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越是坎坷,越要坚韧不拔:“轮椅师哥”“无臂姐姐”用自己的故事激励邹怡芳

近日,早报连续刊发了“妈妈背女儿12年,直到背进大学门”的报道,很多市民被“烟台瘫痪女孩邹怡芳自强不息考入青岛大学,以及妈妈姜玉荣12年风雨无阻背女求学”的故事所感动。昨天,热心的岛城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给母女两人送上一份关爱。

早报记者在与“背读妈妈”姜玉荣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邹怡芳考上青岛大学后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能陪妈妈一起到八大关走走。昨天,早报记者帮邹怡芳达成了这份心愿。

送暖

热心青岛人送来礼物

昨天是青岛大学2020级新生第一天军训的日子,清晨邹怡芳被走廊上阵阵洗漱声叫醒,虽然无法参加军训,但邹怡芳仍然一早起床洗漱,妈妈姜玉荣把她背下床,推她一同到操场上观看同学们军训的风采。回到房间,姜玉荣给邹怡芳换了一身新衣服,把轮椅擦拭干净,自己也换上了一身好看的运动装。上午10点半,早报记者来到邹怡芳的宿舍,一同前来的还有青岛食品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们,她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暖心礼物,给母女两人送上一份温馨的关爱。

“阿姨,你跟女儿邹怡芳的故事,给年轻人带来了极大的鼓励,我们虽然比你家姑娘年长几岁,但她身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了早报连日来关于“背读妈妈”的报道,青岛食品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带着满满的关心来到青岛大学,希望能给母女二人送上一份温暖。

得知邹怡芳和妈妈要去八大关,很多热心市民也表达了想帮助邹怡芳完成这个心愿。有人希望带她们去海边的咖啡厅坐坐,看看景色,聊聊天;有人希望到他们的餐厅品尝一下青岛特色的美食,让母女两人全方位体验青岛欢迎她们的热情……昨天,早报记者帮邹怡芳达成了这份心愿。

圆梦

和妈妈游览八大关

“走吧?”午饭后,经过简单的梳妆打扮,姜玉荣把邹怡芳背上早报安排的“爱心专车”。姜玉荣让女儿坐在副驾驶,希望能让她多看看青岛的景色。“太开心了!今天出门像旅行一样。”邹怡芳兴奋地说。

“这是‘五月的风’吗?这是中山公园吗?”出发之前,邹怡芳把青岛的几处经典景点做了详细攻略。一路上经过的五四广场、中山公园、雕塑园……她都从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像个“小导游”一样开心地与妈妈分享。

到达八大关,姜玉荣把邹怡芳从车上背下来,笑着告诉记者:“看把她高兴的,迫不及待要下车了。”从花石楼走到太平角,一路上的景色深深吸引着邹怡芳。她一边看着周边的景色,一边与妈妈回忆着小时候出门旅行的往事。母女两人一边聊着知心话,一边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路上的风景,两个人还时不时来几张自拍照,编上评语发到微信朋友圈。“她最喜欢八大关里的老建筑和有设计感的大门,得知今天要来八大关,昨晚在宿舍里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这些建筑的历史,她今天可谓是有备而来。”不知不觉,邹怡芳和妈妈来到了太平角的海边。姜玉荣推着女儿走到一处长凳边休息,邹怡芳望着海边说:“虽然烟台也有海,但青岛的海对我来说不一样,它在我眼里是新的风景,会有很多未知等着我去发现。”

知己

与“松软女孩”互加微信

2019年8月5日,早报曾报道过“松软女孩”蔡东晓考上青岛大学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早报记者也把蔡东晓的故事分享给邹怡芳。邹怡芳表示,很想与师姐见见面、聊聊天。

在早报记者的帮助下,两人目前已经加了微信并通过语音聊天建立了好友关系,“东晓姐姐跟我聊了很多学校里有趣的事,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姐姐还跟我分享了她这一年的学习生活,给我加油和鼓励。听说姐姐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一定会努力像她一样优秀!”邹怡芳开心地说。

邹怡芳心声

又一次在青岛感受到了温暖

昨天,早报记者把顽强拼搏的轮椅师哥吴洪飞与自强不息的无臂师姐刘仕春的故事分享给了邹怡芳,她了解两名学长的励志故事后表示,有很多话想跟两名学长分享:

非常开心也很荣幸收到吴洪飞学长和刘仕春学姐的寄语,又一次在青岛这个陌生又美丽的城市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备受鼓舞,为我迎接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听闻了吴洪飞学长的事迹,心里暗暗钦佩,学长跌倒后爬起、反复练习的坚韧;刘仕春学姐咬紧牙关苦练口书的坚持,深深感染着我,感染着每一个见证过的人。

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他们是自强不息的榜样力量,我也要蹚过泥沼,穿越风雨,终见彩虹。我知道未来的路并不孤独。榜样可以做到的,自己一样也可以。

如刘仕春所说:“世界吻我以痛,我偏要回报以歌。”在青大这个有温度的校园里,有关怀我的老师、同学,有含辛茹苦陪我走过成长岁月的母亲,有关心关注着我的陌生人。我会带着两名前辈的鼓励继续学习,努力生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愿若干年后回首,道一声:“谢谢你们,我做到了。”

早报10多年前报道的残疾大学生吴洪飞如今事业有成 通过早报寄语邹怡芳

轮椅师哥:考上了国家公务员

连日来,青岛早报报道了残疾烟台女孩邹怡芳自强不息考上青岛大学,被妈妈背着上大学的事迹,感动了很多市民。同样身残志坚,如今成为省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吴洪飞,作为青岛大学的毕业生,在看到了邹怡芳的故事后,9月14日通过青岛早报寄语自己的师妹:“永不放弃,把人生过得更精彩!”

无腿少年励志前行

“今天看到了青岛早报的报道,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2006年,青岛早报记者采访我时的场景,转眼10多年过去了,在爱心媒体的关爱下,在学校、老师、同学、单位、同事、家人的帮助下,我一直坚定信心,一路努力前行。”吴洪飞在电话中对早报记者说。

吴洪飞是滕州市官桥镇吴庄村人。2003年,当早报记者在青岛大学见到他时,他的行李中除了青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外,还有一张残疾证书,证书上写着:肢体二级残疾。

“我的双腿是因车祸失去的。”吴洪飞说,5岁时他在马路上玩耍,一名司机酒后驾车逆行将他撞倒在地,车轮从大腿上轧了过去,他当场昏死过去。两天后醒来时,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偶然一次,吴洪飞发现自己可以用椅子来学习行走。练习行走的两年多里,吴洪飞摔过不知道多少个跟头,但他一次次地爬起来。残肢磨出了血泡,血泡又磨成了老茧,吴洪飞坚持下来,学会了“走”。车祸后的第二年,在吴洪飞一再坚持下,父母将他送到了学校。

从小学到高中,吴洪飞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在高中期间因表现优异获评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吴洪飞说。2003年,吴洪飞在高考中考出了541分、超一本线17分的好成绩。然而,就在他对大学生活充满美好憧憬时,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他向一些高校咨询招生政策,得到的答复大多是“不招收残疾人”。

为圆儿子的大学梦,吴洪飞的父亲不停地打电话、给高校写信。直到有一天,青岛大学向他伸出希望之手,吴洪飞被青岛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

以凳为“腿”顽强求学

当吴洪飞出现在青岛大学校园时,引来众多同学的关注,许多同学要来搀扶他,吴洪飞笑着婉言拒绝:“我能走,不信,走给你看看。”吴洪飞边说边从轮椅上取下两个小板凳,靠着用手移动板凳,他行动自如。

青岛大学学生处的老师得知吴洪飞的情况后,除了派学生帮助吴洪飞外,还联系市残联,赠给他一辆手摇三轮车。大学期间,青岛大学免除了吴洪飞的三年学费,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对他进行了资助。

“有没有担心因行动不便而遭人讥笑?”2003年,当青岛早报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吴洪飞回答:“当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的时候,我总是回以微笑。”

2006年,青岛早报记者再次在青岛大学采访了吴洪飞。紧张的大学生活让他消瘦了不少,“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同学和老师对我非常照顾。”吴洪飞用这样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老师的眼里,吴洪飞是一名非常刻苦的学生,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他从没落下一堂课。吴洪飞的辅导员张守珩老师说,读大二时,教室在4楼,吴洪飞硬是坚持靠两个板凳“走”进教室,这种毅力让人钦佩。

永不言弃迎来收获

在青岛大学,吴洪飞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2010年6月27日,吴洪飞戴上了硕士帽,穿上硕士袍。

吴洪飞对未来很期盼,希望凭自己的专业能力找一份工作,然而迎接他的是布满荆棘的求职之路。“网上投递简历时,我如实地写下‘残疾、双腿截肢’,结果简历发出后全部石沉大海。”也不知道投了多少份简历,无奈之下吴洪飞不再注明残疾情况,很快就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但是在面试之后,却没有了下文。

无法到企业就职,吴洪飞想到了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尽管笔试成绩很不错,但是在面试上却屡次受挫。为了证明自己有自理能力,吴洪飞面试时坚持以凳为“腿”走入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吴洪飞如愿以偿通过了德州公务员考试,成为宁津县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德州市通过考试录用的第一名残疾人公务员,而当时山东省通过公务员考试的重度残疾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2015年,吴洪飞获评德州市自强模范称号。

2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吴洪飞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2013年1月,当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之后,吴洪飞资助了两名家庭困难的残疾学子。

2014年对吴洪飞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5月,他获得宁津县“中国梦”宣讲比赛一等奖;7月,获得德州市“群众讲改革”宣讲活动一等奖;9月,获得山东省“中国梦·参与改革见证改革”宣讲比赛一等奖;10月,作为德州残疾人体育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省第九届残运会,获得了两银一铜的好成绩。

吴洪飞寄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看到了早报对于邹怡芳师妹的报道,我很激动,也很高兴,就像看到了湖水中自己的倒影,让我的脑海中忽然涌入了大学时期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黄海之滨、浮山脚下的美丽校园,想起了温暖的宿舍和安静的教室,想起了和蔼可亲的老师,想起了可爱可亲的同学,那是我生命中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段美好时光!

希望师妹在未来的日子里,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天,让自己化作奔流不息生命之河中最美的一滴。同时,我也很佩服师妹的多才多艺:能文能画,能谱能歌。

生活给了我们很大的不幸,但也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最珍爱自己的家人。在这里预祝师妹接下来的求学之路顺顺利利,也祝愿姜阿姨的身体健健康康!希望下次去青岛有机会去看望一下你跟阿姨。要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但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新闻延伸

工作进入正轨 希望能够脱单

宁津县离吴洪飞的老家滕州直线距离将近400公里,实际路途更是辗转周折,因为工作比较忙,吴洪飞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中秋。

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回家团聚,2015年,吴洪飞报名参加了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顺利通过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的笔试和面试,成为2015年山东省属单位录用的唯一一名重度残疾人。“政府部门都能接纳残疾人,残疾人会被更多人所接纳。”吴洪飞告诉早报记者。

这位喜欢哼唱“我的未来不是梦”的青年,用自己的拼搏和奋斗,一路追逐希望和梦想,书写华丽的人生篇章。

“其实我的经历只是一棵嫩芽,不是一棵大树,更不是一片森林,却象征着春天来了。”吴洪飞对早报记者说。

“我想对大家说,即便是身体有残疾,但是我们的梦想是完整的。即便有再多的磨难,也只是人生的一次次考验,微笑着去面对,勇敢地活,我们就会创造生活的一个个奇迹……”吴洪飞说。

一个实现了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如今的吴洪飞在济南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之余自己下厨做菜,用洗衣机洗衣服。2020年1月他还拿到了驾照,现在每天开车上下班。借助着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进步,吴洪飞已经实现了生活的完全自理,不再需要母亲的贴身照料,今年国庆假期他准备开车回老家,带着父母到各个景点好好逛一逛,尽一份孝心。

最后,记者问吴洪飞,他的下一个理想是什么?他笑着说,现在自己的工作进入了正轨,下一步希望能够“脱单”,找到自己的幸福,组建家庭,也能够实现父母三代同堂的期盼。

早报2018年报道的新闻人物刘仕春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给邹怡芳带来激励

无臂大姐:留校成为心理老师

看到青岛早报连日来对邹怡芳母女的报道,2018年早报曾报道的新闻人物刘仕春给记者发来了一段爱心寄语。有着同样经历的刘仕春看过邹怡芳的故事后,希望她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自强不息地坚持下去。昨晚,正在抖音上直播励志故事的刘仕春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邹怡芳听,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鼓励她继续凭借坚韧不拔的力量,在青岛勇敢地茁壮成长。

失去双臂苦练口书

“最近看到青岛早报关于邹怡芳的报道,很希望与这位妹妹聊聊天,和她分享一点我曾经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她。”现为青岛黄海学院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心理老师的刘仕春,也是一位折翼天使。她以特有的坚韧搏击命运,给生命残缺之美写下完美注脚。

今年38岁的刘仕春是四川资阳人。1999年8月,即将升入高三的刘仕春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学费,无奈地选择放弃学业。她到资阳市区一户人家做起了保姆。当年9月19日上午,在陪雇主家两个孩子打羽毛球时,为捡拾飞上房顶的羽毛球,她爬上墙边的砖堆,没想到伸手拿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她的手不小心触及了旁边的高压线。高压电流就这样夺去了她的双臂……

遭遇这样的事故后,刘仕春没有放弃希望,她不愿屈从于命运。2000年经家人介绍,刘仕春认识了自贡市西部书画院副院长、无臂书画家胡林。她开始跟随胡林老师学习口书。家里没有书桌,她就在吃饭的方桌上练。方桌太高,她让弟弟找来两块砖垫在自己脚下,照着字帖,在废旧报纸上练。

“一开始牙齿咬不稳笔,毛笔总是晃来晃去,而且不停地流口水,字写得点不像点、撇不像撇。我又急又气,笔杆被咬得‘喳喳’直响,舌头也被夹破了,鲜血直流。 ”刘仕春向记者回忆,为了掌握口书技巧,她经常不分昼夜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她终于临摹出像样的毛笔字,并开始写春联卖,贴补家用。 2001年,她再次来到资阳市区,边学习边“卖艺”,许多家长领着孩子来买她的字。经媒体报道后,她的故事传遍了资阳的大街小巷,一时间她成了当地的名人。

自强不息拥有幸福

在练习口书的同时,刘仕春还刻苦学习高中知识。“2005年我参加了高考,最终被青岛黄海学院录取,并在学校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从青岛黄海学院经贸英语专业毕业后,刘仕春通过不懈努力,又获得了中国石油大学本科学历,并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最终,她回到青岛黄海学院,成为该院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的心理老师,并结婚生子,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熬过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历程,刘仕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闪光。10余年来,她先后获得“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资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青岛市开发区首届十佳道德模范”“感动青岛十佳人物提名奖”等多项荣誉,她的事迹也被载入《共和国的缔造者与建设者》一书中。

2016年,刘仕春和丈夫程相权卖掉西海岸的房子,在青岛红十字会玫瑰基金的支持下,开办了尚秋书院。她以书院为载体教书育人,传播大爱,回报社会。对于残疾学员和经济困难的学员,书院免去所有学费。

残运会上赢得奖牌

“我知道刘老师口书特别棒,但不知道她竟然还会跆拳道,且夺得过全国大奖!”青岛黄海学院宣传部部长李镇江说。

去年8月,刘仕春以运动员的身份赴天津参加了全国残运会。刘仕春已经有了一个10岁的儿子,就在去年4月,她又诞下第二个宝宝,是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孩。身为母亲的她曾犹豫要不要去参加残运会,最后在丈夫的鼓励和陪伴下,她带着尚在襁褓的女儿,赶赴天津参加比赛,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刘仕春说,在残运会上赢得的这块奖牌就是自己送给女儿最珍贵的满月礼物,并希望自己的坚韧执着和拼搏精神能影响女儿一生。

一生不会停止追求

刘仕春最爱画的是竹子,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家乡四川,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翠竹;另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像竹子那样,永远呈现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之势。

“我从不愿用‘成功’二字定义自己,我的身体残缺,但我的人生完整。我只能说,现在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这一生仍会不断追求,没有理由因自足而停止。世界吻我以痛,我偏要回报以歌。”刘仕春说。

刘仕春寄语

生命越是坎坷越要坚韧生活

看过早报连日以来对邹怡芳的报道,刘仕春想对这位自强不息的小妹妹说:“生命越是坎坷,自己越要坚韧不拔地活下去,而且更要活得精彩。”对邹怡芳未来的学习,刘仕春认为,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足够努力和坚持,也需要很好的技巧,有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看过邹怡芳与记者的对话,刘仕春很欣赏邹怡芳对“生命”一词的看法,她也认为残疾人不能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因为精神的充实要远远高于肉体的健全。“我坚信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陈勇)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