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漫画丨焦虑者的日常是啥样的?六招教你如何与焦虑共处

焦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负面情绪,短期的焦虑并不会太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甚至对你有利。

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或许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看到一组小漫画,生动地表现了焦虑者的日常。

扎心了,分享给大家!

每天早上

还没起床就开始一天的焦虑工作

在脑袋里构思好了

今天可能会经历的各种灾难事件

当你出门时

你开始焦虑有没有锁门

家里煤气关没关这些问题

因为之前在焦虑别的事情

所以心不在焉就出门了

当你在开车时

不管多大的电台音乐

也盖不住你脑袋里

跑出来的各种灾难妄想

仁慈的上帝

应该禁止任何陌生号码

给你打电话

因为这会给你带来

沉重的大脑负荷

和爱慕的人单独聊天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也是最痛苦的事

当你看见别人在一起

说话不带上你时

总会觉得自己

就是他们的讨论对象

去任何社交场合

对你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不是用来享受陪伴

是用来挑战自我的

当一天终于结束

你的工作却不会那么快就结束

它会伴着你入眠

伴着你进入新的一天


简单6招教你与忧虑共处:

01.记住“足够好”就是新的完美

很多完美主义者总是试着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自我设定的目标,但这很容易导致压力和气愤。

告诉自己,我不必每场考试都紧张,我不必一直要赢。通过这种认知暗示,人们也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如果用“我要赢得一切”的态度,会把任何人都转移到敌人的角色,得不偿失。  

当你不再过多关注“做到最好”时,就能释放存留的焦虑感。

02.停止一心多用

这条来自于我的真实体会。看起来一心多用和焦虑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它确实会导致一个人的焦虑。

我曾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工作,查看手机,回复邮件,和别人交谈等等。这些干扰使我对很每件事都毫无头绪、焦头烂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焦虑感自然而然减少了。

03.关注你可以控制的事物

心理学教授Harry分享了一段他的体验。

他说,“以前我经常因为感觉不舒服而抱怨。我坚信我生病了,即使所有的身体测试都显示我是健康的,但我总感觉晕眩,头疼和紧张。我变得越来越恐慌。当我终于意识到,我只是对这种担忧产生了习惯性的依赖时,我不得不开始控制我的胡思乱想。”

我们无法控制身体,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想法又往往能直接通过身体症状反映出来。

所以当你感到头晕、紧张时,就问问自己,“这是因为我的担忧造成的吗?”

04.不要逃避你不喜欢的事情

大脑有时会给我们的直接经验编故事。

比如,你是早起困难户。设定好明天早起做运动,但是第二天被7点的闹钟吵醒的时候,大脑中的直接经验第一反应会反射出:“今天不起来也没什么,我明天就会起来了。”

但当你第二次重新面临这种状况时,你的身体已经知道上一次“设定”好的情景,身体会再次重复上一次的经验,把“希望”寄予另一个“明天”。

所以,不要去躲避那些令你焦虑的情形。尝试让你的身体直面焦虑,慢慢地改变大脑中的直接经验。

05.转移注意力做点闲事

你已经为一件事情反复纠结,找不到办法时,如果还是死磕这件事,持续上涨的焦虑感,就会让你对这件事情过度思虑,从而陷入“想太多-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选择做一些轻松的闲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编程序卡死在某一阶段的时候,可以试着打一盘游戏;写不出报告论文,可以去看点搞笑视频或者做个饭。

千万不要觉得这些是在浪费时间。当你重新回归到之前让你纠结的问题时,竟然会发现大脑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思路会更加活跃。

06.把焦虑视作一种机会

焦虑并不都是负面的。适当水平的焦虑能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辨识出周围的处境,也能使的我们的表现更好。所谓的表现更好,是指我们能更全面有效地接受讯息,然后做出选择和反应。

据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焦虑时,一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会消失。这种不现实的乐观有点类似于阿Q精神:忽略负面信息,而偏爱对自己有好处的反馈。

通常人们会不理性地忽略那些,对自己造成负面作用的信息,倾向于接受满足自己需求的反馈。

不过,当人体感受到焦虑时,大脑中的杏仁体开始作用,带动下丘脑垂体中的“理性”激素分泌,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客观地接受讯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最后我想说:

任何情绪都有好有坏,学着把它们控制在一个维度里面,对自己的情绪有个清楚的认识,人生真的会非常受益。(来源 |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