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罗格 图片来自国际奥委会官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0日讯 今天凌晨,从奥林匹克世界传来一条噩耗,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2年,罗格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给予了中国体育事业极大帮助,他曾盛赞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也曾在奥帆赛举办前后数次访问青岛,对青岛充分利用“奥运遗产”全力打造“帆船之都”大加赞赏。
文武双全的“跨界天才
1942年5月2日,罗格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少年时代,罗格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他先后三次以帆船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青岛有种“天然的亲近感”。“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帆船运动员,所以我对青岛这样的帆船城市有着更亲近的感情。”在2009年10月参观奥帆博物馆时,罗格曾这样说道。除了帆船,罗格在橄榄球方面也造诣颇深,他曾入选过该项目的比利时国家队,是世界体坛为数不多的“跨界天才”。
结束辉煌的运动员生涯后,罗格与体育的缘分在继续,他用另一种身份为奥林匹克服务。罗格先后担任过国际帆船联合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欧洲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2001年7月,罗格接替萨马兰奇,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后在2009年成功连任,直至2013年卸任。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罗格力主为奥运会“瘦身”、控制奥运会成本、反兴奋剂和发展青年运动,并于2010年创办了青奥会,使之成为全世界青少年四年一度通过运动欢聚的盛会。
赛场之外,罗格的人生同样精彩。拥有医学博士头衔的他是一位著名的外科整形医生,同时兼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体育医学讲师,精通比利时语、荷兰语、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
用中文在青岛签名
罗格主政国际奥委会期间,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与举办,他也因此与中国、与青岛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05年罗格第一次访问青岛时,与青岛日报记者合影。
2005年奥帆赛筹备期间,罗格第一次访问青岛。作为一名曾经的帆船运动员,罗格在听取青岛奥帆委汇报的同时,对奥帆赛的筹备工作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诸多建议,参观市容环节,青岛优美的自然风光、整洁的市容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办赛条件,让他相信青岛“筹办一届成功的奥帆赛十分乐观”,并承诺“2008年我会再来青岛”。而罗格的彬彬有礼和平易近人,是他留给这座城市的深刻印象。
“最后的签名留念环节,他(罗格)从右裤兜里掏出一个小纸条看了一下,然后在签名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罗格’二字。”时任奥帆委工作人员的戚跃至今都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小纸条上是罗格亲手打的“中文小抄”。“他之前肯定(把自己的中文名字)练了好多遍,这足以看出罗格对中国、对青岛的重视与尊重。”戚跃说道。罗格的这个中文签名,如今已是奥帆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之一。
2008年奥帆赛期间,罗格兑现了自己三年前的承诺。8月19日,他与夫人一起乘船观看了奥帆赛,对赛事的各项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青岛奥运村参观时,罗格说:“村里的设施非常棒,运行非常好!是我见到的最棒的帆船奥运分村。”全方位的后勤保障,让奥帆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8月21日全部竞赛结束后,罗格盛赞青岛奥帆赛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奥帆赛”。
北京奥运会和青岛奥帆赛圆满结束,但罗格与青岛的“情缘”未了。2009年10月17日,罗格由济南乘专机抵达青岛访问。在参观完奥帆博物馆后,他对青岛奥运遗产的利用和奥运知识、奥帆知识的普及称赞不已。他说,青岛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帆赛作出了巨大努力,现在正全力发挥后奥运效应,推进青少年帆船运动。青岛帆船运动的基础设施非常好,新建的奥帆博物馆也非常出色,“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奥林匹克帆船博物馆”。
遗憾的是,作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将无法看到北京冬奥会开幕的盛况。但正如万千网友所言,北京一定会用又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告慰这位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在天之灵。(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