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包办婚姻,和前夫成朋友,40岁开始创业”| 敢于任性的人,一定很了解自己

以前,“任性”是个贬义词。

每当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任性”的时候,其中总有一种指责的意味。

可现在,不一样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任性的人,羡慕他们可以活得自由又自我。

01.

朋友小琳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人。

20多岁时,我们走的都是自由恋爱的路,小琳却接受了父母的包办婚姻。

小琳和小武同岁,两家是世交,高中时小武就出国留学了,他们也就没了联系。

我们都劝小琳三思,别因为自己有过两次失败的恋情就草率行事。

可小琳说:“虽然两人分开多年,想法和习惯有些不同,但这些都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

小武学的是西方油画,我喜欢有艺术气息的男生。

最主要的是两家知根知底,我不用费尽心思地去了解一个人,去了解一个家庭。”

孩子5岁的时候,小琳和小武闹起了离婚,原因是小武有了外遇。

我们劝小琳再给小武一次机会,就算为孩子着想也要保全家庭。

可小琳说,她在感情方面有洁癖,她不容许自己的感情里有暇疵;

就算她和小武离了婚,也会成为朋友,他希望孩子能继承小武身上的艺术气质。

如今,40岁的小琳开始创业,她和小武仍然是好朋友,女儿经常跟着爸爸学画画,绘画技艺相当了得。

02.

我曾和小琳探讨过“任性”这个话题。

说到为何能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小琳说:“可能是因为我很了解自己吧。

从小我就很自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相信自己能挺过去。”

小琳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从五、六岁起,她就经常一个人看家。

她能安排自己的生活,能自己买东西,会算计钱怎么花,遇到心里害怕时,她就去找信任的人帮忙。

每次她跟父母讲述自己的经历时,父母都会夸她“很棒”,慢慢地,她就觉得自己很自信,没什么事能难住她。

原来,很多人不敢“任性”地选择,都是因为不自信,而不自信的最大原因,就是不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你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的好恶、原则、价值观,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而且,你对自己的认知,是持续的、稳定的。

你认同这样的自己,这就是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作出选择的基础,一个自我认同高的人,会更明确自己的原则,选择什么人交朋友、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怎么发展自己。

自我认同越高,越容易作出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03.

但事实是,很多人都没有小琳这样的笃定。

他们的自我认同,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a.自我认同延缓

这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状态:还在探索阶段。

这时候,不太明确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做决定的时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这样的人,最容易焦虑、纠结和迷茫。

不过,处于探索中的人,随着自我认识越来越多,自我认同感就会越来越高。

b.自我认同混乱

这种人,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都特别低。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也很难为自己做决定,很少帮自己争取什么。

容易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

c. 自我认同早闭

之前有个倾诉者求助,说想改变老公,他一直没上进心。

问了才知道,老公从小到大,从没有过零花钱。

什么时候买什么,都是婆婆说了算。衣服是婆婆买,饭是婆婆做,工资卡也归婆婆管。

这个老公完全按照妈妈的意志在活,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早闭。

很多妈宝男,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因为有妈妈包揽一切,所以,过早终止了自我探索,不再思考这些问题了。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04.

那么,这种高度的自我认同,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是通过他人认同。孩子天生就会认同自己的父母。

尤其在小时候,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时候,他们会通过父母的视角来看待自己。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是有价值有能力的,孩子就会认同父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评价非常低,认为孩子无能无用,那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糟糕的人。

毫无疑问,小琳从父母眼里,看到了一个特别棒的自己。

现实中的家长,太难做到这样了。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便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自己的需求是不对的,不合适的,不应该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从“爸妈觉得我不该要”,变成了“我不想要”“我不需要”,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混乱。

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不敢按照内心去做选择;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害怕作出的选择是错的,而不敢做决定。

但其实,他们不是不想要,只是不知道,或者不敢要。

05.

如何更任性地活出自己?

a. 努力了解自己,允许自己体验

先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可能你想了半天,答案是:我不知道。

这个不知道的背后,其实是缺乏探索。没尝试过,不知道哪个更好,更适合你。

那就去尝试,去体验,去感觉。然后,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

当你真正体验了,才能知道“你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

b. 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喜好

有个朋友说,刚换了26字母键盘输入法,不太习惯。

我说:你习惯什么,就用什么啊。

他尴尬地笑“我习惯九宫格,可他们说用九宫格的都是老年人”。

因为担心被说“落伍”“像老年人”,他就放弃了习惯的输入法。

当他意识到后,迅速把键盘换了回来,说:

“我就喜欢九宫格输入法,怎么了?这是我的手机。”

c. 学会自己做选择

自己做选择,就意味着要自己负责。

想一想最坏的结果,并告诉自己,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能承担。

当你自己做的选择越多,你会发现,你越自由就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d. 列出想要的原因和理由。

记住,不管什么理由,都没有错。

比如,我想要A,因为别人都有,我想要B,是因为便宜,我想要C,是因为颜值高,而且我没用过……不管什么理由,都值得你去支持,去实现。

其实,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认同。这确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慢慢来,多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去了解自己。认可自己,喜欢自己。

这样,以后你也可以果断地作出选择。(作者|阿慧)

生活中,你是个“任性”的人吗?小时候的你经常被父母否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会解小心结。(互动邮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