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四五”大力发展帆船足球,建设“六大功能中心”让健身“举步可就”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6日讯 在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青岛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紧扣“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结合实际谋划未来五年青岛体育的发展方向,并与海洋发展、城市建设、大数据等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到2035年,率先建成体育强市,基本建成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

“十四五”时期是青岛体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率先建成“体育强市”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时期。《规划》提出,要促进青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增强全民体质、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青岛将全面深化世界“帆船之都”“足球名城”等时尚体育品牌优势,通过完善帆船基础设施、推进全民帆船普及、举办高水平帆船活动、大力发展职业足球、夯实足球青训根基、普及推广群众足球,争创国家足球重点城市等措施,擦亮城市体育名片。发挥体育对外交往功能,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

《规划》明确了建设“六大功能中心”城市体育发展体系——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建设国家全民健身示范中心。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用好数字青岛智慧体育平台,着力打造“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2名,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5.5%。

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孵化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输出中心。坚持奥运争光、亚运建功、全运领先、省运龙头的奋斗目标,优化竞技项目结构与布局,完善竞技体育孵化体系,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打好体教融合攻坚战,增强竞技体育选培能力,畅通人才输送渠道,提高高水平后备人才输送数量和质量,提升对国家和省竞技体育贡献率。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0个,在省队和国家队专业运动员人数不低于500人。

加大赛事招引培育力度,打造国家体育赛事中心。以承办2023年亚洲杯为契机,每年引进举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提升赛事品质,优化赛事格局,提高市民参与,带动产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影响,努力成为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目的地、创新地。“十四五”期间年均承办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30项。

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建设国家体育消费中心。抓住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从供需两端发力,着力推动体育消费创新升级,全面营造良好体育消费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300元。

加快体育制造转型升级,培育国家体育产品研发制造中心。发挥体育制造集聚区位优势,引进高端体育产品研发、制造和检测企业,完善体育制造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紧密融合,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14581”青岛体育产业发展新体系。重点打造5-6个国内知名体育产业品牌、10个以上体育明星企业。

促进要素集聚耦合,构筑区域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中日韩以及胶东经济圈、沿黄流域体育协同发展,促进城际间体育人才、赛事、资源多元交流,用活青岛市体育资源及IP交易平台,实现区域体育资源的聚散和高效配置,提升青岛体育区域招引和辐射带动能力。

“办人民满意体育”是青岛体育发展的宗旨,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着重补齐场地设施建设、管理服务和政策保障三方面的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