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刊发《水利改革动态》专刊,在全国推广威海市河湖长制经验做法,号召全国各地学习借鉴。近年来,威海市探索建立市县机构对应、全域协调联动的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激活基层建设,提升河湖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河湖治理的新路子,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2021年获评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建立完善河湖管理网络体系
全面理顺河湖管理体制。市级层面,在水利系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分别设立河湖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县级层面,将涉水管理职能进行统筹,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由威海市河长办集中调度,打破部门职责藩篱。
通过督导考核机制创新,避免“上热下冷”,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制定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履职细则、巡查工作机制、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以上带下、上下联动,推动河湖长制落在实处、见到实效。
全面强化护水社会监督机制
威海市采取向社会招聘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网格化的巡护机制,组建总人数1137人的河管员、湖管员队伍,在重点河湖设立117名“义务河(湖)长”“社会监督员”。
威海市河长办印发《威海市河湖长制社会监督举报奖励办法》,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实施有奖举报。培养一批“民间河长”参与河湖管护,加强河湖问题暗访曝光力度。通过聘请护水大使参与护河行动,引导市民关注河湖治理、参与河湖保护。
构建“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模式
威海市聚焦科技赋能,结合“智慧城市”“数字水利”建设,探索建立“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新模式,打造全域“数据河长”管理体系。将水务、公安、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将全市504条河流、376座水库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河湖管理范围全覆盖。
开发应用手机APP,将全市各级河湖长以及监管、巡查、执法、管养人员全部绑定,实时监督相关人员巡河时间、状态、轨迹等情况,定期启用无人机巡河巡湖,实现“点一点检查河长履职,拍一拍上传河道问题,扫一扫查看治水动态”。
统筹优化河湖管理资源
威海市按照河湖水系一体化管理思路,推出“全域统筹、资源整合、水陆兼顾、协同治理”的治水管水新模式。统筹做好节约水、广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等“六水共治”,由威海市河长办牵头,将美丽示范河湖建设、精致城市建设、水生态治理等12个专项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通过建立市县机构对应、全域协调联动的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威海市将制度优势全面转化为治理效能。2020年,10条(个)河湖获评“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投入70多亿元,实施了11项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2.5亿立方米;推动市区3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保障污水处理全部达标;实施环翠区里口山等11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37.21平方公里;实施了华能电厂(威海)海水淡化及市区4处集中供水工程,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提升20%;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农村净水设施实现100%全覆盖;依托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布局,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起本地水、长江水、黄河水联合调度,丰枯调剂、余缺互补的水资源调配体系。(来源:水润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