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文明家庭风采 | 陈瑞平、陈治梅家庭:“孝”的重量

在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认识陈瑞平、陈治梅家庭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说一句“好样的”。从2012年开始,家中老人相继病倒,并不富裕的陈瑞平、陈治梅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压力,但夫妻俩从未想过放弃,积极为老人治疗的同时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瑞平、陈治梅家庭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家庭”。

陈瑞平(左一)、陈治梅(右一)家庭

陈瑞平1977年生,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60路线上的一名公交驾驶员。作为退伍老兵的他,1998年入党,曾在安徽参加抗洪抢险救灾时荣获集体三等功。退伍后的陈瑞平与陈治梅喜结连理,2006年女儿出生。2012年的一场变故,让本来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生活变了模样。

陈瑞平的岳母患有肝病,常年靠药物维持。2012年的一天,陈瑞平的岳父腹痛不止,后被确诊胃癌晚期。夫妻二人便每天上班之余轮流到医院照顾岳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医保报销还需支付医疗费37万元。为了治病,陈瑞平夫妻二人卖掉了辛苦奋斗而来的120平海景房,在郊区贷款购入一处建筑面积78平米的房子。

经过夫妻二人的精心照顾,岳父的病情度过了最危险的五年生存期。就在这个小家庭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2018年,陈瑞平的父亲又病倒了。历经两次大型心脏手术,一次心脏支架手术、一次心脏搭桥手术,陈瑞平的父亲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36天,又在加护病房住院两个多月后病情才逐渐平稳。这期间,夫妻俩亦是忙前忙后,单位、家庭、医院就是生活的全部。

2019年初,陈瑞平的母亲因脑梗住院,手术后出现老年痴呆症状。面对四个生病的老人,陈瑞平夫妇从未有过放弃治疗的念头,两人只有一个心思:“日子再难,也不能委屈生养咱的爹娘。”夫妻二人决定将老人们全部接到自己家中。但建筑面积78平米、实际使用面积52平米的两居室,很难容纳一家三口和四位生病的老人居住。于是陈瑞平把客厅和餐厅都改成了居住区,岳父岳母住一处,妻子女儿住一处,陈瑞平自己则支起了上下床,就住在父母的上铺,便于夜晚照顾老人起夜喝水,一家七口人蜗居在一起。

除了生活上的不便,经济问题同样摆在面前。陈瑞平父母医疗费用共计110余万元,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负担40余万元。夫妻俩当初卖房留存下的20万元很快就花光了,陈瑞平又四处筹借20万元。妻子陈治梅月均收入3000元,要到每年年底一次性发放工资。要保证四个老人的医药费、要还房贷、要养育上学的孩子、维持一家7口的日常开销、攒钱还债务,经济的重担全部压在陈瑞平一个人身上。为此陈瑞平在做好公交线路工作的同时,又向单位申请加发定制班车任务。“一大家子人等着我,我不能垮。”陈瑞平说,“我妻子操持家里同样付出了很多,我很感谢她。”

陈瑞平和陈治梅很平凡,却用坚持的岁月塑造了伟大。日夜操劳,只因“孝道”镌刻在他们心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