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她就能读出你心思:公安测谎题材影片《猎心》首映,原型竟是青岛警花

一部电影里主人公的原型是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公安部聘任“读心专家”——青岛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民警林燕说:“特别有感触,因为影片里的故事都是来自我亲自侦破的真实案例,对我来说带入感更强了,我看的时候也很紧张。”昨天,以公安刑警测谎+微表情侦破案件为主线、以林燕为人物原型的悬疑系列电影《猎心》在西海岸新区举行超前首映式,这也是公安部首部通过审核的公安测谎题材影片。影片由实力派演员柯蓝、陈龙领衔主演,影片发行方将选择一个最优的档期公映。

《猎心》在青岛举行超前首映

昨天下午,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青岛空谷幽水影业有限公司、北京晓角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灵山湾影视局、青岛西海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青岛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系列电影《猎心》在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大剧院举行超前首映式。主演柯蓝等一众主创及台前幕后人员,电影人物原型林燕,200余名公安民警,部分市公安局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出席首映式活动。

电影原型人物林燕现场讲述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与演员柯蓝等影片主创人员同框交流,共同分享电影拍摄中的经历与感悟。首映式后现场一起观看了《猎心》三部曲之一的《骨证》,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感人温馨的场面引起在场观众强烈共鸣,得到众人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

“《猎心》女一号人物、警察穆清的原型就是青岛市公安局的林燕,影片故事的素材都取自林燕亲自参与侦破的真实案例,选取最能够体现测谎作为科技强警办案手段,协助公安刑警破获案件的经典情节进行再创作,对警方侦查技术及犯罪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极具专业性、权威性和社会化体系。 ”青岛空谷幽水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涵介绍,影片由曾执导过《少林僧兵》《生死钟声》等影视作品的黄正杰导演匠心制作,起用实力派演员柯蓝、陈龙倾情演绎。

生动展现青岛刑警一线工作

“《猎心》取材于真实事件,对警方侦查技术及犯罪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极具社会话题性。 ”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马玉宝在致辞中说,《猎心》系列电影是首部通过审核的公安测谎题材影片,运用艺术形式,生动讲述了发生在青岛公安队伍里的精彩故事。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法律事实的价值内涵,精彩呈现了公安民警运用司法技术,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英雄事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牢记职责使命,忠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牺牲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青岛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赵中国介绍,《猎心》系列影片生动地展现了青岛公安刑警一线工作,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法,塑造了一支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本领过硬,业务精湛的岛城卫士形象,体现了电影工作者对人民警察这支队伍的深厚感情。青岛公安是一支有着辉煌历史、优良传统和深厚底蕴的队伍,影片的播出是对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有力服务和激励鞭策。


原型人物林燕

/讲述/

原型林燕: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作为我们微反应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参加根据我们的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首映式,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这部专门讲述心理测试、微反应测试技术的电影,在国内相关影视作品中是第一部,意义重大,这是对我们青岛市公安局微反应测试团队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于我们青岛市公安局工作的认可。”林燕说,这部历时将近3年的作品终于要上映了,心理测试专业在刑事侦查技术里面是一项相对年轻的专业,微反应测试技术更是前沿性的技术。

林燕说,青岛市公安局对刑事侦查、刑事技术、微反应心理测试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对微反应团队充分信任和重点扶持,为团队不断取得新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将微反应团队打造成了国内一流的技术团队。

“在技术层面,我们做的是前人没有做的工作。在电影宣传方面,电影所有参与者做的也是前人没有做的事情。但是荣幸的是,我们都做到了。 ”林燕说,她要感谢电影主创团队,以非一般的勇气和眼光、以非一般的投入和执着艺术的演绎,宣传公安工作,弘扬正能量。微反应并不是这项专业最突出的,能探索未知信息的能力才是它最强大、最不可替代的功能。

“这个案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每当谈及这个案例的细节都会触动我的泪点,所有刑侦人在此案调查中的努力、煎熬和坚持,以及暗黑的罪恶和人伦的光辉,都在这里冲突着、闪烁着,我想也一定会吸引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林燕说。

林燕在“微反应实验室”测谎用的工具。

3分钟读出你心思

一些不经意的动作或脸上细微的表情可能会让谎言露馅,这种对微反应的观察,加上专业的测谎设备,在公安部门的案件侦破中屡屡建功。9月15日在西海岸新区超前首映的《猎心》系列三部曲之一的《骨证》中就有这样的情节,面对犯罪嫌疑人拒不开口,民警用“微反应”测谎,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准确找到犯罪嫌疑人隐藏的犯罪证据位置,整个过程让人惊叹。

青岛刑警林燕和战友们设计建设的全国首个微反应实验室,创建了国内首个真正实践“大测谎”概念的团队,到目前已利用心理测试技术测试各类案件700余起,测试1300余人次,多次协助省内外公安、检察及部队保卫部门侦办案件,直接破获重大疑难案件210余起。

/ 成绩 /

带头建立“微反应实验室”

悬疑系列电影《猎心》取材于真实事件,对警方侦查技术及犯罪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电影原型人物林燕是青岛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心理测试及文件检验高级工程师,公安部部级专家,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委员会委员,齐鲁公安英才拔尖型人才,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今年已经44岁的她从警24年,通过技术手段,对嫌疑人或知情人“读心”,为一些用平常侦查手段难有突破口的案件寻找破案线索、方向或证据,很多案件因为她的判断,解开了一些关键的真相,让嫌疑人不得不低头。

2011年,林燕作为学科带头人建立起“微反应实验室”,通过与国内权威专家交流,以及自己丰富的案件侦破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破案理论方法。目前这个“微反应实验室”在国内属一流水平,一些外地警方遇上难题,也会请林燕去帮忙。微反应实验室被授予“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称号,其工作经验被公安部、省公安厅予以推广,青岛市心理测试管理模式还被中国刑科协心理测试委员会冠以“青岛模式”向全国推广。

青岛早报曾经在2015年对林燕以及她的“微反应实验室”作过专题报道。

/ 揭秘 /

“微反应”能说出事件真相

“我从事的叫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帮助排除和案件无关人员的嫌疑,也可以找到案件的关键证据或识别伪证,甚至还可以还原出案件的案发过程。 ”林燕说,这项技术的难度较大,主要靠常规的呼吸、心跳、皮肤反应等指标,加上民警丰富的经验,得出分析结论,小到普通的盗窃、打架斗殴案件,大到杀人命案等都能用上。 “人体的排汗、心跳、呼吸、脉搏是植物神经系统,这些都是不受人体大脑主观意识支配的,你可以说谎,但你骗不了自己的身体。只要你经历过并且有记忆,说谎时植物神经系统会引起身体的变化。 ”林燕向记者揭秘了测谎过程,通过人体的这些生理参数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判断出对方所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言。

“有了测谎仪的技术指标,加上通过对被检测人微反应的观察,准确率更高,至少到目前还没有一例认定方向完全错误的情况发生。 ”林燕告诉记者,一般检测一个人大约需要3个小时左右。

林燕还记得去年曾经办过的一起杀妻案,当时受害人丈夫的嫌疑已经基本被排除,但在她这一关,当她问到“你喜欢自己的妻子吗”这个问题时,男子脸上一个细微的表情让她发现了端倪。“当时他脸上出现了一个我认为是厌恶的表情,虽然他嘴上在说自己很喜欢妻子,觉得妻子各方面都很好。 ”林燕说,有了这个方向,她继续深入测试,最终发现了真相。原来这名男子厌倦了和妻子一起生活,又怕离婚分家产,为了能独吞家产,就将妻子杀害。

/ 讲述 /

准确“定位”找到关键证据

《猎心》系列三部曲之一的《骨证》主要剧情,也是林燕当年曾经讲述给早报记者的一个真实案例的再现。 2014年8月,林燕接到国内一个城市的协助破案请求,帮当地警方寻找一起凶杀案的关键证据。 “这是一件在2011年发生的案子,3名男子绑架了一名少年,最后将少年杀害后焚尸灭迹。当地警方经过不懈努力,3年后成功抓获了3名嫌疑人,但3人只承认绑架了少年,不承认杀人,因为少年的尸骨始终没有找到。 ”林燕说,当地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了焚烧痕迹,初步判定被害人已经被焚尸,她的任务是找到被害人的骨灰。

“我接到这个案件,首先梳理了几种可能。”林燕说,她第一次与嫌疑人接触,通过嫌疑人凶狠的表情,已经基本判定,被害人被焚尸后,骨灰被抛撒的嫌疑最大。“其中一个嫌疑人刚见到我就恶狠狠地盯着我十几秒,感觉他眼睛中有杀气。 ”

第二次测试嫌疑人,她就有数了。通过案发现场周边的地图,她推断出了骨灰被抛撒在山上、水中、掩埋等多种可能,并且模拟了嫌疑人抛撒骨灰的各种方向。经过再一轮的“较量”,她排除了原来警方猜测嫌犯将骨灰抛撒在现场西面水库中的判断,认为骨灰应该被抛撒在案发现场的南面。警方立即改变调查方向,3年前案件发生时,现场南面正在修路,这更加坚定了林燕的测试结论:“根据以往经验判断,尸骨可能就在这条路上或延伸方向。 ”

有了方向的林燕决定对嫌疑人做第三次测试。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微反应”已经出卖了自己,即使表面伪装得再好,心理防线却早已被林燕突破。第三次测试后,林燕将抛撒骨灰地点精确到案发地20公里外一处长50米、宽2米的水沟内。办案民警立即对这一区域展开搜寻,最终找到了3年前未被烧透的骨头残渣,经过确认就是被害人的。

/ 体验 /

8分钟测出记者母亲姓氏

在“微反应实验室”里,林燕给早报记者简单演示了一下她的工作过程,这个题目是判断现场一名同行记者母亲的姓氏。她首先让记者列出了包含母亲姓氏的总共10个姓氏范围,然后给记者戴上“测谎仪”的各种设备。

“你母亲姓王吗? ”“你母亲姓李吗? ”……林燕先是挨个将这10个姓氏问了一遍,过程中她除了看电脑上的监测数据,还不断抬起眼睛观察记者的表情变化。记者对这10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不是”,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接着第二轮,林燕只挑了4个姓氏重复提问,并且打乱了顺序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被检测的记者依然平静地回答“不是”。第8分钟,林燕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已经知道答案了,随后准确说出了这名记者母亲的姓氏。

“你虽然感觉自己没有变化,但你的检测指标却并不一样,每当我问到你母亲那个姓氏的时候,你有个指标和其他的不一样。还有一次我询问你的时候,你脸上有个细微的不耐烦的表情,这说明你讨厌我问你这个姓氏。”林燕说,通过这些综合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自己明明没犯错误,也会因为心理原因而紧张的时候,这样会不会被误解呢? ”记者问。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林燕说,这种类型的紧张虽然也会在指标上有反映,但这种反映在她眼里是正常的,是能经得起检测的。她工作中经常能排除被检测人的嫌疑,明明不是这个人干的,但是在被检测的时候却紧张得全身发抖、心跳加快等,甚至还有心理素质不好的人会紧张到晕倒。但经过检测,没有做这件事,你的脑子里就没有残留的记忆,就不会被检测到。


林燕这个微笑表情的“微反应”透露出她已找到了答案。

/对话/

记者:你看我这个眼神代表什么?(采访到最后,记者和林燕对视了一个眼神)

林燕:应该是让我猜猜你此刻在想什么吧。你应该是在想问我一些和工作关系不大事情,想更深入了解我。

记者:的确如此,你是怎么判断的?

林燕:一般只要和别人对话三五分钟,并且用心观察,我基本就能猜出对方的心思,这是我常年养成的工作习惯。

记者:你会不会玩“杀人游戏”等,生活中在家里会不会看出老公私藏“小金库”?

林燕:我不会玩‘杀人游戏’,但我估计如果玩,我应该属于比较厉害的玩家,因为我和别人打牌时,基本能猜出他们手中的底牌是真的很好还是忽悠人。另外,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我一般不会把测谎带进生活里。生活中唯一能用到测谎的地方就是逛街时砍价,我的砍价成功率一般比较高。(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启孟 刘海龙/文 图  刘宇航/视频剪辑)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