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国家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时,徐从德还在忙活着莱西市龙水社区七星河新村的社区治理项目,这是该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徐从德带领项目团队和当地工作人员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分析社区需求,进而通过链接社区内外的资源,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推进社区发展进步。
社会工作师,又被称为“职业助人者”,而高级社会工作师,便是“职业助人者”的“最高职称”。日前,民政部完成国家高级社会工作师首次评审工作,全国共产生120名高级社会工作师,其中山东省6人获评,青岛两人在列,分别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从德、教师李亚妮。
社工职业序列终于“完整”了
“‘社会工作’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专业,它让助人成为一种职业化、专业化的行为。”徐从德自2001年开始致力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与本土化发展与研究,据他介绍,帮助他人的人有很多“类型”,比如志愿者,但社会工作师是一种职业助人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取一定的薪酬。
徐从德告诉记者,以北京大学为核心的一些高校在1987年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随后建立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直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高校有该专业。不过,高校有这个专业,社会却长期没有这个职业。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当时,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8年,第一批持证社会工作师上岗。最初只有初级和中级两档证书。直至2019年,国家首次组织举行了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考试,2021年才评审出了第一批高级社会工作师。“至此,我们国家有了社会工作师的完整职业序列,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他说。
据了解,初级和中级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证书相对容易考取,笔试合格即可。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证书则很难拿到,应考人员除了参加资格考试,还要通过工作业绩整理审核、民政部专家面试答辩评审等环节,他们既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突出的业绩成果,负有指导、带领人才队伍和示范、引领事业发展的使命。“差不多要有10年左右的沉淀才行。”李亚妮说。
他们的“软工作”就是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柔性支持”
李亚妮将社会工作形容为一种“软工作”,这种助人行为并不是直接提供物质帮助,而是提供柔性支持。2008年汶川地震,李亚妮参与了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社会关系。当时,相关部门对受灾群众的救治和安置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咨询师也对受灾群众进行了个人层面的心理疏导,而社会工作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受灾群众融入所在的社会环境,形成人和环境的良性互动。“来自周边各地的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要度过一到两年的过渡期,住的都是板房,条件比较简陋,人与人彼此也不认识。简单来说,我们要帮助他们彼此认识起来,增强协商能力、自治能力,成立居民议事会,通过良好的自主管理来改善环境、融洽邻里关系。”她告诉记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到安置点视察过,对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给予了很高评价。
作为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教师,李亚妮参与的社会工作多与司法领域相关。曾有一个未成年人被母亲家暴的刑事案件,按一般的司法处理方式应该是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剥夺母亲监护权,将孩子送往福利院。但是李亚妮了解事情经过后发现,孩子虽然对母亲的暴力行为感到恐惧,但仍渴望原生家庭的关爱;而母亲家暴行为的背后也有父亲重疾、家庭经济受到重创、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法律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且在案件宣判后母亲也表示十分后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师介入的空间就比较大。”她说。
李亚妮和团队成员用了半年时间对这个家庭进行了干预,包括对孩子进行创伤疗愈,通过各种量表对母亲进行暴力行为评估等。他们发现那个母亲再次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较小,于是将孩子重新送回了原生家庭,并帮助这个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社会帮扶,帮助他们恢复了家庭的正常功能。“目前我们仍在跟踪这个家庭的情况。”
“职业助人者”人才缺口很大
徐从德告诉记者,以前社会工作专业算是个“冷门专业”,不少学生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很多高校只设一个班,每届也就几十个毕业生,但近些年,把社会工作当做第一专业志愿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了。他认为,这种变化的背后,一是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越来越多,二是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但是据统计,截至2021年,持证社会工作师仅有66万人,而高级社会工作师目前只有120人。另据了解,在街道、社区、居委会等从事社会服务工作,需要“持证上岗”,这也已经成为一种规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通讯员 李鲲鹏 刘奕辰)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