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部分互联网公司一直都存在一些“老毛病”。在最初野蛮生长阶段,这些互联网公司带“病”发展,逐渐壮大。
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公司对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法律法规也日趋健全,监管水平逐步提高。对行业进行规范,已经势在必行。然而,某些公司依旧置若罔闻,对其相关违法行为,必须果断查处、追责,该亮剑时就亮剑。
1
10月8日,美团反垄断的“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对其处以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事实上,这并不令人意外。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已依据《反垄断法》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至此,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几家大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反垄断行动中付出了一定代价。此前,阿里巴巴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而被罚款182.28亿元。
这是美团理应付出的代价。此次处罚对美团是一次提醒,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也再次敲响警钟。不过也要看到,美团所存在问题不止是“二选一”,此外还有公众广泛关注的算法、骑手社保等。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依旧需要关注。作为行业巨头,必须主动遵循法律法规,这不仅关系到法律威严、市场秩序,更牵涉到整个行业的生态。假如行业巨头恣意妄为,将直接导致生态恶化,无异于给行业投毒,伤害的也将是全体消费者的利益。
2
“十一”假期中,携程被指“二选一”。“周末酒店”度假APP在其平台上发出实名举报信息,直指携程实施“二选一”,涉嫌垄断,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携程发布声明,表示与“周末酒店”存在误解,已积极沟通解释,坚决支持酒店行业公平竞争。不过,对于携程给出的“误解”说法,周末酒店并不买账,其再发声明,称今年3月以来,合作酒店已多次迫于携程压力下架在“周末酒店”上的合作产品,今年4月中就已向携程方面就封杀直接表达了不满和愤慨,但未得到积极反应和致歉。
从去年年初至今,旅游行业受到疫情巨大冲击,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一直苦苦等待。对这些从业者而言,这个“十一”假期可谓意义重大。在此关头传出行业巨头实施“二选一”消息,也格外刺眼。这牵涉到艰难背景下一个行业的生态问题,或将关涉到相关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双方目前都已发出声音,但不少网友表示:假如真是“误会”,到底要“误会”到怎样的程度,才会让一家企业对行业巨头公开实名举报?而且,此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显然已成为一次公共事件。携程的单方面回应,显然无法平息质疑。而且,无论是携程还是“周末酒店”,双方也都已无法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此次事件,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予以彻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疫情下的文旅复苏,离不开良好的行业生态,也必须有法律利剑的保驾护航。
3
日前,有用户贴出截图称“iOS版微信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根据其描述,新版iOS 15的“隐私”功能有“记录App活动”,可以存储7天内App访问位置或麦克风等数据。在用户未主动激活应用的情况下,微信后台数次读取相册,每次时间长达40秒至1分钟不等。QQ、淘宝等多款软件也存在类似行为。微信方面回应称,读取相册经过了用户授权,是为便于用户在微信聊天中可以快速发图,让体验更快速流畅。读取行为仅在手机本地完成,最新版本的微信中将取消这一功能。
微信回应时的逻辑大约就是:读你相册,是为你好。这样的逻辑,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年,App偷读用户信息已经是“老毛病”了,然而像微信、QQ、淘宝等普遍应用的软件仍然搞这种“小动作”,不能不让人气愤。这与技术无关,而是关乎对伦理的遵守和对法律的敬畏。此次,微信已做出改正的表态,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在数据安全已成为全民关注焦点问题的当下,企业必须有这样的自觉。今年11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相关部门也应严格执法,对违法行为坚决亮剑。以法律的名义,以利剑的锋芒,才能给某些企业治好“老毛病”。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