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破万亿!青岛,紧跟宁波,拉开无锡,追赶天津!

在全国和省级行政区相继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后,各城市开始陆续发布相关数据。

在23座GDP万亿之城(截至2020年底)中,有五座城市——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的经济体量都在“12000亿元+”档,相互间的差距很小,其竞争态势备受关注。

其中,又以宁波、青岛、无锡三城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2020年,宁波领先青岛8.14亿元,青岛领先无锡30.08亿元,宁波领先无锡也仅有38.22亿元。

在万亿体量之下,这点差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谁上谁下皆有可能。

10月22日,无锡市统计局发布相关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无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9.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7%。

10月26日,宁波市统计局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

10月27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生产总值为10310.36亿元,同比增长10.7%。

从总量看,三市GDP均在前三季度突破万亿元大关,这是三市继全年GDP突破万亿之后,又取得的新突破。

从增速上看,三市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跑赢”了大盘(全国平均增速为9.8%),为全国经济增长做出应有贡献,其中,青岛、无锡略胜一筹,领先宁波0.7个百分点。

从增量看,相较于去年同期,宁波增量达到1570.60亿元,超过以往年份全年增量;青岛增量为1570.7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659.25亿元),同样创下记录;宁波、青岛如此规模的增量已经超过了排名更靠前的成都、天津等城市的同期增量;无锡增量为1331.53亿元,比宁波、青岛少增240亿元。

由此,青岛“跟紧”宁波,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2.71亿元,缩小到22.54亿元;同时,青岛扩大了对追兵无锡的领先优势: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42.1亿元,扩大到281.34亿元。

同时,作为北方第三城的青岛,进一步缩小了与北方第二城天津之间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1355.84亿元,缩小到1107.19亿元,缩小了248.65亿元。

地方经济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这是中国经济能够不断前行的重要内生动力。宁波、青岛、无锡,三城身上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宁波靠什么保持领先优势?青岛何以能跟紧宁波甩开追兵?青岛应该从两城身上学到哪些“他山之石”?

01

工业是“关键先生”,青岛势头不错,要再下功夫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城市经济的“脊梁”。三城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工业重镇。三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业的比拼。

宁波能够胜出,关键就在工业。宁波以工业立市,靠制造业起家,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其服装制造、家电生产基地也在全国位列前四,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结构体系。

宁波

2020年,宁波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887.1亿元,实现增加值4042亿元;拥有规上工业企业8405家,拥有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21家,累计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5家,居国内城市首位;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工业带动作用突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0%,超过了服务业41.6%的贡献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

再来看无锡。无锡孕育了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还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截至20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6241家,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到4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594.5亿元,实现增加值3968.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94.75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5602.71亿元,同比增长24%。

无锡

通过同口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宁波和无锡工业都相当强,实力接近,宁波略胜一筹: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无锡多216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比无锡多29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比无锡多73.2亿元。

考虑到,2020年无锡GDP仅比宁波低了38.22亿元,说明,宁波赢就赢在工业上,无锡差也差在工业上。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青岛曾经有过“上青天”的辉煌,是闻名的品牌之都,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驰名海内外。

但由于错过了信息化等浪潮,青岛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版图中的位置已经不那么耀眼,工业对GDP的强支撑逐步减弱。

为重振制造业,青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经过努力,青岛制造业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连续2年被评为“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海洋经济、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崛起,新一代“青岛金花”正不断涌现。

青岛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实现了持续回稳向好。多数行业和产品保持增长。分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接近九成;分产品看,319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242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超七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0.6%,表明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提升。

但也要看到,相对于宁波、无锡,青岛工业实力还不够强,差距还很明显:

2020年,青岛工业增加值为3268.4亿元,分别比宁波、无锡少了773.6亿元、700.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26.4%,分别比宁波、无锡低了6.2、5.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低于宁波的15%、无锡的16%。

青岛要想在与宁波、无锡,以及其他前排城市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进一步谋求争先进位,必须下大力气把工业搞上去。

02

都是外贸重镇,宁波更胜一筹,青岛势头不错

三城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沿海,或者沿江(湖),是典型的外向型城市。

青岛和宁波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都拥有世界级大港,对外开放的优势明显。

2020年,宁波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9786.9亿元,逼近万亿元大关,超越广州,升至全国第六。在日前发布的“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上,宁波位列第8位。前三季度,宁波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729.8亿元,同比增长22.5%。

宁波外贸强一方面因为“坐拥”世界级大港——宁波舟山港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连续第12年全球第一。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得益于有实力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后盾,有赖于宁波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因为不沿海,相对而言,无锡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不占优势。没有海港,那所有的海港都可以为我所用。无锡依托长江、京杭大运河和太湖水系,无锡制造经由上海港、张家港港、江阴港出海,实现了与全球的便捷高效联通。

2020年,无锡实现进出口5601亿元,名列“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第17位。这对于一个不沿海的城市,相当不易。今年前三季度,无锡实现进出口总值4914.26亿元,同比增长10.3%,表现也不错。

从整体实力看,青岛外贸弱于宁波,强于无锡。

从总量看,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225.9亿元,几乎与2020年全年相当(6407亿元),比宁波少2504亿元,比无锡多了1312亿元。

从增速看,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外贸进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36.6%,增速比全国快了13.9个百分点,分别比宁波、无锡快了14.1、26.3个百分点。

由此,青岛进一步缩小了与宁波的差距——与宁波进出口的比值由2020年年底的65.5%,提高到71.3%;与无锡进出口的比值由2020年年底的1.14倍,扩大到1.27倍,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出口需求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一起构成了社会总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的兴旺将直接传导给国内的供给端,促进产能的释放,进而拉动城市经济不断向前。

作为一座开放成就的城市,外贸在青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0年,青岛外贸依存度达到50.5%。青岛外贸在全国外贸格局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在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上,青岛位列第十位。

鉴于当前的良好表现,青岛外贸或将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将在激烈的城市竞争者扮演重要角色。

03

抓好投资,把握今天,赢得明天

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必须刺激投资需求,尤其是在投资需求不旺的当下。

三城对投资都十分重视。

宁波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连续多年发布“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实施了一大批牵动力大、影响面广、效益较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近日,又专门出台《宁波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安排重大建设项目753个,总投资约3.04万亿元,计划投资1.73万亿元以上,聚焦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交通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五大领域。可谓大手笔。

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2%。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制造业投资增长34.0%,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6.4%。投资兴旺,贡献率提高,是宁波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无锡对促进投资也是不遗余力。2020年6月,无锡出台《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从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强化政府投资要素保障、全面提升投资服务环境等四个方面推出18条措施,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激发内在需求、培育经济新动能。

18条的出台,极大地激活了无锡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6.1%,比全国高出3.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无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2.24亿元,同比增长5.2%,略有降速(全国平均增速为7.3)。

无锡的投资结构存在隐忧。工业投资1223.92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719.17亿元,同比下降4.3%。这对于无锡而言可不是好消息。投资的不旺,必将传导给未来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增长,下拉城市经济。

青岛对投资相当重视,今年以来,旗帜鲜明地打出了“项目牌”,明确将2021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就是要以投资带动经济全链条。

从数据看,效果很明显。前三季度,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比全国高出3.6个百分点。

亮点是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23.8%,拉动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6.7%。“四新”经济投资稳步增强,在建项目3610个,同比增加450个,投资同比增长14.2%,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0.8%。

这表明,更多的资本投向了影响城市未来的关键领域。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抓投资就是抓经济工作全局。抓住了今天,才有可能赢得明天。海量的投资,将陆续转化为产出,转化为就业、税收和GDP,青岛经济的明天值得期待。

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提是要找准方向、找对路子。

通过全方位比较,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宁波、无锡身上有值得青岛学习借鉴的地方,青岛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善于取长补短,更主要的还是从自身优势出发,做自己擅长的事。

从“三季报”看,青岛各主要经济指标都还不错,整个发展势头良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现。只要持续发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作者 | 观象君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