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重点领域 持续优化发展生态
青岛高新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点开花”
■青岛高新区致力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金茂中欧科创园开园进一步丰富产业载体。
瞄准行业头部,引进总投资116亿元的每日一淘总部;发力半导体领域,总投资5亿元的光学加工及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中心顺利落户;深挖优势领域,建设国内首个国家级保密技术产业园,打造保密产业“硅谷”……“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及青岛市软件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青岛高新区聚焦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大数据、智能软硬件等重点领域,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强链补链,全流程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内首个国家级保密技术产业园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招引培育并重打造产业高地
9月24日,2021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以下简称“青岛国际软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青岛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本届展会,青岛高新区规划企业展区面积约1500平方米,重点展示园区在智能制造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ICT助力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新成果,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成效。青岛高新区本次共组织海克斯康、埃地沃兹、中软国际云上产业园、华为青岛基地等区内2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参与本次展会,积极为园区企业搭建对外展示交流平台。“我们携最新的华为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鲲鹏解决方案及AR/VR等终端产品参加展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也帮助有需要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华为青岛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出去”的同时注重“引进来”。近日,由青岛赛尔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赛尔微电子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项目、由青岛海迪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迪克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项目签约落户青岛高新区。其中,赛尔微电子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涉及的是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被“卡脖子”的主要领域之一,国产替代前景较好,市场空间巨大。海迪克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将有效补充园区半导体专用设备领域链条内容,并有效促进我国半导体设备相关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对于保障产业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两个项目的成功落地,也意味着青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得到重要补强。此外,备受行业关注的“瞪羚”企业每日一淘总部将由北京迁入青岛高新区,项目落地后将围绕线上消费、平台经济进行布局发展。
“引进来”更要“培育好”。青岛高新区不忘加强已落地企业的挖掘培育工作。瞄准工业互联网战略发展布局,中译语通青岛公司推出AthenaPlat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一体,配合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智能硬件、智能节电装置等不同组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生产、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运维、产线智能优化等目标,大幅减少企业各环节的投入。自2014年落户青岛高新区以来,中译语通青岛公司在深耕语言处理等优势领域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语言科技三大核心业务,打造出覆盖工业、科技、智能制造、智慧旅游、科研教学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矩阵。
历经多年的辛勤耕耘,青岛高新区如今已培育中译语通、中科英泰、嘉星晶电、青软实训等一批本土优质企业,累计引进华为青岛基地、腾讯内容产业基地、百度(青岛)智创基地、甲骨文、人民视频、明日世界、中软国际、中关村信息谷等项目千余个,获批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及山东省省级软件产业专业园区等荣誉称号。2020年,青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规上企业营业收入34.6亿元,增长24%,产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创新实践基地在高新区落地。
全面构筑优质产业生态
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软硬件设备、人才的支撑。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青岛高新区积极招引行业上下游优质资源,通过强链补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自2016年华为公司与青岛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今,双方强强联手为打造青岛软件产业名片、推动软件信息产业集聚持续贡献力量。通过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译语通青岛公司实现成本降低23%、产量提高15%、产品质量提高20%。山东亚微新源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易飞航空旅游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园区企业也基于华为软件开发云,获得了开发效率提升、成本大幅下降的显著效益。依托华为的品牌生态能力,华为青岛联合软件创新中心围绕赋能人才、培育软件开发创新氛围、提升高精尖人才开发应用能力等方面开展品牌活动。创新中心打造的青岛高新区专属产业资源池企业总数已达300余家。
作为中软国际在国内落户的首个云上软件园区,通过该项目,青岛高新区的涉软企业可以获得中软国际线上服务平台的一切便利,还可以享受到中软国际提供的定向发包、市场宣传和培训赋能等全方位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2020年,青岛高新区科技研发投入11.6亿元、增长63.2%,专利拥有量达到1522件、增长6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6家、增长15.6%,万家注册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增长86%,新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5家、占全市的21%。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拥有中科院光电院、声学所、集成电路研究院、工业软件研究所、智能研究院、长春光学所青岛基地等院所6家,市级以上科研机构100余家。
为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青岛高新区出台《关于聚焦创新引领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全面激发出企业创新活力。
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启用一年多以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60余场,累计接待线下访客1.6万人次、线上访客200余万人次,签约优质项目33个。依托青软实训基地建设的中日软件创新中心、欧盟创新中心、海尔海创汇等国内外优质服务平台,高新区也为企业提供了诸多优质的海内外资源。2020年5月,青岛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是山东省唯一获评开发区,也是青岛市唯一获评单位;2020年获批工信部“大中小融通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获财政奖补5000万元;园区工研院等3家载体获评全国产业园区“金梧桐”奖、占全市3/4。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17家,投入运营载体23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突破2500个。
除提供产业前端的技术及人才保障服务外,在推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方面,青岛高新区具备坚实的智能制造及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基础,科捷智能、智腾科技2家企业入选科技部“全国硬科技企业之星TOP100”;海尔生物研发的航天冷储箱圆满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保障任务;智腾科技研发的传感器先后助力完成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慧拓智能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科捷机器人、宝佳自动化、星华智能、嘉星晶电、埃地沃兹等行业翘楚为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
■连续举办多年的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大会,为园区企业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优化环境解决产业发展困扰
以优质的城市综合环境为产业发展“加分”。2021年6月19日,一条困扰区域十多年的“断头路”——华中路正式开通。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城阳区委区政府的协调帮助和属地红岛街道的主动担当下,青岛高新区重点加快“三路一线”打通(即,华中路贯通、双元路与双积路节点立交、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和地铁8号线)。除华中路顺利贯通外,连接主城区的“堵点”——双元路双积路节点立交于2020年12月24日建成启用,地铁8号线也于去年年底启用。结合地铁8号线的启用,高新区超前规划建设了停车场、优化了9条公交线路、新增2条摆渡线路,正式进入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持续发力打造教育高地,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日渐成为加快产业项目招引和相关人才引入的“王牌”。先后投入70余亿元,引进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实验二小等优质资源,合作建立了青岛中学、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银海学校等。特别是功能区改革后,高新区继续把教育作为发展基础中的基础紧抓不放,投入近20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康复大学、中欧国际城初中、高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加快建设,青岛58中高新校区竣工验收,华贯路小学、泰祥路小学年内开工建设,清华附中已经签约,北大培文学校高中部、人大附中也正在积极洽谈推进。
首个商服综合体——世茂52+、首个农贸市场——华贯路农贸市场开门纳客,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的高端购物中心——首创奥特莱斯年内启用,总投资19.3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金茂览秀城主体封顶……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让每一个安家高新区的人才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另外,市民健身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等市级公共配套项目投入启用,康复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康复中心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公共临床中心项目正在抓紧施工,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年内正式开工。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让区域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宜业宜居的品质新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时,始终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理念,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青岛高新区扎实开展“生态高新”行动,加强空气、水质、土壤等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探索建设青岛绿色转型先行区,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目前,高新区拥有祥茂河、澜湾艺术公园等水系景观60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230万平方米;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总长55公里的综合管廊;总投资18亿元、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生态主题公园——东方伊甸园加快建设。“枕河听海、九水一区”的城市生态让每一位选择在高新区创业发展的创业者更添一份舒心和信心。
■青岛高新区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服务助力产业加速发展
为产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青岛高新区结合“3+1”主导产业规划和产业优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类项目,给予相对应的产业、金融和人才配套等相关政策支持,以企业和优质项目的需求为目标,提供“一站式”支持。
日前,青岛高新区启动最新产权型人才公寓日常申请,2637套低于市场价的优质房源面向全市符合条件的人才配售。青岛高新区还发挥全市唯一“人才特区”政策优势,深化“人才+项目”评价体系,深化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扶持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优质的产权型、租赁型人才公寓建设,为产业人才提供安居、生活和劳动政策奖补和配套服务。
为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青岛高新区重磅发布“科创36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实施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精准扶持,打造现代化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对全区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进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首创企业网格化服务机制,将1200余家重点企业和载体纳入24个网格,采用“1+3”模式,选派83名专职网格员下沉一线,承担企业服务、安全生产、数据统计、疫情防控等职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厘米”,为企业发展免除一切后顾之忧。“有事就找网格,小事不出网格”已成为园区企业的广泛共识。
“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快编制信息安全、半导体产业领域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安全、半导体产业政策制定,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细分产业领域重点招商链条,精准对接,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助力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青岛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未来,青岛高新区将持续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200亿元,并重点培育10个10亿级企业。
(周 伟 尚萌萌 王晓先 文/图)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