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教师,最高贵的品质莫过于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爱,
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通过真情、真心、真诚
拉近与弟子的距离,滋润弟子们的心田……
9月7日,观海新闻推出独家报道
引起强烈反响
“青岛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50岁以下全部当班主任
大学课堂现行课礼
起立!老师好——”
等关键词(句)
唤醒了社会各界对“教育方式”的再审视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是“行课礼”的因循和出发点
那么
什么才是“师者”及其所行“教育”该有的样子呢?
对此
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观海新闻记者认为
本文开头的这一句便是师者应有的自然属性。
这句话来源于三年前观海新闻记者对一位青岛理工大学教师的采访感受,
她叫田砾,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全国三八红旗手
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
同时也是
高校学子们的“大姐姐”。
田砾(前排中戴眼镜)和弟子们的合影
此外,
田砾还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起立!老师好——”》这篇文章主角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总支书记王菁华的90级学生
本科就读于1990级建工(1)班。
田砾(第二排右三)和班主任王菁华(第三排右一)
关于观海新闻记者对田砾的采访报道
可以点击上方链接查阅。
田砾(前排中持花)和弟子们的合影
今天之所以要将
这两位“师徒”串联起来
缘起于观海新闻记者刚收到的一本书
书名为
《嗨,同学你好——给未来的土木工程师》
这本书由田砾、张瑾主编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组编
前言由田砾执笔
《序》的担纲者则是田砾的“老班”——王菁华
全书共83篇,分《过去•现在—学院简介》《青春恰恰好—学长学姐告诉你》《从此一家人辅导员老师来啦》《不负拏云志—听听老师们怎么说》《你错过的那些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五大章节,系统全面且身临其境地向一名刚迈入大学的新生展示并擘画了一名“青鲤”该有的样子、建设路径及应有的未来可期。
全书共169页,
因内容过于丰富、写实,
既有阶梯感、层次感,又有指导意义、参考价值,
堪称“大学新生的成长秘笈”,
因此读来极具粘贴性
足见编者煞费苦心、苦心孤诣
“就想给新入职的‘青小鲤’们、我的学生们、小学侄们,一个敞亮的人生构筑图纸,让他们从迈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能深刻领悟到大学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乃至对以后的发展轨迹,都能起到带动和醍醐灌顶的作用。”作为这本书的主编,田砾原本没有必要去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但多年的学生工作告诉她,这份“额外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位班主任“应该的”、“义务的”,同时又是“老班”王菁华曾经告诫的、潜移默化、传承的。
“除了感谢我的‘老班’指导,我还要感谢我们土木学院曲书记,凑足经费帮助这本书付梓,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以沉浸的阅读方式去寻找书里的宝藏,为未来的大学生活点上一盏明灯。”田砾说。
在此,观海新闻引用《序》和《前言》及第一篇
仅供刚入大学
尚在懵懂的你
参考——
《序》
嗨,同学你好!
此时我们虽未谋面,但你们的笑脸已经在我眼前, 你们的笑声已经沸腾整座校园。
这是很奇妙的感觉,人生初相逢的喜悦, 注定会成为一生长久的情感牵绊, 同在理工大、 同为理工大人的归属,将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
如同建校近 70 年的每一届新生,你们青春洋溢、 踏歌而来; 如同这 70 年来的每一届毕业生,你们终将扬帆远航、 建功立业。正是有了一代一代的 “你们”,青岛理工大学才得以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而土木,正是这所大学生发的火种,是 “博学砺志、 土敦木华” 的精神魂魄,是70 年传承与超越铸就的理想坚守和热血荣光。
你们,将在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青岛理工大学,来完成属于你们的传承与超越。
为此,土木工程学院为你们准备了这份特别的礼物。
从校内的院长、 书记、 老师、 辅导员,到天南海北的学长学姐,构成了 “全员育人” 的强大阵容。
在校期间怎么学,考研读博怎么办,职业设计怎么来,未来生活怎么想,都有优秀的 “过来人” 现身说法、 给你启迪,堪称加强版的 “全程育人” 指南。
教学育人、 科研育人、 实践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文化育人、 组织育人……
“全方位育人” 将触及你学习生活、 发展进步的每一个环节,这里都有精彩的体现。
这是大思政课、 大校史课、 大专业课、 大实践课的合体, 归结为一个目标———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嗨,同学你好!”
这是我们的热情问候和诚挚祝福。
欢迎来到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追寻你们的青春梦想!
王菁华
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
1989—1994 年任土木学院团总支书记
2021 年 5 月于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
《前言》
未曾谋面的同学,我递到你手里的不是一本土木教科书,而是一本 “家谱”,一本记录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延续几十年薪火相传的 “青实录”,一本记载着你们师长学长心路历程的 “砼纪实”。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写,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开出五彩斑斓的花。
从现在开始,你,一位憧憬超越师长的竞跑者,请你从手里的这本 “秘籍” 开始。
我们,在你未来的四年里,七年里,十年里,将并行在距离你最近的地方,给你生活的温暖,给你专业的传授,给你精神的鼓励,实现你从高中生到土木工程师的华丽蜕变。
甚至,陪伴你们一生,用我们 “百折不挠、 刚毅厚重、 勇承重载” 的理工精神,陪伴你们一生。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带上你们的理想和热情! 我们已经敞开了怀抱,在黄海之滨,等你们……
田 砾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辛丑榴月于岛城
《“我们”与一座城市的印记
——青岛理工大学的溯源与传承》
作者简介:张妍岩
建本 941 班团支书
毕业后在海军设计部门工作
长期担任结构科室主任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从国家到地方,从工业到农业,从军事到民用, 难以计数的建设项目被列入议程, “建设新中国” 需要更多专业人才,需要能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在这样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1952 年 12 月,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 正式成立, 至今已近 70 年。
当我们站在今天回望历史, 青岛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与这座城市甚至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建校初期艰辛创业,动荡年代起落沉浮、 改革开放后生机勃发、 近几年来更是高歌猛进……青岛理工大学拥有所经历的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也拥有生生不息的人文传承。而高校的价值,正是在一代代老师、 一代代学子的薪火相传中,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境界,去影响、 去改变我们所依存的世界。
如果在青岛的历史过往和城市影像中,探寻青岛理工大学在这座城市的真正起点,那将是超越建校 70 年,跨越城市 120 年的人文原点———礼贤书院。
关于礼贤书院,本身就是一部青岛城市的厚重历史,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在这里,我们还是先用最简洁的时间链条,找到礼贤书院与青岛理工大学隐藏于历史深处的关联。
1900 年, 德国人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在青岛市上海路 7 号创办了礼贤书院。
1921 年,曾就读于礼贤书院的学生刘铨法, 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1923 年,刘铨法被任命为礼贤书院校长,力排众议使礼贤书院成为建筑工程专业学校。
1924 年, 礼贤书院更名为私立礼贤中学。
1929 年, 刘铨法创立建筑事务所和礼贤中学土木工程中专班。
1933 年,在青岛红卍字会大殿设计中,刘铨法创造性地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代替传统的木料制作,这在国内尚属首创。
1934 年,刘铨法获预制混凝土构件发明专利权,著有 «铁混凝土工程»。
1952 年,礼贤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更名为青岛市第九中学。
1952 年12 月20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决定: 以青岛第九中学土木科为基础,创办山东省青岛建筑工程学校,隶属山东省工业厅。
至此,从礼贤书院到青岛理工大学的 120 年历史文脉便有了完整的逻辑衔接。 以 1952年为界,向前是直指青岛城市之初的人文记忆,向后是青岛理工大学 70 年成长与超越的生命历程,这就是理工大学与青岛的血脉相连,是理工大学和这座城市都永远铭记的历史。
作为土木人,我们更应该铭记的,是礼贤书院的刘铨法校长。如果没有他,礼贤书院不会成为名留青史的名校;青岛不会留存山左银行 (1922)、 青岛红卍会 (1933)、 青岛物证交易所 (1933)、 中华基督教会 (1935) 等优秀建筑;栈桥上或许会缺少了 “飞阁回澜” 的风情;八大关或许会缺少了 “融合万方” 的气度……而青岛理工大学,则会缺少了追远溯源时最初的那抔土、 那滴水和那方基石。 因为,这位开创了青岛土木工程先河的教育大师,这位创作了众多经典作品的建筑大师,这位国内首创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的结构大师,他的思想、 他的领域和他毕生的心血、 毕生的坚守,最终都是由青岛理工大学来传承的。
鱼山路 37 号红卍会建筑群,是刘铨法最经典的建筑作品,这里值得每一位青岛理工大学学子仰望静思, 以体会这位先贤的胸襟和情怀。在这个三进院落里,德式的办公楼、 中国式的山门、 大殿和杏坛,伊斯兰式的藏经楼,代表着释、 道、 儒、 基督教、 伊斯兰教的共存共容。一道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红墙,把代表西方建筑美学的科林斯柱, 和中国传统的琉璃瓦大屋顶、 伊斯兰风格的穹顶,非常融洽地放在一方天地中,定格成为一幅绝美的画面,留存于青岛的记忆。这是青岛建筑包容与融合最精妙的解读, 也是青岛城市包容精神的历史见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塑造城市和影响城市最直接的因素,如果我们在百年时空坐标下审视青岛理工大学的前世今生,通过建筑和建设来影响青岛推动青岛,就不能忽视从礼贤中学到理工大学,从刘铨法到今天万千理工大人的信念传承。20 世纪 50 年代的史料曾说,青岛绝大多数的土木人才出自礼贤中学; 现在我们可以说在青岛有新建筑产生的地方,就一定有理工大的人。历数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在各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从黄海饭店到杭州路立交桥,从市政府大楼到青岛大剧院,从奥帆工程到世园会工程,从青岛深蓝中心到 369 米海天中心,从胶州湾跨海大桥到胶州湾海底隧道……一代代人为青岛的建设付出了智慧和心血,而这正是青岛理工大学对这座城市最大的贡献所在。
静美的建筑、 静默的传承,带给理工大的还有静穆的精神力量。像钢筋一样 “百折不挠”,像混凝土一样 “刚毅厚重”,像钢砼结构一样 “勇承重载” ……也正是这种朴实而厚重的 “土木” 品性,使理工大学与青岛城市更好地融合,这是一座大学与一座城市在共同进步中的彼此锲合、 相互交融 。
众所周知,青岛是一个盛产艺术人才的城市,有人将此归结于青岛建筑给予城市的美学禀赋。近看红瓦绿树,远眺碧海蓝天,在耳熏目染中青岛人的艺术情趣与审美标准悄然养成。青岛也是一个盛产大企业和大企业家的城市,也有人将此归功于青岛规划严整、 建设有序的城市特质,百年青岛港、 百年青啤,以及海尔、 海信都从中汲取了稳健、 厚重的精神营养。 这真是一个奇妙而又独特的解读视角, 有人得其艺术华美, 有人得其精神严谨, 青岛的建筑和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可谓深入基因和血脉,而青岛理工大学对此功不可没。
对于建校近 70 年,人文之源却上溯 120 年的青岛理工大学来说,今天的发展与成就,有历史的积淀、 有时代的机遇,也有自我求索的动因。与青岛携行百年的青岛理工大学,必将在历史守望与时代前行中ꎬ 重新架构一座大学与一座城市的全新未来。
编者按: 1994 年 9 月,18 岁的妍岩来报到, 她是新生,22 岁的我刚刚留校,是新老师。如今, 20 多年过去了,时光啊,你慢些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