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种“情怀” 天南海北共筑自然农场

周先超在田里呼唤白鹭(摄影:项军)


“起飞啦,起飞啦……”一个身着白衫,双手成喇叭状放在嘴边正在田里大喊的中年男子就是山东青岛即墨区净土护生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周先超。在他的喊声下,一只只白鹭从田中惊起,绿色的稻田与白色的身影交映,绘出一幅静谧的乡野秋韵图。细看田内,黄豆叶上的螳螂、稻田水洼里的小鱼、隐藏在田间地头的青蛙……这些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却曾一度不可寻觅。这里现在的和谐离不开周先超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7年多来的努力,而这些“新农人”的背后,是想要打造一个“可复制的公益地”,想让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有新的方式抒发,想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可贵初心。


周先超(右一)正在讲解土地养护运作模式(摄影:项军)


养地护地 7年多时间让土地“深呼吸”

2013年11月,一直在外从事工程材料行业的周先超,决定回老家从事农业,做自然农场。“在外面虽然挣钱,但是我一直想做点造福子孙的事业,家里的地都是岁数大的人在劳作。我当时回来就是想种一些绿色无公害的大米、小麦、大豆给大家吃。”说做就做,位于青岛即墨区蓝村镇稻香村的农场从一开始只有二三十亩地,到现在已经有了400亩,周先超在这些田里实行了先养地再种田,种田也是轮番上阵等几项原则。

经过7年多的努力,农场现在已经实现了田内的生态链微循环,原先有板结问题的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起来。开头的一幕,正是田内生态变好的有力证明。“原先为了生活,喜欢往外跑。现在生活不愁了,就要回家,回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说起这几年的打拼历程,其中的艰辛只有周先超自己知道。

板结的土地产量很低,而且很容易变成废田。周先超深知土地板结的坏处,所以他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养地。“我用了7年多的时间,让土地重新肥沃起来。现在的产量已经比开始翻了一倍了。”养地的方式是周先超通过加入自然农工群,学习农业知识后总结实践得出的。每年收割完成后的秸秆加酵素再翻到地下,打一茬,翻一茬。慢慢地,秸秆在地下发酵,令土地重新肥沃起来。“6年的时间,自然生长的豆虫出现在了豆田中,当时可把我高兴坏了。这就是生态恢复了的重要标志!”

乡间草地上的动物和谐相处(摄影:项军)



线上线下 网络上的真实版“开心农场”

以前常说,庄稼是农民的命,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庄稼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因为养好一块地,让土地变得肥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种地需要的投资很大,尤其是我们想要把板结化的土地养成肥沃的土地,一开始根本就不考虑收益。”周先超说人多力量大,在决定回老家种田前,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布了“英雄帖”。这张“英雄帖”伴随着亲朋好友的不断转发,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周先超便组了一个股东群。类似众筹模式,股东们和周先超一起投资,周先超自愿成为了农场里的“公益农场主”,7年来一直操心农场里的大小事宜,每天还会在群里发发田里的照片。

股东其实也是会员,考虑到土地正在恢复,产量并不算很大,所以农场采取的是会员制。群里的成员来自天南海北,最远的甚至到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有很多会员彼此间都没有见过面,但大家对土地深厚的情怀,对绿色食物的热爱,让他们紧紧联系在这片农场。“这就像是个‘开心农场’,网络真正打破了种地的局限性,让大家都有‘地’可种。”

最开始的几年,因为板结化的土地产出有限,只能先以售卖产品为主。直到近两年,会员们开始收到农场的“伴手礼”。“我们现在每年给每位会员准备200斤粮食,但是加工和运费都需要会员再额外支付。如果是购买成品商品,享受会员优惠。”周先超说道。坚决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激素,为大家提供健康的食物,是采访中周先超频频提起的话语,也是他们印在每一份包装上的承诺。



砥砺前行 让农场成为“可复制的公益地”

“2016年的时候,出于对未来农场发展的考虑,也是正好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可以将农场扩大300亩。我就和股东们一起开会讨论,做出了这个决定。”40多位股东二次投资,农场正式成为了400亩的大农场。

提高产量,让土地变得肥沃,贩卖延伸产品等都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打造一个示范基地,让这种公益模式发展得越来越好。”周先超说他们的模式是可复制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会像他们一样,探索出一条绿色有机种植的特色之路。(毕然)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