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幸福日照│莒县老月饼:老味道里享受团圆


       千年共此明月光,中秋人间好时节。

岁月流逝,月华轮转,飒爽的秋风送来了月圆的气息。中秋之夜,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温酒对月,品尝月饼,感受团圆的美好。

不管时代怎么更迭,月饼的花样多么繁杂,在日照莒县部分地区,人们还是保留着中秋节打月饼的传统习俗。进入农历八月,主妇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用当年的新麦子磨成面粉,将刚刚收获的鲜花生加工成馅料,用醇正的花生油和面,将美好的期待和祝福融进一枚小小的月饼里。

精致的造型,吉祥的花样,扑鼻的香气,酥脆的甜蜜;莒县老月饼,每一口都是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妈妈牌月饼,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每年农历八月一过,莒县部分地区的老百姓就开始张罗打月饼的事宜。“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这首歌唱中秋节的歌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儿歌,它伴随着80后、90后长大,一直传唱至今。

就像歌里所唱的,爷爷为什么是“打”月饼?而不是做月饼,也不是烤月饼呢?

莒地打月饼所用器具是木头月饼模具,一般用料是枣木、梨木等木材雕琢而成,形状有圆形、方形、花形等。模具刻画细腻,图文并茂,压出来的月饼胚子才精致好看。做月饼时要把裹好馅料的月饼胚子塞进模具里面,不停地用手挤压定型,待脱模时要用力敲打模具,使月饼胚从模具里脱离出来。

据此来猜,这或许是打月饼的“打”字来源。

据说,在莒县很多糕点店,有些婚庆、喜事时,重要的糕饼还是用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的,脱模可都是大师傅最后把关的活,脱不好就影响卖相了。

在寻常人家,打月饼这项神圣的工作,也都是需要左邻右舍的“巧手”来指导的——馅料炒制的火候、水和油的比例,面的软硬程度,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月饼的口感和美感。

当季花生晒干后炒制,加工成花生碎,加糖拌成馅料。当年的新麦子磨成面粉,水、油各一半的比例和成面团。水油皮多次擀面后做成等份面剂,加馅料团成圆球,进模具压制。月饼面胚用面较硬,擀面、压制这个过程会让人满头大汗,非常辛苦,但很多母亲还是每年都坚持手工制作。

母亲把一枚枚月饼放进铁锅进行烙制,细火慢烘,多次翻面,待到双面微黄时,便有香气从厨房飘出。等到双面焦黄时,忍不住口水的小孩,老早就待在门口等着了!母亲用盘子托着几个月饼走到院子里,先敬天地神灵,再分给孩子们“打馋虫”。

打好月饼之后,母亲要挑选一些样貌好看、图案精致的月饼,装盒,待到八月十六那天走娘家,带去请父母品尝。

追求精湛技艺的人,也会趁机在这几天到婶子大娘家学习技巧,交流心得。

虽是主料相同,技巧不难,但一百个家庭的月饼,会有一百种口味。或粗糙,或精致,或酥脆,或香甜,每一口都是离自然最近的本味,每一口都是爱的润泽。

金桂飘香,秋菊正黄,中秋月圆之夜,朗月皎皎,秋虫鸣唱,一家人围坐天井,赏月品茶话家常,分享一年来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如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月饼,口味众多,包装精美,却怎么也入不了母亲的“法眼”。她总骄傲地说,“买的那些叫什么月饼?”

千年共此明月光,莒人们孜孜不倦,在岁月的守护中将传承包含在一粥一饭里,将传统融进一枚小小的月饼,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一块月饼也是一个时代的的缩影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故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在宋代开始盛行,至明清时,成为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

关于月饼的出现,据史料说,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太师饼”,可能就是月饼的始祖。直到唐朝,由杨贵妃在中秋佳节随口改名叫月饼。

据说,宋代月饼是皇家御膳,皇家中秋节吃的宫饼就叫“小饼”“月团”。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曾赋诗歌颂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称,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是约定俗成的中秋节标志食品。

自清代以来,中国人发明出了分层起酥的工艺———用油酥与水油皮反复交叠擀压,经过烘烤,得到层层叠叠的起酥,一碰掉屑,一咬即可化掉的酥饼。由于不易长途运输,且容易变质,这种酥饼常常局限于某个地区。在遇上本地特产馅料后,它的名字就变成了苏式月饼、广式月饼、徽式月饼等等。

清代老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在古代那个时候,能够吃得起月饼实属不易,何况坚果和冰糖,这是非富即贵的象征。

经过历史的演变,小小一枚月饼的发展验证了时代的更迭,见证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了一个饱尝苦难的民族对团圆生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礼赞。

月饼的内涵丰富了,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吃月饼,实际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是传承、一种情怀。

月饼玩跨界的时代,唯有团圆的味道不变

最近几年,每年中秋节都会出现各种奇葩口味的月饼。不禁让吃货们感叹,只有我们想不出来的口味,没有商家做不出来的月饼!

各种“创意月饼”频频出圈,在“包罗万象”的道路上越走越火。小龙虾月饼、香辣牛肉月饼、韭菜鸡蛋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等等,光是听着这些名字就够让人“上头”了。

如今,月饼俨然成了吃货的试验田,万物皆可和月饼兼容并蓄“走一波”。

不仅在口味上不断出新,在外形上更是大胆进行突破,甚至把月饼做成馒头形状、韭菜盒子形状、花生形状,令你傻傻分不清自己买到的到底是个啥。更有企业想方设法在月饼外包装上做文章,甚至不惜重金找了与迪奥、爱马仕合作过的设计师进行设计。

其实,这些奇葩月饼之所以有市场,完全为了迎合年轻一代对新事物不断追逐的心理。

试想,皮薄馅多、口味正宗的五仁月饼,又有哪个00后肯种草呢?商家们从拼品牌、拼包装,到拼工艺、拼颜值,再到拼口味、拼创意,可谓绞尽了脑汁,花尽了心思。

近年来,一些大学也适时推出特色自制月饼,持续不断吸粉并喜提热搜。今年,他们更新换代再升级,以校徽、校训为制作图案,以学校重要标志性建筑为中心,再加上大气时尚的包装,口味与口感的多重,月饼颜值与美味完美合一。带一提这样的高校文艺范月饼回家分给家人朋友,简直太有面子了!

随着人们舌尖上的挑剔程度,商家们肯在月饼上下功夫,月饼圈跨界、混搭的创意更是层出不穷,这或许就是基于传统的探索和创新吧,或许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明月在心,思念在口。月饼,不管形状如何,馅料怎样,记忆中永恒不变的味道,便是团圆。(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立梅)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