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3日讯 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昨晚在京开幕。今天上午,山东交易团举办主题为“服务创新 转型发展”的山东服务贸易主题推介会。副省长汲斌昌致辞,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以“服务贸易开新局 创新发展谋新篇”为主题作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推介。
薛庆国指出,一年来,青岛按照商务部《总体方案》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服务贸易开新局、创新发展谋新篇,开创性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批案例经验。上半年全市服务进出口增长28.6%,发展势头良好。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完善
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向更多服务贸易事项拓展。以海运费为主的运输服务,占青岛服务进出口较大比重。为此,青岛拟在“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应用板块,为企业搭建“海运费外汇支付”统一场景,实现服务贸易业务与外汇、税务信息融合,破解传统线下人工核验、流程繁琐且存在付汇风险的问题,将惠及全市数千家运输服务企业及供应链服务外包企业,预计每年有60余万笔交易行为得到简化,也将提升运输服务统计监测水平。
积极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青岛达芬奇科技有限公司的“正畸矫治器”产品,于2020年8月底获批注册,成为全省首个医疗器械注册人试点的注册产品。
优化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制度框架,调整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议事规则,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提出19条有力措施,加大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力度。
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便利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研发实验用物质进出口便利化水平。对生物医药研发用特殊物品,分为A、B、C、D四个风险等级,分级分类优化审批查验流程。对保税港区内企业进口且在区内用于生物医药研发的特殊物品,简化风险判定流程,延长卫生检疫审批单有效期。
协调海关总署推进制度创新,颁布开展进出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公告,推动国际中转及中转集拼发展项目纳入署省备忘录;搭建国际转运及国际中转集拼货物海关监管作业系统,完成海运舱单模式下的全流程操作,推广中转舱单电子放行,提高进出境码头作业效率。
获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面向社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公共服务,已举办150余场公益培训,服务4000余人次。
创新发展供应链物流服务业态。在全国率先完成海铁联运“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试点,提升对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物流辐射能力。同时,签发首张中欧班列回程货物CIFA提单,标志着青岛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试点,取得新突破。
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推动政策体系不断优化
优化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广专利权质押融资“青岛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截至2021年6月,累计协助500余家科技企业获得贷款超过11亿元;充分发挥“金企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截至2021年6月,已服务企业140余家,组织线上线下活动10余次,撮合交易近16亿元。
完善人才支持政策。积极探索建立院士港“移民服务站”,搭建移民交流互动平台,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居留旅行、法律援助、语言文化等服务;为海内外人才在青开办企业设立“绿色通道”,通过不见面审批,无纸化外资登记等全程电子化手段办理登记,实现远程受理、离岸审批。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陆续出台《关于构建专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对接机制的若干意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与快速维权机制的意见》《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市场监管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打通了知识产权调解、仲裁、执法等完整链条。
积极探索实践,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场景拓展、个人钱包、特色场景开发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截至2021年6月,青岛地区累计开立数字钱包85万余个,已落地各类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场景12万余个,累计交易金额超过9亿元,在第二批六个试点地区中,排名第二。
推进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5月,青岛城市定制型商业健康补充保险“琴岛e保”正式上线运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投保人不设年龄、职业限制且允许带病投保,每年保费仅139元,保障金额最高可达300万元,保障范围涵盖较广,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探索版权交易新模式。通过“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音乐作品交易服务系统,打造集音乐版权登记确权、评级估值、授权交易、结算维权于一体的音乐版权服务平台,提升中国音乐版权保护力度和商业转化效率。
推进港澳合伙联营律所业务受理。2020年12月由香港、深圳、青岛三方律所联合成立的泰华商恒(青岛)联营律师事务所开业,成为省内首家联营律师事务所,将在国际贸易、航运物流、海洋经济等领域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