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所学校全部“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和集中供暖!城阳街道打造教育新高地

长期以来,城阳区城阳街道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把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落实落细惠民政策,持续提升幸福指数,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治安防控力度持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便捷高效。

城阳街道现有中小学12所,在校学生15500余人。所有学校均创建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和青岛市文明校园,建有市级标准化食堂,其中2所学校挂牌青岛市实验学校。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教育设施建设 营造优质育人环境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办学条件。近年来,先后投资1.2亿元新建白云山学校,投资近5000万元改扩建城阳十五中、仲村小学;投资860余万元实施街道中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荟城路小学、田旺路小学建设和正阳路小学扩建。全部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和集中供暖,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全部学生食堂达标建设。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实施“三名”工程建设,加大对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力度,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合作开展专题培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统一改革思想和举措;选聘街道教研员,抓好研讨备课、集中培训,积极开展赛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论坛、优秀备课组评选等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邀请专家问诊课堂、把脉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集团化办学 实现均衡优质发展

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实施与高校合作、与优质高中合作、加入市级实验学校集团、街道内市实验校联盟、一长多校集团办学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街道中小学实现了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各教育集团实现了管理互通、研训互动、文化同建、资源共享和质量共提,推动了全街道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阳光招生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严格执行招生政策,通过发放招生政策解读材料、组织召开新生家长政策解读会、设立招生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耐心、详细解答家长咨询问题,并邀请家委会、社会监督员对招生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招生工作公开、透明。近年来,外来人员适龄入学子女急剧增长,各中小学克服入学和转学学位供给困难,最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入学问题。

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一校一品”建设

街道中小学重视思政教育特色打造,建设红色长廊、文化场馆,开发开设红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党建思政基地,在白云山学校建设城阳武工队纪念馆,出版《城阳武工队》绘本教材和革命教育连环画,启动仲村小学耕读文化馆,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家国情怀。推进学校“4+N”品牌建设,每所学校均创建了特色党建品牌、德育品牌、校园文化品牌、家校共育品牌。

搭建发展平台 每一名孩子都出彩

扎实推进青岛市“十个一”项目,不断提升全面育人水平;开设仪式课程、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研学、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一节体育课等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每日一读,每日一练”、“书香润童年”阅读、“阅读无边界”等读写活动,全力打造书香校园;街道成立教育发展资金,部分资金用于推进中小学足球、舞蹈、器乐、书法、绘美、陶艺、科技、戏剧、曲艺进校园等特色项目建设,为培养学生特长搭建平台,助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行精细化、网格化、常态化管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联防联控、重点人群摸排、防疫物资、一日三检、通风消毒、防疫教育等工作到位;举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等主题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演练、学生倡议、《致家长一封信》、横幅签名、主题班会、手抄报、播放警示片、宣传横幅和电子屏教育、“1530”提醒教育、班级和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安全提醒等活动,确保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全面开展课后校内托管服务,精心设计托管课程,努力提高校内托管质量,托管学生人数占比90%。各校课后托管课程丰富多彩,积极引进并挖掘整合社区教育、社会公益等优质校外教育资源,与学校资源优势互补,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服务,有效解决部分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管问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李晓君)

责任编辑: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