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傲人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数排名第二,金牌数追平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以苏炳添为代表的一批运动员,在各自项目中实现突破,展现了中国体育健儿的昂扬风貌。
苏炳添
从赛场上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到日常训练中的伤病防治、机能监测,东京奥运备战周期,各项目国家队已基本告别了“师父带徒弟”小作坊式的训练模式,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模式逐渐普及。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中国健儿提供了精细化、专业化的保驾护航。
复合型保障团队
东京田径赛场上,苏炳添创造历史,以9秒83的破亚洲纪录成绩闯入男子百米决赛。赛后,“苏神”背后的复合型训练团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据中国田径协会备战办副主任、科研负责人姜自立介绍,东京奥运备战周期,中国田协构建了一个涵盖运动营养、机能监测、医务监督、伤病防治、再生康复、体能训练与评估、技术诊断与分析、心理咨询与训练、信息情报收集与分析等12个领域的科技助力体系。长期驻队服务的体能师、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达81人,对重点运动员、重点队组进行重点保障。
团队的重点保障之下,苏炳添以“冠军模型”为指导,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都通过高科技仪器设备进行监控,查找各种微小的技术瑕疵,进而有针对性地弥补差距,挖掘潜力,提升成绩。
无独有偶,中国体操队的科技保障团队服务内容也涵盖情报信息、规则研究、伤病预防、康复营养、心理调控、机能监测、体能训练、恢复再生、视频反馈以及东京奥运会风险点管控等方面。团队负责人、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运动人体科学副研究员何卫介绍,团队对所有参与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进行普查检测,建立运动员医疗监控体系,在训练的各个不同阶段动态追踪监测。
从里约奥运会上的两枚铜牌,到东京奥运会上的3金3银2铜,中国体操队的翻身仗离不开这样一个全面服务、融合保障的复合型团队。
精确化伤病防控
东京举重赛场上,中国队8名选手参赛,豪取七金一银。运动员们一次次成功试举的背后,不受伤病困扰的健康身体是最基础的保证。在举重队,中外专家结合的体能康复团队为运动员建立个人训练、恢复和治疗方案,从运动员曾经受伤的区域着手,针对性地评估监控,降低受伤风险。
37岁的吕小军恢复慢,需要长时间的按摩、放松。五年备战周期,吕小军身上没有影响训练的重大伤病,甚至比一些年轻队员的成绩还稳定。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感慨道,“有这样强大的保障团队,相信中国队以后能出现更多像吕小军这样的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袁守龙介绍,中国蹦床队从2019年开始对运动员进行定期生理生化监测。东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全能冠军朱雪莹血色素值屡次降到最低线,医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针对这一情况,团队营养保障组对她的日常饮食提出指导建议;医务监督组积极联系医院就诊;机能监测组随时按需进行生理生化检测;损伤防治组与其教练沟通,科学调整训练量;心理保障组及时跟进沟通、谈话疏导。多方配合努力下,最终朱雪莹成功站上了东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中国田径队主要以老队员担纲,成功的伤病防控是创造佳绩的基础。苏炳添曾说:“每次训练结束后,科医人员用肌骨超声扫描我的肌肉,看有无损伤,如果有损伤就用激光治疗仪及时治疗;如果没有,就用康复仪进行再生恢复。晚上还要用液氮冷疗、加压裤等放松,队医天天按摩,一周还有三次水疗,正是这些保障才使我在30多岁的时候还能很好地控制伤病,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跨领域专家团队
在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楼地下一层的风洞实验室中,北交大教授李波及其团队为游泳、竞走、马拉松、自行车等多支队伍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风洞实验帮助运动员及教练了解运动状态下,不同身体姿态以及不同队列形态与空气阻力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帮助运动员减少阻力、提高成绩。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特聘专家陈小平表示,当前科技助力已成为我国奥运训练的利器,以科技促发展,以科技补短板也已成为我国竞技训练界的“共识”。未来应持续推进科研、训练和保障“三位一体”训练模式的普及,推动组建跨领域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助力团队,吸纳高水平高校科研单位和优秀科学家参与体育科研。
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水平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已经加入体育科研的队伍之中。中国田协聘请了美国生物力学专家拉尔夫·曼恩博士和于冰博士为短、跨、跳、投项目提供技术分析服务,通过无数次的技术分析和画面比对,发现运动员训练中的亮点与不足,奥运冠军巩立姣、刘诗颖都从中获益。
陈小平表示,未来各国科技助力投入的力度会更大,水平会更高,运动训练数字化、智能化和专项化的发展会更突出。中国体育界必须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为基准,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紧扣训练实际,不断提升科技助力奥运训练的水平。(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