,降低样本运输泄露风险,“随到随检”提高检测效率。
发挥线上动员优势,线上线下更好融合,凝聚抗疫力量。在疫情防控中,网上社群动员展现出“云力量”落地后的巨大动能。无论是公益号召,还是服务倡议,都能得到积极响应。当然,科技手段的创新,离不开治理思维的创新。这也给我们以启示,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创新思路,用好科技这把利器,为防控疫情提供畅通有序的治理平台,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进一步创造条件,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疫情防控。要打破更多数据“壁垒”,织密精密防控网,不断优化提升数字防疫系统的数据开发、开放、共享、保护等机制。比如,不久前,全国首个“健康码防疫”停车场在嘉兴某小区上线,可自动识别对应车主健康码信息,保障居民健康出行,免去了车主进出停车场还需要摇下车窗出示健康码的环节。而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打通了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与相关部门管理系统的数据。当然,技术升级还要多考虑基层等防疫一线的需求,保证“接地气”,才能见实效。
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也是一场科技之战。只要我们用好科技利剑,不断更新防控手段,就能筑牢抗疫的“智慧防线”,打赢这场硬仗。(王学义)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