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文明家庭风采 | 王文峰、龙文娟家庭:湘妹子来青传承“非遗”

天气转凉,家住即墨区北安街道南龙埠村的王文峰、龙文娟家庭渐渐忙碌了起来,他们传承的即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宿庄“花样馒头”即将迎来销售旺季,需要早做准备。熟悉他们家庭的人都会赞叹,王文峰、龙文娟夫妻俩都是“80后”,他们不仅选择回乡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开公司、办企业,将王宿庄“花样馒头”的影响力扩散开去,带动村民就业。王文峰、龙文娟家庭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家庭”。

王文峰的父亲王昌欣曾是北安街道南龙埠村的一位老教师、老村支书,也是王宿庄“花样馒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担当、服务、坚守”一直是王家不变的家风家训。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了王文峰正直善良的淳朴秉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熏陶了王文峰的艺术修养,除了自身不断培养提高的摄影、设计等艺术特长,对传统文化和家的坚守也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妻子龙文娟。龙文娟本是一个对面食文化一无所知的湘妹子,学习美术设计专业的她按照常理应该在城市中谋求发展,却被王文峰的家风文化所吸引,传承了“花样馒头”项目,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王文峰(左)、龙文娟(右)。

王文峰、龙文娟夫妻俩始终认为,要想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必须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于是他们发挥专业特长,挖掘文化历史、创新产品研发,通过注册商标、成立公司等方式,实现了传统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同时也带动村庄贫困妇女再就业。同时,夫妻俩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办了“非遗进校园”项目,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传统文化。龙文娟还加入了北安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将自家店面打造成面向社区群众免费开放的“非遗传承体验”文化厨房,公司也成为村民“非遗传承体验”文化活动联络点。

传统面塑文化也是王文峰、龙文娟家庭的沟通桥梁。闲暇时亲子一起完成面塑小物件,夫妻俩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及专注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庭沟通氛围一贯良好。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下,儿子王嘉逸从小耳濡目染,对面艺及色彩搭配有执着的爱好,也有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疫情期间,儿子王嘉逸和家人一起创作了《牡丹花开——祈愿国泰民安》面塑作品,为祖国祈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认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