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5日讯 “园园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 今年63岁的滕爱玉独自居住在李沧区和达和城小区,今天上午10点多,护工张园园来到滕爱玉家中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我18岁那年左腿受过伤,现在又是一个人住,生活上吧就不是很方便,有了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以后,园园每天都跟我商量好时间,过来2个小时,帮我收拾屋子、做饭,有时候还给我理发、洗澡,真是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特别多。”滕爱玉笑着说道。
滕爱玉如今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李沧区创新提出的特困老人和低保老年人“1+4”多维救助模式。“我们在做好困难老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的基础上,丰富社会救助内容,针对困难老人形成了集‘养、食、居、护’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困难老人,进一步提升李沧区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李沧区民政局社救科科长何亮介绍。李沧区严格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通过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水电气补助、临时物价补贴、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和临时救助金等政府救助金,确保每位困难老人穿好、吃好、住好,有钱花、有存款,基本做到衣食无忧。
同时,李沧区着力打造“养、食、居、护”综合多维救助服务。今年,李沧区成立了“慈善爱心养老院”,为低保老人、特困人员购买救助服务,所有费用均由政府承担,困难老人一律“免单”入院。全区建成52处社区为老助餐点,覆盖11个街道所有困难老人,持续加大对困难老人就餐优惠力度。对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老人进行了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为困难老人提供每户2000元的适老化改造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居家生活各类风险和意外伤害事故。同时,依托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李沧户籍的低保老人和特困人员可根据自理能力、医保签约和养老服务签约等情况享受1200元至4400元标准的上门生活照料服务,洗衣、做饭、居室保洁、陪同看病、购物、心理疏导等各项服务,保障困难老人居家质量。目前,李沧区共有低保老人和特困救助供养老人162人,有113人享受了居家照料护理服务,8人享受了减免政策入住养老院,有5人正在评估签约中,其余36人自愿由家人照顾。
在李沧区,除了老有所依以外,关注困境儿童的发展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另一重点。家住翠湖小区的陈亮自幼被鉴定为二级智力残疾,母亲没有抚养能力,父母离异后陈亮随父生活。2019年,社区在得知其父病亡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陈亮的近亲属了解情况,针对其家庭实际情况,李沧区民政局为陈亮办理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并协商其近亲属鉴订了监护协议。“现在陈亮每个月有1500元的补助,不仅我们的压力小了很多,这个孩子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陈亮的姑父告诉观海新闻记者,在得知陈亮喜欢运动后,李沧区民政局还为陈亮联系了社会组织,为陈亮提供免费健身场所、培训等服务。昔日多病、孤僻懦弱的陈亮,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热爱体育的健硕少年,目前他正在青岛市残疾人体育中心训练,备战比赛。此前,他先后多次参加国内的足球、羽毛球比赛并斩获奖牌。
为确保每位困境儿童得到相应保障,李沧区各街道办事处成立困境儿童保护中心,共配备街道儿童督导员11名,着重开展生活困境儿童救助、安全困境儿童帮扶和流浪儿童救助等工作。同时,鼓励社区开展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建设,2021年计划实现社区儿童阵地覆盖率达到90%以上。“李沧区民政局将救助工作重心不断下沉,推动人力、服务、资源向社区倾斜,实践探索以主动发现、主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主动’救助服务机制,今年已主动受理办理涉未成年人救助帮扶70余件。”何亮说到。
此外,李沧区积极探索依托党建阵地打造“儿童之家”的未成年人保护基地建设新模式。依托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李沧区以困境儿童特色服务为主题的功能建设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以上。以沧口街道为典型代表,通过发挥社工作用,打造了省市首屈一指的“童梦同行”儿童之家,项目根据孩子们需求,设有心理咨询师、中国式摔跤馆、沧口小剧院、非遗实践基地、心愿墙、爱心蛋糕房、免费理发店和儿童乐园等10余种空间,采用“5+2、8+X”的无休运营模式,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九点到晚九点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开放。“今年来,李沧区民政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困境儿童福利保障的民生‘暖心’工程做好做实,通过多种方式,已使全区400多名困境未成年人受益。”何亮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实习生 徐锋)
责任编辑: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