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平台,专业实训队到同济大学调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5日讯 人才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动能,吸纳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到青岛,既是这座“青春之岛”的热切期盼,也是促进产才融合、赋能项目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24日上午,青岛市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临时党总支委员傅琦带队,前往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察调研。实训队员先后参观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仿真实验室、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模拟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和院史馆,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轨道交通仿真实验室,实训队员现场了解了高铁运营背后的调度指挥系统和高铁进出站的模拟场景,并进入高铁驾驶模拟舱体验。在道路工程实验室,实训队员现场参观了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足尺寸加速加载实验系统,该系统曾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南京六合机场、沈海高速等重大项目的铺面结构性能评价。

实训队员参观轨道交通仿真实验室。

在院史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晓磊,详细介绍了学院历史。据了解,同济大学交通学科的渊源可追溯至中德在青岛合办的德华大学。1914年因日德战争迁至上海同济医工学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陆路交通领域覆盖面最广、综合实力最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院。同济交通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曾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川藏铁路等多个重大工程中大显身手。全国1/10以上的高速公路、1/5的高速铁路、1/2以上的机场、3/4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组织、80多个城市的交通组织管理与智能化都有同济交通力量的支撑。

青岛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力创业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青岛菁英”人才工程,布局大科学装置群,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晓磊,为实训队员介绍校史馆展品。

座谈交流中,青岛实训队员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领导围绕双方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平台,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深入交流。傅琦首先感谢院方领导对此次调研活动的重视与支持,然后就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青岛市人社局、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共建产学研基地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指出,青岛正加快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亟需引进和培养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傅琦还向同济大学重点推介了青岛在上海的“人才飞地”——青沪智谷项目,希望与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广泛深入开展合作,让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流畅转变为产业优势、城市优势,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弯道超车”的活力与动力。

双方围绕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平台深入交流。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对实训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学院与青岛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城市感情,非常感谢实训队员搭建的与青岛开展合作的平台,也希望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能够在青岛实现项目落地,为青岛交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双方还就建设同济大学青岛产学研基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并探讨了签订战略协议、为来青学生提供生活保障等细节问题。同时,就同济大学9月份的校园人才招聘专场协商了具体操作办法。(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通讯员 董景舜 吕明明 文/图)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