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八十,耄耋之年,经历过风风雨雨,也领悟过世事变幻,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呢?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人间世笔记》或许提供了一种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今年80岁高龄的著名作家蒋子龙。80年的岁月,赋予了蒋子龙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曾经当过海军、厂长办公室秘书、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后来才成为专业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
从1965年发表短篇小说《新站长》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 《乔厂长上任记》《机电局长的一天》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蒋子龙被公认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改革文学奠基人。 2018年12月,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
这部由40篇文章组成的随笔集,既记录了当下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一幅幅人生世相,也记载了一位80岁老人对各种人间世现象的感悟。
蒋子龙:年轻时曾被骂做“凶神一号”
记者:当初为什么决定写这本书,并取名为《人间世笔记》?
蒋子龙:人间世无奇不有,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个80岁老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甚至有许多是神秘的人和事。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每天都有爆炸性新闻、爆炸性事故,有的事故里有故事,有的故事里有事故。我采用笔记手法,无非是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当下的人间世,所以取名为《人间世笔记》。
记者:读者都说读您的作品很舒服,也很长见识,您是怎么练就这种写作风格的?
蒋子龙:能让读者感到“很舒服”,这是对我莫大的褒奖,当然也是鼓励和鞭策。我认为现在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人和文字太多了。至于如何练成的?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可能跟文字的真实性有关,不虚伪、不造作、不傲慢、有人间烟火气,文字是从自己的灵魂发出的声音。其实我活到八十多岁,自觉仍然不大会做人,年轻时曾被骂做“凶神一号”,上了年纪仍不擅社交。
记者:在书中,像“熊冠三”“王贵”这样的人物,现在社会也随处可见,您会如何跟这样的人相处?
蒋子龙:像我这样的性格,是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取向的,平生交了一些真朋友,也有我恨的和恨我的。 “熊冠三”是我朋友,落实政策后我去家里看他,伤痛和轮椅已经把这个铁汉折磨得脱形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王贵”自然活得不错,工作上跟我没有一点交集,却是那种看我不顺眼也知道我看他不顺眼的人。有一年夏天的中午休息时间,大家在工厂旁边的河里游泳,他以为我是舞文弄墨的书生,想讨便宜在水里灌我。岂料我的水性和力气胜他许多,借机扭住他两只手,把他拖到河中心,然后掐住他脖子死命往河底按……让他灌饱了河水,手脚不再挣扎了才把他拖上岸。自那次以后,他再见了我能躲就躲,躲不开也不再皮笑肉不笑地在嘴上沾我便宜。
妙解“女子有才便是德”
记者:在“女子有才便是德”这篇里,您认为女子的“才”是智慧吗?文中的女主角跟“幸福里”的“薛傻子“结局都是一样好,可她们是完全两种人,到底是有才是德,还是无才是德?
蒋子龙:《女子有才便是德》里的女才,主要是指她的“直觉”,非古人所说的“精于琴棋书画之谓才”,尽管她也可能通琴棋、擅书画。在当今这个充满变数、日趋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直觉好加上有主见,就是女人的才华。也可以说是一种正见、智慧。这样的女人,自己活的不会太差,结了婚也会成为丈夫的福星。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女子有才便是德”。 《薛傻子》里的疯女人,谈不上有才无才,是个不幸而又有后福的女人。而憨厚得像傻子一样的薛傻子,才是真正有远见、有大智的人,补偿了无德的环境和命运对这个不幸女人的戕害。女子有才可以有德,有才也可以无德,女子无才也可以有德,但不能说无才就是德,尤其是生活在当下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
记者:您在“美女的宿命”里写到,“女人被公认是物质动物,不追求物质的女人,简直就算不上是上进的女人”,为什么要对女性有这种偏见?我很好奇,您最喜欢的女性模范人物是谁?
蒋子龙:“人配衣服马配鞍”——这是古训。是人就有物质性,。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中国女人漂亮了。女人一生的功课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穿出适合自己的衣服。你看看现代社会优秀的女人,穿戴打扮都很得体,一个出色的灵魂的自我感觉非常重要,不会让外在的东西给自己减分,或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女人的悲哀,就是一辈子没有找到、没有穿出能彰显自己个性和优势的衣服。中国大妈为什么到哪里都口碑不佳?其中一个原因是不会穿衣服,胆大敢穿的像老妖婆,一般的是有嘛穿嘛,或什么方便、什么便宜穿什么,因为她们年轻时没有学过这门功课。所以从整体看去,这个群体是不养眼的,再加上大声吵嚷、贪小便宜等恶习,怎么漂亮得了?千万别说是因为她们年纪大了,你到发达世界去看老年妇女,绝对不会有对“中国大妈”的这种印象。至于你问我心中有没有女性模范人物?当然有,没有还叫男人吗?但不能告诉你。
男性楷模多在历史和小说中
记者:您在“男人的故事”里,把男人写的如此“命运多舛”,在结局处,写到让男人变吧!早变早沾光,您是希望男人都变成什么样?您心里有比较喜欢的男人的模范人物吗?
蒋子龙:我在《男人的故事》里疾呼,男人们快变吧,早变早沾光……有一反一正两层意思,一层是变得彻底娘炮化,说不定会名利双收,君不见在当下的综艺舞台上,无论是乡村老头还是城里男人,一张嘴唱女声高腔,立刻掌声爆棚,大红大紫。或许将来某一天,影视节目中男主角不得不让女人演,女主角则让男人演。另一层是提醒男人们变回自己,为人类保存一些“情种”,就像有些植物学家呼吁中国要保留一些自己的粮食种子一样。物以稀为贵,在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当个真男人不一定就没饭吃。但我认为的男性模范人物,多在历史书和我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尚未遇到。(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