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达
最近,随着青岛老城区的城市更新迭代,南到黄岛路,北到沧口路,到处都张贴着有街里字样的纹饰,似乎那个被传唱很久的儿歌“一二一,逛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的故事,将要在这个世纪重新出现。作为学者,有一个疑问,如果街里指的是中山路附近,那存在的历史最远也就是在1897年之后,“街里”这个词到底是在什么背景下,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因为这个区域在1897年之前的传统村落叫“大鲍岛村”,在1930年之后这里的建筑群落叫“里院”,那“街里”这个名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
大鲍岛早期街景
这个问题笔者问了许多青岛的老人,现在60几岁的老人(1950年代生人)给我的反馈是,他们认为中山路就是“街里“,在他们的概念里,是根据两个车站:湖北路上的汽车站和胶州路上的汽车站判断的,在他们的概念里,这两个车站之间的区域是街里,两条主街,一条是中山路,一条是胶州路。问他们“街里”什么时候出现的,他们大多搞不清楚。
大鲍岛早期街景
笔者又问了一批现在70-80岁(1940 年代生人)的老青岛市民,问他们“街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他们的普遍反馈是,他们说不清楚,但是感觉他们小的时候似乎没有“街里”这个名称,但是他们对大鲍岛这个词印象非常深刻,老一点的人认为大鲍岛的边界是从德县路-保定路一线往北的区域,而稍微年轻一点的,认为大鲍岛是海泊路到天津路以北的区域。也就是说,在现在70-80岁人群中,对大鲍岛的边界是有一条模糊的“边界线”的。
当笔者问及现在还健在的思维还很清晰的90岁以上的“老青岛”时(1920-1930年代人),情况就非常有意思了,他们均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几个信息,第一,“大鲍岛”是德县路以北的区域名称,因为中山路在德县路和保定路一线以南到海边的区域,叫“青岛区”,德县路以北的区域叫“大鲍岛区”。现在的中山路的德县路以北到沧口路这段,原先叫“山东街”。是大鲍岛的主街,后来民国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叫中山路,日本人占领的时候也叫山东街。直到抗日胜利后恢复中山路之名。中山路德县路以南叫弗里德里希大街,日本人占领的时候叫静冈町,在抗日胜利后,和北段连起来都叫中山路了。中山路南段,直到40年代前,都是有钱人才去的地方。普通老百姓很少往南走。只有“谈朋友”可能往南走去“喝喝咖啡、看看海景、看看电影”,但是,因为湖北路和中山路交叉口(中山路18号)是日本居留民团(今天水兵俱乐部),1号是军官俱乐部(今中山路1号)都挺危险的,路上有巡逻的“鬼子兵”,所以,中国人很少过去。至于“街里”,具体什么时间出现的名称他们大多说不清楚,有人说四十年代,有人说可能三十年代,也有人说是五十年代出现的。但是“街里”的范围,他们认为是德县路以北到沧口路以南的中山路和中山路北段两侧的几条商业街,比较大的商业街包括胶州路、北京路、天津路、即墨路、海泊路、潍县路、高密路和四方路,超过此范围的,都以“大鲍岛“为统称,再往北,称之为小鲍岛、小港、市场街或新街,在他们眼里,这些已经是另外一个区了。
希姆森公司在大鲍岛建设的商住房屋
可惜现在已经2021年,已经找不到现在还健在的191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青岛市民了,无法验证德占时期这块区域的传统名称。只能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甚是遗憾。
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档案和资料,结合访谈,形成了如下的历史形象。
青岛在1897年年底被德国占领后,在1899年设计的城市规划中,有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区分了华人界与欧人界,其边界位置在这个区域是德县路到保定路东西一线。今天的德县路以北的中山路,当时被称为山东街(SchantungStrabe),德县路以南的中山路称之为弗里德里希大街(Friedrich Strabe)。南段的弗里德里希大街,完全为西方商业街的面貌;而山东街,则是传统中国式华人的样貌。第二,在这种分界基础上,华人界和欧人界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体系,在欧人界,华人只是服务者的功能。在华人界,欧人也只是形式上的管理者。实际社会生活互相不交叉。当然这种体系仅仅维持了几年的时间就被打破。华人也有在欧人界的弗里德里希大街看电影喝咖啡了,德国士兵也来华人界的山东街上逛街、吃中餐、修皮鞋了,但是因为生活习惯、语言障碍、社会关系网络的天然瓶颈,只有很少的欧人与华人能打破这种障碍。而西方的文化与商业的特征,弗里德里希周围的广西路、湖北路上体现的更充分。“南边空空荡荡都没什么人,但房子修的是真漂亮”是现在还健在的“老青岛”对当时南边的感受。对北边的感受是“密密匝匝全是人,动静(叫卖声)“映(吵)”得慌(本地方言)。”
大鲍岛商住一体建筑立面
青岛民俗所谓的“街里”文化,其实指的是德县路以北到沧口路以南区域的这条山东街(中山路北段)和山东街两侧的区域,焦点是在胶州路和山东街(中山路)的这个四叉路口。“逛街里”这个名称,出现的时间也非常晚,是在1940年之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在出现之后,更是像一个“地标”,特指的是德县路以北,即墨路以南的这半公里之间的中山路,最多延伸到两侧的包括今天市北区的即墨路、胶州路、高密路、海泊路的西段及今天市南区的德县路、北京路、天津路和保定路东侧这很小的一片区域。总面积不超过1平方公理。究其原因,是因为从1900年到1945年区间,这个地点的主要功能实际是服务于更西北端的港口区的外贸业务。通过外贸赚到钱后,消费地点聚集在这个区域,赚到钱逛逛街,买买东西犒赏一下,使这里成了青岛近代化后最早的商业中心。尤其是1940年代国货公司出现以及50年代公私合营后环球用品商店这两个对角商业出现在胶州路、北京路和中山路合围区域后,这里可以满足几乎所有“想花钱”的各个层级的市民的需求,而且旁边的胶州路车站又直接连接着主要居住区,所以便利的交通加上完善的服务,使这里的繁荣成了必然。“里院“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则更晚。实际上,在大鲍岛区域“里”和“院”一直是分别称呼的,“里”是带有商业属性的院落的名字,“院”是一个生活概念。“里院”是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出现的一个名词。是依托着这种建筑形式的“学术”上的名词的出现才出现的,这与上海的“里弄”、北京的“四合院”其实出现的原始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在城市开发,特别是城市更新工程出现后,为了给这些空间设置一个界定名词,才设置这样的表达方式。在青岛的各种文献中,政府公文直到1999年才出现“里院”这个说法。在民间,如果称之为我去“里院”,市民们只有一个大致的方位,甚至不知道到底在哪里。但这个方位几乎涵盖了市北区的整个中南部和市南区的西北部区域。里院建筑的建筑形式,其认知也就更晚了,在上世纪末才开始有人研究。可以说,“里院”是青岛本地建筑学者“创意”出来的新词。随着城市城区的变化,许多城区的名字也消失在了历史中,比如原先市南区现在老城区的部分,最早的时候就叫“青岛区”,现在消失掉了,原先的“大鲍岛区”后来称之为市北区,就是青岛本地人称之为老市北,再后来,市南区的北部边界北移了一部分,所以出现了青岛市民都很难分得清到底市南市北在德县路到胶州路之间哪部分是市南哪部分是市北的“青岛之谜”。住在这里的居民,常会开玩笑说,“你是住在市南的四方路还是市北的四方路”之类的调侃,但很有可能这些建筑仅一墙之隔就跨了区。而大鲍岛的名字,在东西快速路通车之后,就越来越少被提及,因为东西快速路几乎把大鲍岛一切为二。而胶州路北面,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901),因为名气太大,也把他的大鲍岛的属性给盖住了。有趣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无论是“街里”“里院”等,其实都是覆盖在“大鲍岛区”这个历史城区的范围内,现在的“中山路指挥部”,实际上可以称之为“大鲍岛指挥部”更符合历史文化的本质,说到根上,这个区域,就是青岛本地华人这130年的创业历史。当我们深度挖掘青岛历史文化的时候,我们青岛本地人的发展历史,也该好好挖掘一下了。因为这些老青岛人,才是我们的根。
被称为“中国城”的大鲍岛
还有件事,青岛一直被称为“具有欧陆风情的城市”,其实,历史上的大鲍岛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城(Chinesenstadt),据说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一个以“中国城”命名的地方,在青岛城市创立之初,都发生了些啥事?当时有没有大家不知道的标志物?等笔者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