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农机引领中国农业装备迈向高端

一辆辆载着迪马品牌玉米收获机的大型物流车陆续发出。记者 刘海龙 摄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的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忙碌的景象,一辆辆载着迪马品牌玉米收获机的大型物流车陆续发出,运往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九方泰禾是红石崖街道的辖区重点企业,今年该企业的订单实现了翻番式增长,玉米穗茎兼收收获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走进九方泰禾装配车间,一个个“绿巨人”装配起来。记者 刘海龙 摄


创新赋能 延伸农机产业链条
走进九方泰禾装配车间,工人们正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农机调配、生产,赶制生产订单,一个个“绿巨人”在电焊的火花中装配起来,“现在正在进行装配的是迪马战狼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收获和秸秆离田回收,引领行业技术前沿。” 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升说。
伴随着发动机隆隆作响,一个绿巨人轻轻地抬起钢铁臂膀,将玉米熊抱入怀。经过快速的机械处理后,一次性实现茎杆切碎回收、玉米摘穗和剥皮,机械运转方便、操作灵活,“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更能够实现秸秆的及时回收利用,从源头降低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购机者通过秸秆回收售卖,较传统玉米果穗收获机每亩可增加纯收入200余元,当年可收回购机成本并获取可观利润,投资回报率高。”张希升表示。
在迪马智控中心的大型显示屏上,融合汇聚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目前,九方泰禾现已具备年产5000台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的生产能力。2021年上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元,销售农业机械1500多台,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大批的就业岗位,仅近两年就解决了当地30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双向带活产业上下游,拉动上游产能近10亿元,带动下游供货商企业70多家,稳定4000多个就业机会,打通了农业机械产业全链条,有力推动了西海岸新区智能农机装备发展壮大和农民就业。


在迪马智控中心,融合汇聚了农机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

 
厚植沃土 辖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红石崖街道一直积极通过自身服务引导辖区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对于企业是巨大的利好,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农机上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舒适化为目标,实现创新突破,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张希升告诉记者,这一转变不仅赋予九方泰禾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生命力,更是带动了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增值。
今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攻坚突破年”,红石崖街道坚持发展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服务保障企业长效机制,为辖区企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九方泰禾的发展,从最开始企业选址、建址时的项目要素保障,到建设过程中协助解决退让土地回购再到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运输难、协调解决建设二期总装车间厂房用地问题等,离不开红石崖街道全过程保姆式护航发展,是“企业吹号、政府报到”的生动展示。帮助九方泰禾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难题,也是红石崖街道乃至西海岸新区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红石崖街道通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更好服务市场主体。针对街道服务保障功能区内重点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街道成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建立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企地协调调度会,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现场办公,专班人员加班加点、齐心推进,完成2000余亩土地的征地清场任务,保障了康地恩物贸产业园、凌云建设等32个重点项目建设;财源、城建、经贸、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店小二”姿态帮助企业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环评、施工许可等各项前期手续,解决问题50余项;全面落实服务保障企业长效机制,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访,帮助解决材料运输、外地职工子女本地入学等问题28个;切实用真情出真招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各类困难。(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王馨  摄影报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