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年之际,省领导现场推进!逾千亿“黄河项目”开工,青岛16项目参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自古以来,“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生态安危事关国家盛衰与民族复兴。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亲自擘画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宏伟蓝图。要求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点,山东用一场实打实的、以项目落地为抓手的现场推进会作为对这一国家战略的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2021年9月18日上午,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开工项目,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再一次吹响了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篇的嘹亮号角。  

会议采取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济南市高新区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项目现场,其余15市各选定一个重大项目现场作为分会场。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主持。

刘家义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本次现场推进会,集中开工193个重点项目,这是山东省今年集中开工的第二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项目涵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领域,总投资1261亿元,其中生态保护类项目占开工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青岛共16个重点项目参与此次集中开工,涉及水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

青岛是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历来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有着“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天然优势,被赋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的国之重任。

青岛发挥对外开放这一优势特色,加快服务、融入黄河战略,为城市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十四五”期间,青岛要想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进而实现进位赶超,“黄河牌”必须打好。

1、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省份2020年底常住人口4.2亿,占全国30%;地区生产总值25.4万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从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次考察黄河,倾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

习近平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体现了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的战略考量。

“黄河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的第5个具有空间属性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通过构建区域发展大格局,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探索。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护”和“发展”是关键词,保护是前提,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不是要搞大开发、大建设。

两年来,沿黄9省(区)同心同向、共襄大河,在中国北方勾画出一幅新时代“千里江山图”,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2、龙头山东,交上两周年答卷

黄河,在山东蜿蜒千里,奔腾入海,哺育了齐鲁儿女,润泽了山东大地。

黄河流经山东9个市25个县(市、区),从菏泽市东明县入境,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在山东省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2%。

作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山东省的常住人口占沿黄9省(区)的24%,经济总量占32%,进出口总额占50%以上。黄河流域的9个省区,仅有山东属于东部地区,属于沿海地区,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显著优势。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这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山东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这是山东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使命,也是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历史机遇。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黄河下游、东部沿海,是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是沿黄7大城市群中唯一处于成熟阶段的城市群。因此,在黄河流域城市群布局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具备更好的发展基础空间和资源集聚能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两年来,立足山东、跳出山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自身、协同推进,山东着力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城乡、区域、陆海统筹。

在淘汰落后动能上,山东累计整合转移炼化产能1176万吨、压减焦炭产能1506万吨、压减斜交胎产能1732万条标准胎,关闭300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化工企业,综合整治11万多家“散乱污”企业,将原有的199家化工园区有序退出至84家……淘汰落后动能,就是对黄河生态最好的保护。

山东优化自身发展,在解决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共性问题上发挥示范作用;发挥比较优势,在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联动合作中起到带动作用;聚焦要素配置,在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对接互动上发挥引领作用。

两年来,山东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正加速扬起。

3、“龙头的龙头”青岛,如何高高扬起

之于黄河流域,青岛的区位优势独特,作用关键。

青岛历来是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而青岛则是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而且处在中国经济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上,具有“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显著优势,必定会对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发挥独特枢纽作用,是黄河流域的天然出海大通道、联通世界的关键“节点”。

同样,青岛也需要黄河流域广阔的腹地作为支撑。回望过去,离开了黄河流域,青岛的港口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与活力;展望未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青岛有赖于以畅通沿黄流域循环为切入点,融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进一步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求青岛提升核心城市的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

这凸显了青岛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也明确了青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青岛注重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以胶东经济圈为牵引,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搭建区域协同发展大平台。召开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发挥青岛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优势,携手沿黄九省(区)省会(首府)城市与胶东经济圈五市共同签署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提出共建海港和内陆港联动合作体系、共筑东西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重大开放平台共建共享,推动沿黄九省区城市共享开放发展红利。

创意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着眼于扩大青岛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建立“9+5”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黄河流域联盟秘书处;与成都、兰州、呼和浩特签署《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丰富区域协同发展新内涵。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研究提出提升青岛城市能级、深开放协作、科技创新协同、文化旅游对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共保共治、民生福祉增进等举措,高标准打造胶东经济圈,当好黄河流域开放门户。

但就目前而言,青岛与黄河流域的交流合作还不够频繁,优势互补不足,协同效应尚未形成。

“十四五”期间,青岛还应继续发挥自身特色,尤其是在开放发展优势,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加强与郑州、西安、成都等自贸试验区城市互动发展,打造联动黄河流域、服务北方、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好配置全球资源。

依托山东港口群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建设郑州、西安、洛阳、银川、兰州、西宁等“内陆港”,构建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服务、融入黄河战略,这是青岛必须要扛起的责任与担当,也是青岛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关键“切入点”。

要做好黄河这篇大文章,青岛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作者 | 观象君    编辑 | 长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