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钢琴大赛、去游学基地体验农家乐、参与文艺汇报演出……你以为这是说的孩子们的暑期活动吗?不是的,这是老人们在庆祝重阳节。 10月25日是重阳节,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从过去的 “舍不得”变为“会享受”,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有范儿。崂山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游学基地里做馒头。李沧区老年大学学员表演花道、茶艺。
73岁参加钢琴比赛
73岁的王安国庆长假期间参加了青岛市钢琴学会举办的“学会杯”钢琴公益大赛。她弹奏的曲目是“灯火里的中国”。“我是老年参赛组里年龄最大的选手,自我感觉临场发挥还不错,不过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有点紧张,面对那么多评委感觉手脚有些不协调。 ”王安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参赛经历。“我在老年生活大学学习钢琴有四五年的时间,以前孩子学琴,我在旁边跟着学,后来我想既然自己喜欢,何不报名老年大学跟着老师好好学,我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练琴,每天我都会在家里弹奏一两个小时的钢琴。 ”由于练习刻苦,王安的进步非常快。
王安在钢琴比赛中。
方向是老年生活大学的钢琴老师,此次钢琴大赛,她带领了11名老年学员参加比赛,王安是她教得最早的一届学员,也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说起大家在比赛中的表现,方向很是激动:“虽然从专业角度来看,叔叔阿姨们的表现还有提高的空间,但她们能够勇敢地站上舞台,一个个精神饱满,每个人精心打扮得非常美,看着他们认真比赛的样子,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方向告诉记者,不少老年人报名参加比赛的时候有道过不去的心理“坎”,顾虑太多容易打退堂鼓,真正能战胜自我全程参加完比赛,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馒头坊迎来“巧大厨”
重阳节前夕,65岁的戚其民和其他60多名学员一起,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游学体验活动。作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面食,王哥庄大馒头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戚其民和老学员们亲自体验了一把王哥庄大馒头的生产过程。
崂山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游学基地里做馒头。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每个人领取一大块和好的面,每6个人一个操作案板,大家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参与研学游的男学员撸起袖子揉面,让人刮目相看。女学员们则用剪刀做出燕子、刺猬、草莓等各种面食造型,一看就是在日常家务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大家把自己做的面食作品放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你这个寿桃做得真好!”“呀,你还会做这么多花样啊!”大家仔细端详着案板上的一个个亲手做的面食作品,互相学习议论着。
戚其民是崂山区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团长,他告诉记者,近日,崂山区老年大学二月二农场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崂山区老年大学设立的首个游学基地。作为首个游学体验的团体,一个多小时的面点学艺活动让学员们兴奋不已。
跳起舞来全身都放松
为了在庆祝重阳节文艺演出上跳好舞蹈,68岁的谢玲和其他16名同学已经排练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我们这次彩排的是汉唐舞蹈 《采薇》,从服装到化妆都很有汉唐风韵,这支舞蹈的特点就是舞台动作行如流水,宛若杨柳,所以大家在排练的时候要领会其中的神韵……”
谢玲和同学们彩排舞蹈《采薇》。
谢玲说她从小喜欢跳舞,退休后她先后报名了市老年大学的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班,前后加起来已经学了10多年的舞蹈。在别人看来又苦又累的练功过程,她却特别喜欢,“把杆、横叉、竖叉,一天不练功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谢玲9岁的小孙女在奶奶的熏陶下也很喜欢跳舞,“有时候我在家里练习舞蹈,小孙女会在一旁给我数节拍,她在家跳舞的时候也喜欢拉上我一起跳,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现在的老年人更注重精神享受,我们上老年大学就是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谢玲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10月13日,在市老年大学将举行重阳节文艺演出,市区各老年大学都准备了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参加展演,从时装表演到现代京剧联唱;从诗朗诵到歌曲串烧;从快板到舞蹈……老年人将用自己所学特长制作一场内容丰富的艺术盛宴。
花道+茶艺快乐过重阳
品一壶茗茶,悟精美花道,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既静心又雅致,用这样的方式庆祝重阳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0月9日上午,在李沧区老年大学庆祝重阳节活动现场,花道班、茶艺班的老师和学员表演的《松鹤延年》,将传统的花道、茶艺完美融合,呈现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李沧区老年大学学员表演花道、茶艺。
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花道班的学员摆弄着手中的鲜花,或插,或剪,数枝花、几片叶,通过独特的构思创作和搭配变化,一个个精美的插花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另一边,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茶艺老师为大家表演了精湛的茶艺,翻杯、温杯、洗杯、倒水、加茶叶、加水……轻盈优雅的动作展示着对茶文化的深切理解与感悟。学员们将自己现场亲手插的鲜花、泡的香茶献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年轻教师表演的小提琴、手风琴、钢琴、独唱、舞蹈等轮番上阵,现场不断传来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今年的重阳不一样,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我校争创全国标准示范校、迎接30周年校庆到来的关键时刻,希望老年大学的师生们不仅‘乐教’而且‘乐学’更要‘乐活’。”李沧区老年大学校长郭淑瑾在活动现场说。
/ 记者观察 /
老年人从“舍不得”到“会享受”
随着重阳节的临近,“银发经济”正在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从过去的“舍不得”变为“会享受”。记者采访中发现,以50后、60后为代表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改善,加之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减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养成了悦己消费的习惯。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潮老人”,他们穿潮牌、打扮时尚,颠覆了人们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老年人的身影线上、线下都非常活跃,他们是拼团砍价的热心粉丝、是朋友圈“鸡汤”养生文章的转发爱好者、是广场舞和暴走团的忠实参与者……
重阳节前夕,移动平台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手机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娱乐工具,其中手机阅读、小视频、互动签到、小游戏等功能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图文、金币互动之外、小视频是老年人使用的三大内容产品。80%老人每日签到,一天5次打开APP。无论线上线下,老年人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精彩,他们比之前更“会玩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征集令:欢迎大家踊跃自荐和他荐,在早报的常青树周刊上,我们将与大家分享老年人的精彩故事。
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崂山区株洲路190号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早报《常青树》栏目■收件人:宋振涛■邮箱:qdzbjyzpzj@126.com■电话:82888000 13370841069 (微信同号)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