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 一堂关于上海南昌路的“情景党课”:探寻初心力量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9日讯 为深挖上海红色资源吸引人、鼓舞人、感召人的精神力量,让组织生活“活”起来,让党课值得“回味”,8日,青岛市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部分队员,以沉浸式、融入式情景党课的创新形式,开展“行走的党课——红色记忆追寻”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以南昌路、思南路为主线,通过实地参观国泰电影院、南昌大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周公馆、复兴公园、科技会堂、思南公馆等,从红色资源、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引导专业实训干部用行走的汗水感受红色城市凝聚的温度,用行走的脚步丈量人民城市发展的道路,在“情动”到“理通”,“行往”到“心往”过程中,实现党性的淬炼升华。

一场行走的党课就是一次行走中的初心故事演讲,位于南昌路100弄的老渔阳里,是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后的居住地和工作地,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以这里为中心,连接了一大和二大,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队员们在历史的发生地用脚步将多个红色点位实地串联,不仅实现了红色点位物理空间的有机连结,更是对百年前那段党史的挖掘整合。这次行走,从孙中山纪念馆到复兴公园马恩雕像广场,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旧址,队员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孕育与创建的背景和历史,共同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和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初心力量。

一路学习,一路感悟。行走的党课集中探访了两条红色街区——思南路与南昌路。短短两公里,队员们在南昌路红色街区穿越百年,在一个窗框、一个门环、一个水泥石饰面中,遇见薪火初燃的年代,遇见那些为国为民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也同样感受着100多年前老建筑的人文情怀。接待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杨振宁,李政道等众多中外知名学者和政界要人的科学会堂;被称为“梧桐树下,人文心脏”、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之一的“思南书局”;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保留保护为特色的项目思南公馆等,都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传承着上海的城市文脉。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继续践行“沪上取经、回青建功”的光荣使命,以实训的实际成果推动青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胡相洋 通讯员 高玉一)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