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开机就遭遇空袭,弹片落身边不知道怕……上映仅20余天,电影《长津湖》票房已突破53亿元,超过1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致敬“最可爱的人”。“长津湖效应”席卷全国,也再次带领观众重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仆后继写就的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史诗。10月27日,记者专访了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瑛,听她讲述了自己在朝鲜两年零十个月中难忘的一幕幕。作为无线电报务员,老人虽不曾与敌人短兵相接,却和自己的战友们以另一种方式冲锋陷阵,以“永不消逝的电波”铸就抗美援朝战争的不朽功勋。
一枚枚奖章、纪念章是老人最珍视的宝贝。徐常青 摄
最震撼
血肉之躯寒江中竖桥标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杨瑛年仅17岁,却已是一名入伍2年,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并能出色完成收发电报工作的“老兵”了。1950年10月,杨瑛所在的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接到命令,由司令员宋时轮带领挥师北上曲阜,做参战准备。工作认真、能够独当一面的杨瑛和另一位女战友刘录冰等跟随副司令员陶勇成为先遣指挥所,先行入朝。
杨瑛年轻时的照片。
入朝后战况如何?会遇到什么困难?是否会面临生死考验……一切未知,也来不及考虑,左边斜挎一个军绿小背包、右边斜挎一个公文包、身后背一床棉被的杨瑛就跟随大部队站在了鸭绿江边。而在跨过鸭绿江时,她就被战友深深震撼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军就把鸭绿江上的桥炸掉了。”杨瑛说,白天美军的飞机不停在江边盘旋,工程兵战友只能趁夜色赶工修桥,以便协助大部队尽快渡江。为避免新修的桥被敌人发现再次被炸毁,桥只能修到水下,且要保持一定深度。
10月底的东北,节气上虽是深秋,气温却与冬天无异。渡江当日,夕阳西下,杨瑛站在鸭绿江畔,也能隐约感受到江水的冰冷刺骨。江面上不见桥,却能看到工程兵战友露出的一个个人头,他们久久地站立在齐胸的湍急江水中,以血肉之躯竖起了两列桥标,引导部队渡江。“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战士们站在江水里的样子。”说到这,老人眼睛隐隐地湿润了。
最感动
严寒饥饿磨不灭钢铁意志
据杨瑛介绍,由司令员宋时轮带领的第九兵团20、26、27三个军入朝后,便直奔长津湖。
从西到东,一路走去,条件异常艰苦。当时朝鲜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低温,满地冰雪,通过很多路途时不能坐车,只能步行,战士们几乎是走一步滑一跤。聪明的战友把布条、麻绳固定在自己鞋底,给马蹄包上麻包片,增加摩擦力防滑。然而,坚硬的冰面很快就会把这些东西磨损。“有一次下坡,我后面驮着电台的马脚下一滑,就从坡上滚了下来,走在马前的我也被马撞着滑下了山坡。”究竟滑了多远杨瑛也不知道,等到马和自己都停下时,已是晕头转向。尽管战友们大声呼喊自己,杨瑛却不敢应答,“头上就是马不停打着响鼻,喷着难闻的气味,把我熏得头晕,还怕它咬我。”等战友们滑下坡把马拉走,压在马身下的杨瑛才舒了一口气,战友们也放下了悬着的心,一位战友还跟她开玩笑:“你也不说话,吓坏我们了,还以为你‘光荣’了呢。”
考验战士的还有饥饿。初入朝鲜,还有炊事班给做高粱米饭,但发现炊烟会引来敌军后,部队就轻易不能动烟火了,最艰难的时候连冻土豆都没有。杨瑛和战友曾经连续几顿饭粒米未进,“饿极了就随手抓一把雪,攥成蛋含到嘴里就算进了些汤水。”
然而即使如此,战友们也没有任何怨言,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殊死较量。每当回忆起这些,杨瑛都心潮澎湃。
最危险
电台开机引来飞机轰炸
“我们无线电报务员不在最前线打仗,其实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经历。”采访中,杨瑛多次这样说。然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因为电话等通讯方式保密性不强,电台就成为司令员的“耳目”以及司令员与部队之间的联通纽带,它的使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杨瑛和战友们不仅负责联系九兵团所属的20、26、27军,还要联系志愿军总部,以便及时通报战况、明确命令上情下达。他们如同一位位无名英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军时,杨瑛等报务员跟随大部队一同前行,当部队停下休息时,杨瑛和战友们就要马上架起天线,准备收发电报。10个阿拉伯数字、26个英文字母在他们的手下伴随着滴滴答答的声响以密码的形式传输着重要命令。
电台一开机,危险往往也接踵而至。“电台开机几分钟后,就会被敌人雷达探测到方位,然后敌机就奔向定位狂轰乱炸。虽然那时的雷达不像现在这样能精准定位,但轰炸位置还是离我们很近的。”据杨瑛回忆,最危险的一次,一枚炸弹就炸在电台附近,崩落的弹片离台长不足1米。“虽然置身在枪林弹雨中很危险,但那时候真的不知道害怕。可能是因为出发前就一定抱定了不畏生死的决心。入朝后每一位战士都胸怀祖国、全身心地投入战斗,在这样的氛围中,没有人会退缩一步。”
杨瑛告诉记者,彼时在国内,棉衣是根据长江南、长江北、东北和严寒地区四个地理位置分了四种厚度,她所在的兵团原来驻扎上海,所以只穿了薄棉衣入朝。两位男报务员手冻得肿胀还化脓,无法承担精细的收发报工作时,她和同样手未冻伤的刘录冰就顶上,圆满完成任务。
退役67年,老人的军礼依然标准有力。徐常青 摄
在朝鲜两年零十个月,杨瑛经历过生死考验,也在飞速成长。她和报务员战友用着陈旧的哈特莱式电报机,一次次准确传递着消息,也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每当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和平幸福,看到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杨瑛总是会深深思念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战友,“心里永远都忘不了他们”。(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张琰)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