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金融人才智库?金融大咖们在青岛这场沙龙上聊嗨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3日讯 9月22日,第一期新金融高端人才沙龙“普惠金融专家谈 我为市北献计策”人才交流座谈会在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举行,此次座谈会是市北区落实“人才点题、平台响应、部门答题”实施意见的良好开端,为市北区新金融高端人才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让金融大咖们从人才的视角为市北区发展普惠金融建言献策。

近年来,市北区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全力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加快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和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此次举办新金融高端人才沙龙活动是落实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周年宣传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八月,市北区成功举办数字普惠金融一百人论坛,普惠金融论坛会址正式落户市北,目前正在积极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示范区。此次金融高端人才沙龙的举办聚焦的是更加精准化的人才需求对接,进一步实现“定期议事、点题接单、响应派单、答题反馈”,搭建人才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言献策、交流合作平台,倒逼流程再造、场景开放和改革创新,为企业和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座谈会围绕RCEP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展开,以“普惠金融专家谈 我为市北献计策”为主题,展开激烈讨论。

座谈会上,春光里(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守彬、青岛东方数字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小平、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张红雨、青岛城乡建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尚志田作为金融人才代表上台发言,结合普惠金融的发展,围绕市北区人才建设建言献策。

春光里(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守彬表示,发展金融资本和招引人才是推动区域进步的双驱动力,市北区正在这两方面同时举措发力,步子越走越稳。青岛东方数字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小平则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优化进出口贸易的管理方式,促进诸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落地;二是推动数字化人民币试点,发展境外贸易领域工作。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张红雨表示作为新金融行动的践行者,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在服务市北区建设发展中,开放共享,协同创新,赋能社会,立德树人,通过新金融供给提升服务能力。青岛城乡建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尚志田表示通过供应链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低担保条件下放款给中小企业,并有效的控制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在座的金融人才是市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和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区建设的智库、外脑,大家所提的意见建议将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座谈会上,市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祝晓磊表示市北区拟将人才沙龙打造成系列活动,形成常态化、定期化机制,收集金融大咖对于人才工作、人才服务、人才政策等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沟通机制,落实研判,一对一答复、整改。下一步,市北区将以企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牵好线、搭好台、助好力,进一步擦亮“人才北出”的市北铭牌。

随后的发言环节,多位嘉宾坐而论道,就普惠金融、新金融中心、RCEP创新试验基地等提出意见建议。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山东组负责人王丹就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政策为企业家们进行解读。

RCEP背景下,市北新金融发展乘势而起

作为百年青岛发展的历史原点,市北区在“十四五”启幕的时代交汇点,高标准规划并发布了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方案,打造重点面向“10+5”国家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将新金融列入重点发展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RCEP背景下,市北新金融发展乘势而起,以青岛新金融产业街区为代表的历史城区的产业导入,成为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两周年最具影响力十二件大事之一。2020年11月28日,依托青岛第一粮库更新打造的青岛新金融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构筑新金融产业全生态服务平台。作为“青岛新金融街”,馆陶路街区还引入洪泰山海会、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等项目,形成新金融生态圈。以馆陶路新金融街为支撑,历史城区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青岛新金融中心”。

在金融产业导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金融机构2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4%,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本外币存款达到2366亿元,增长19.44%;保险业保费收入17亿元,增长71.4%。融汇集团注册了资金为20亿元和10亿元的两只母基金,新金融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产业为基底,人才是关键。一直以来,市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聚焦人才创新创业痛点难点问题,以“人才北出”为工作品牌,出台了《关于实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的意见》,在“引”“育”“留”“用”关键环节打造优良的用人环境。

市北区将以此次新金融高端人才座谈会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创业就业环境,更加密切地联接起金融人才和职能部门,将人才做为“出题人”,对人才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明确答题单位,一一解答。同时邀请更多金融人才加入智库,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和人才服务机制,助力新金融市场主体茁壮成长、蓬勃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