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全球能源未来的求解之旅在青岛展开。
10月18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岛开幕,新时代中国能源主场外交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会议由国家能源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出席本次能源部长会议的国家超过40个,与会代表超500名,参与国家和重量级嘉宾人数创出历史新高。
在“携手迈向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这一颇具前瞻意义、凸显大国使命的主题下,与会嘉宾将在深度对话中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凝聚共识,推动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挑战。
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迎来了古巴、摩洛哥等新成员,实现了加速扩容;通过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章程》;发布了《“一带一路” 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举行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成立仪式;发布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最佳实践案例……
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眼下,全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能源通胀,全球能源价格出现连环飙升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欧洲天然气价格创下十年来新高。在能源领域,迫切需要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有成效的国际合作。
在这个全球都在努力寻找应对方案的时刻,这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的国际性的能源会议的举行正逢其时。
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正在积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效提升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这其中,“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正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源领域高质量合作的新平台。
在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青岛,探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源领域高质量合作的新平台,两个高度契合的“新平台”合二为一,让这次大会更具意义。
1、全球碳中和的关键时刻,一次正逢其时的大会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一带一路”进入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的新阶段,这一盛会的召开具有更加深刻的时代意义。
“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和载体。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一个个惠及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能源合作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开花,成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注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已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正在由“项目合作为主”向“务实合作和全球能源治理双轮驱动”加速转变。中国先后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与30多个能源类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近百项,签署了100余份能源合作文件,与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双边能源合作规划。正式加入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行动,先后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成员国、能源宪章签约观察国和国际能源署联盟国等,能源国际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为推动建设“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命运共同体,2018年10月18日-19日,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江苏苏州举办。会议期间,中国与17个国家共同发布《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为构筑更加紧密的能源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机制。
次年4月25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依托中国与29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共同构建起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如今,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落地青岛,形成了一系列新成果。
本次会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迎来了古巴、摩洛哥等新成员,实现了加速扩容,通过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章程》,发布了《“一带一路” 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举行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成立仪式,目前合作网络包括绿色能源、互联互通(电力)、油气、智慧能源(创新)、绿色金融、国际传播、高校(青年)等7个工作组,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生态;发布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最佳实践案例,包含绿色发展类、惠民生类、技术创新类、能力建设类、第三方合作类等五大类,十五个案例,树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标杆。
以青岛为新起点,一个能源领域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和开放包容伙伴关系正在形成,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动力。
2、“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青岛力量”
一场盛会和一座城市的拥抱,往往始于精神的契合。
开放包容,是刻在青岛骨子里的气质;绿色低碳,也日益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青岛日益成为全球能源网络的重要节点,推动着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南北循环、东西互济。以青岛港为龙头,山东港口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原油上岸港口、全球第一大油品接卸大港。东临琅琊台湾、西靠棋子湾的青岛LNG接收站,是中石化首座LNG接收站,也是山东省目前唯一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自2014年投入运营至今,累计接卸LNG突破3000万吨,船舶平均接卸效率全国居首。
迎接时代挑战,纵深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青岛的能源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改变。截至目前,青岛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253.24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40%以上,涵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个种类;2020年全市消纳绿色能源电力56.1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1.8%。
青岛也在依托产业和企业的优势,向向“一带一路”输出着能源合作领域的“青岛智慧”“青岛力量”。
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山东电建三公司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和地区,承揽了70余个大型电站、海水淡化、基础设施等EPC项目,累计实际投产装机总容量超过8.7万兆瓦,总合同额超过350亿美元。
电力装备产业是青岛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随着“一带一路”重点能源合作项目的推进,青岛的先进电网技术,助力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国家用上了稳定绿色的电能。
由青岛汉缆股份参与建设的沙特阿美吉赞联合循环电站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是目前实现成功并网的世界最大联合循环电站项目。
部署安装500万只智能电表的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2020年8月,东软载波技术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参与其中,展现了令人赞叹的“中国速度”。
在新能源领域,青岛也不乏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度技术交流。
深度布局核电领域,先楚能源的中乌项目引入乌克兰院士团队,成立首家国内民营企业与乌克兰部委合资的公司,项目涵盖耐强辐射机器人、核电延寿、核电安全运行与监测等诸多前沿技术的研究。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成果创办的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为韩国2030年计划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开发交付及投运多套测风激光测风雷达。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作用,上合示范区也在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规划了“上合国际能源中心”这一全新平台。通过建设国际能源合作交流中心、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能源投资中心、国际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碳中和示范园区,打造全球能源合作、能源交易、能源创新发展新地标。
在青岛召开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打造了一个高能级平台,吸引更多国际资源齐聚青岛,青岛也将依托平台向更多“一带一路”国家输出青岛技术、青岛模式、青岛产品,携手迈向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
3、发出“青岛声音”,逐梦绿色未来
在会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包里,有一个再生纸制作的笔记本,和一支再生纸做笔杆的签字笔。这样一个细节,不失为大会倡导的“绿色”主题的最好写照。
在会场之内,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助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合作加速能源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头脑风暴”,50余位重磅嘉宾轮番登场,在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中,探讨构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能源产业链、营造更加有利于绿色能源投资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能源平价化和低价化、加强绿色能源共性技术的联合研究等议题,为青岛下一步绿色发展提供了路径借鉴。
在会场之外,展示了青岛企业等在绿色低碳领域成果显著的实践成果。海尔集团自主创新打造智慧能源定制平台,每年节约能源成本0.9亿元,“十三五”期间,单位产值能耗减少30.3%。山东港口青岛港着力打造中国“氢”港,全球首创“氢+5G”自动化轨道吊,创造52.1自然箱/小时的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在由青岛能源集团与青岛旅游集团携手共建的青岛市首个“零碳社区”,一期工程阶段性成果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2253吨。
绿色低碳,也是青岛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秉承的基本原则。《青岛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勾勒了青岛能源发展的未来蓝图: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序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携手迈向绿色能源未来,大会发出了“青岛声音”。
在成果发布环节,大会发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并提出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规划与目标,改善绿色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韧性,营造更具吸引力的绿色能源投资环境,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合作,提升绿色能源发展的经济与民生效益,降低绿色能源项目融资成本,加强绿色能源领域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等倡议。
绿色,凝聚着希望。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梦想。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彰显中国的责任担当和独特智慧,为沿线各国铺就了逐梦与圆梦之路。这次会议让青岛成为梦开始的地方,见证着这个梦想进一步从理念变为行动,从蓝图变为现实!
作者 | 杨光 编辑 | 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